生活習慣|來看看最強24小時作死指南,感 - 糖尿病
By Noah
at 2017-03-26T08:34
at 2017-03-26T08:34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網址
http://myhealth911.com/20170325_363614.html
真的是麼都沒幹,忙著自殺咯
還真的很忙,沒閒著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一組名為“突然發現我這一天啥都沒幹,都忙著'自殺'了”的圖片。
什麼?!太可怕了?
可怕的還不止這些呢!
現在帶大家看一份
加強版24小時作死指南
1
8:00 不吃早餐
如果你是起床困難戶,來不及在上班前吃一頓熱乎乎的早餐,那麼,你成功地將自己的壽命減去了2年半!
德國埃朗根大學研究表明,不注重吃早餐的人壽命甚至平均縮短2.5歲。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大腦會釋放出需要高熱量的訊號,導致午餐和晚餐攝取“垃圾食品”的機率大增。長期如此,肥胖症、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都會找上門來。
2
11:00 長時間對著電腦
加油,對著電腦馬上就滿三個小時了,猝死風險在迅速上升!
長期坐在電腦前不動,血液黏稠度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靜脈血栓,運動時血栓脫落,可能會造成肺梗塞,嚴重可能導致猝死。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發現,久坐1小時的危害約等於抽兩根菸,也就是減壽22分鐘。
溫馨小提示:每坐1小時就站起5分鐘,可阻止久坐帶來的血管傷害哦~
3
12:00 飯後一支菸
如果你習慣“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那麼你已經踏上氣管炎→肺心病→肺癌的死亡三部曲。
全球11億吸菸者中3.8億在我國,我國男性吸菸率為66.9%(30歲以上男性吸菸率為75%),出現“三人同行就有兩菸民”的可怕局面。
研究表明,一個十幾歲就開始吸菸,並連續吸菸20年或更長時間的人,要比從不吸菸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
溫馨小提示:請不要在公共場合吸菸哦~
4
15:00 該尿不尿,該喝不喝
工作忙/學習忙/遊戲忙,有尿意但感覺還可以忍一忍;有點渴了,但也沒時間喝水——你正狂奔在作死的正確道路上!
喝水少、憋尿出現尿路感染甚至引發腎盂腎炎。尿液長時間不能排洩,長期反覆,會使盆腔器官功能紊亂,造成抵抗力下降。
而當你感到口渴的時候,你的身體至少已經流失了1%的水分。喝水是讓其參與新陳代謝,長時間缺水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5
19:00 去應酬胡吃海塞
中國人喜歡在飯桌上談事,應酬可謂是常事。
飲食不規律,飯局上的煙、酒以及不知不覺過度飲食,腸胃始終處在受損狀態,再加上體重超標,長期下去就可能誘發癌變。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還發現,越常在家吃飯的人得糖尿病機率越低,將會比不常在家吃飯的人糖尿病機率降低15%。另外,常在家吃飯增胖機率也較低。
6
21:00 啤酒夜宵不能停
晚上吃了宵夜,並且吃完就去睡覺,可能給消化系統帶來不小的麻煩。
有研究表明,進食到睡眠的間隔時間太短會增加胃食管返流的發生風險。返流的胃內容物夾雜著胃酸會對食管造成損傷。
食管黏膜如果長期處於胃酸的刺激下,就有可能產生所謂的“不典型增生”,逐漸發展為癌前病變,進而增加罹患食道癌
的風險。
溫馨小提示:進食時間較晚一定要散散步再睡覺哦~
7
23:00 回家葛優癱+冷漠臉
回家累得“葛優癱”,還不想和家人交流,堪稱作死的好方法。
當工作不順心,人際關係處不好,沒法更好地宣洩時,如果你很少跟家人、愛人傾訴,所有的壓力都一個人憋在心裡,長此以往,身體能好嗎?
溫馨提示:心情不好不要自己憋著,家是你最溫馨的港灣~
8
24:00 睡前手機放不下
玩手機時頭部下垂、肩膀前聳、彎腰駝背的姿勢會束縛肌肉運動,壓迫肋骨,影響心肺的工作效率。
長期如此還可能引發脊柱過度後凸,有研究顯示,有輕微脊柱過度後凸問題的老年人死亡率是正常老人的1.44倍。
另外在床上使用1個多小時的手機,其發出的藍光會減少人們生成褪黑激素總數大概22%。通俗點說,玩了手機1小時後,你或許不得不再玩上3小時,因為你已經睡不著了。
9
2:00 熬到深夜還不睡
淩晨兩點了,明天還要上班\上學,可是還想再玩一會兒可工作\作業還沒做完。
瑞典科研人員的一項長達15年的跟蹤研究發現,那些睡眠時間為7小時的人比睡眠多於8小時和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要長壽1年。那些不能每天保證7小時睡眠者可能面臨略微高出正常水平的早亡風險。
長期擁有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確實無異於“作死”。總結出這份加強版24小時"作死指南",是希望引起大家重視,儘量避免以上生活習慣。
WHO《維多利亞宣言》提出: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那麼你,還不快快行動起來!
--
http://myhealth911.com/20170325_363614.html
真的是麼都沒幹,忙著自殺咯
還真的很忙,沒閒著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一組名為“突然發現我這一天啥都沒幹,都忙著'自殺'了”的圖片。
什麼?!太可怕了?
可怕的還不止這些呢!
現在帶大家看一份
加強版24小時作死指南
1
8:00 不吃早餐
如果你是起床困難戶,來不及在上班前吃一頓熱乎乎的早餐,那麼,你成功地將自己的壽命減去了2年半!
德國埃朗根大學研究表明,不注重吃早餐的人壽命甚至平均縮短2.5歲。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大腦會釋放出需要高熱量的訊號,導致午餐和晚餐攝取“垃圾食品”的機率大增。長期如此,肥胖症、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都會找上門來。
2
11:00 長時間對著電腦
加油,對著電腦馬上就滿三個小時了,猝死風險在迅速上升!
長期坐在電腦前不動,血液黏稠度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靜脈血栓,運動時血栓脫落,可能會造成肺梗塞,嚴重可能導致猝死。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發現,久坐1小時的危害約等於抽兩根菸,也就是減壽22分鐘。
溫馨小提示:每坐1小時就站起5分鐘,可阻止久坐帶來的血管傷害哦~
3
12:00 飯後一支菸
如果你習慣“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那麼你已經踏上氣管炎→肺心病→肺癌的死亡三部曲。
全球11億吸菸者中3.8億在我國,我國男性吸菸率為66.9%(30歲以上男性吸菸率為75%),出現“三人同行就有兩菸民”的可怕局面。
研究表明,一個十幾歲就開始吸菸,並連續吸菸20年或更長時間的人,要比從不吸菸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
溫馨小提示:請不要在公共場合吸菸哦~
4
15:00 該尿不尿,該喝不喝
工作忙/學習忙/遊戲忙,有尿意但感覺還可以忍一忍;有點渴了,但也沒時間喝水——你正狂奔在作死的正確道路上!
喝水少、憋尿出現尿路感染甚至引發腎盂腎炎。尿液長時間不能排洩,長期反覆,會使盆腔器官功能紊亂,造成抵抗力下降。
而當你感到口渴的時候,你的身體至少已經流失了1%的水分。喝水是讓其參與新陳代謝,長時間缺水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5
19:00 去應酬胡吃海塞
中國人喜歡在飯桌上談事,應酬可謂是常事。
飲食不規律,飯局上的煙、酒以及不知不覺過度飲食,腸胃始終處在受損狀態,再加上體重超標,長期下去就可能誘發癌變。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還發現,越常在家吃飯的人得糖尿病機率越低,將會比不常在家吃飯的人糖尿病機率降低15%。另外,常在家吃飯增胖機率也較低。
6
21:00 啤酒夜宵不能停
晚上吃了宵夜,並且吃完就去睡覺,可能給消化系統帶來不小的麻煩。
有研究表明,進食到睡眠的間隔時間太短會增加胃食管返流的發生風險。返流的胃內容物夾雜著胃酸會對食管造成損傷。
食管黏膜如果長期處於胃酸的刺激下,就有可能產生所謂的“不典型增生”,逐漸發展為癌前病變,進而增加罹患食道癌
的風險。
溫馨小提示:進食時間較晚一定要散散步再睡覺哦~
7
23:00 回家葛優癱+冷漠臉
回家累得“葛優癱”,還不想和家人交流,堪稱作死的好方法。
當工作不順心,人際關係處不好,沒法更好地宣洩時,如果你很少跟家人、愛人傾訴,所有的壓力都一個人憋在心裡,長此以往,身體能好嗎?
溫馨提示:心情不好不要自己憋著,家是你最溫馨的港灣~
8
24:00 睡前手機放不下
玩手機時頭部下垂、肩膀前聳、彎腰駝背的姿勢會束縛肌肉運動,壓迫肋骨,影響心肺的工作效率。
長期如此還可能引發脊柱過度後凸,有研究顯示,有輕微脊柱過度後凸問題的老年人死亡率是正常老人的1.44倍。
另外在床上使用1個多小時的手機,其發出的藍光會減少人們生成褪黑激素總數大概22%。通俗點說,玩了手機1小時後,你或許不得不再玩上3小時,因為你已經睡不著了。
9
2:00 熬到深夜還不睡
淩晨兩點了,明天還要上班\上學,可是還想再玩一會兒可工作\作業還沒做完。
瑞典科研人員的一項長達15年的跟蹤研究發現,那些睡眠時間為7小時的人比睡眠多於8小時和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要長壽1年。那些不能每天保證7小時睡眠者可能面臨略微高出正常水平的早亡風險。
長期擁有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確實無異於“作死”。總結出這份加強版24小時"作死指南",是希望引起大家重視,儘量避免以上生活習慣。
WHO《維多利亞宣言》提出: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那麼你,還不快快行動起來!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世界睡眠日】要有好身體 先有好睡眠
By Freda
at 2017-03-24T16:57
at 2017-03-24T16:57
健康宣教|“血常規”里藏著多少奧妙?
By Damian
at 2017-03-24T16:54
at 2017-03-24T16:54
四類常見食物雖然難吃卻富含營養
By Olga
at 2017-03-23T21:54
at 2017-03-23T21:54
80%的疾病都與缺水有關,這個最佳飲水時
By Belly
at 2017-03-23T18:36
at 2017-03-23T18:36
湘府養生 泡腳的秘方 這樣泡/清熱去火
By Caroline
at 2017-03-23T14:19
at 2017-03-23T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