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都有的養生秘訣 - 養生
By Caitlin
at 2017-04-18T15:03
at 2017-04-18T15:03
Table of Contents
文章來源:http://myhealth911.com/20170418_515565.html
中醫養生一直都講究季節養生,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內經》上說,
人體要順天時,即順五運六氣的變化,其秘決關鍵是順應四時陰陽之氣的變化,
人體才能長久地保持健康。
春季養生少酸食甘
春天屬木,肝屬木,酸也屬木。所以,春天一定要少吃酸味。
春天是養肝的季節,但養的是肝陽,肝氣升發,把冬天潛伏在體內的病邪宣泄出去。
少吃酸才能避免過度收斂,把病邪關在了體內。
春天是生發的季節,生長需要能量。如果你覺得身體虛弱需要補,不要急於去買補藥,
首先看看一日三餐,甘味的食品吃得夠不夠,最重要的是,有沒有吃足夠的主食。
甘味不單指甜味,也包括淡味,就是沒什麼味道的東西,比如說米、面這些主食。
甘入脾胃,甘味的食物有補中益氣、調和脾胃的作用,米、面、糖類,
各種淡水魚蝦、牛肉、玉米、白薯等都是甘味食品。
甘味中的甜味能緩解疼痛和痙攣,虛寒腹痛、胃痛、頭痛、抽筋的時候,
喝點糖水就會感覺好些。
甘味中的淡味能利尿滲濕,比如說薏米,眼泡腫或是小腿浮腫的人就可以多吃一些。
甘味還能緩和藥物的毒性。為什麼說喝中藥不能放糖,就是怕糖解了藥性。
而藥方中,如果有些藥物比較峻烈,就得放一點甘草進去調和一下。
土生金,肺屬金。所以甘味的東西對肺特別好,能潤肺、補肺氣、滋肺陰。
肺是統管人一身之氣的。氣虛的人,中氣不足、氣短懶言、愛出汗、愛疲勞,
吃點甘味的東西就有補益的作用。
甘為土,土應四季之氣。所以,無論哪個季節,都要以吃甘味食物為主。
特別是春天,更要多吃。甘味食品最能補氣血;春天肝氣旺,木克土,容易傷脾,
甘味是脾的正味,能補脾。
甘味中,淡味或是微甜的食物是我們應該常吃的。適當的甘味補脾,但過甜則太膩,
反而阻滯脾的功能。孩子的脾通常比較弱,需要吃甘味的東西補一下,
但千萬不能多吃甜食,吃多了,反而傷脾。孩子應該多吃米飯、面條、粗糧等,
這些才是真正養脾、養身體的。
甘味與酸味在一起,就轉化為陰性,有滋陰的作用,比如酸甜味兒的水果;
甘味與辛味在一起,就轉化為陽性,有助陽的作用,比如做菜用的大料。
夏季養生少苦吃辛宜午睡
夏天是屬火的,人的心火也最旺,這是養心的關鍵時期。
夏季是生長的季節,心火需要燒得旺一點,以促進新陳代謝。
但心火過旺,人的血液循環就會加快,出汗又多,心髒負擔比較重。
夏季午睡最養心。午後是人體氣血循行心經的時間,這時候休息一下就能養好心神。
所以,老年人最好每天都睡個午覺,以保護心髒。
如果是年輕人,雖然平時你不睡午覺關係不大,但夏天你最好要爭取睡一會兒,
哪怕趴在辦公桌上打個盹兒也好。
夏天人的小腸功能旺,人體吸收營養多,也是小孩長身體最快的時候。
但夏天熱,人又容易沒胃口,所以,夏天要注意給孩子吃些開胃的東西,
保證營養的吸收。
夏吃辛,能養肺金。
辛味,實際上包含了好些不同的味道,麻味、辣味、辛香味,都屬於辛味,
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氣味濃烈。蔥、薑、蒜、辣椒,各種香料,
還有許多氣味獨特的中藥,都帶有辛味。
辛味屬金。五行中金有沉降肅殺的特性,但辛為陽金,反而有上升發散的作用,
就像燒紅的鐵鍋,灑點水進去馬上就蒸發了。
辛味最突出的就是它的氣味,辛香四溢,它是往外散的。
辛味的作用就是行氣、發散、活血、化瘀,能促進氣血流通,
也就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凡是需要祛除外感病邪,
或是調理氣血瘀滯、虛寒,都會用到辛味的藥物。
辛味入肺和大腸,能宣發肺氣。氣行則血行,氣血瘀滯的人就要用辛味讓氣血流動起來,
一潭死水變成活水,才能有生機。
肺系的病,最常見的就是感冒,而感冒是必用辛味藥物來治療的。風寒感冒需要用辛溫的藥物來發汗,喝點蔥薑水也可以;風熱感冒需要用辛涼的藥物來解表,比如銀翹解毒片,吃白蘿卜也有用,而且要帶皮,因為皮的辛味更濃。
注意,辛味屬陽,不補肺陰,所以肺陰虛的人,比如肺結核,就不要多吃辛味。
辛味入大腸有燥的作用。特別是辛溫的食物發汗作用強,吃多了就會耗傷津液。
大便干燥的人不要吃太多麻辣的東西,以免加重腸道缺水的狀況,造成便秘。
辛味能補腎。辛為陽金,補的是腎陽。腎陰虛的人,也就是夜里盜汗、
總覺得手心腳心發熱的人,不要多吃辛味。而腎陽虛的人,
也就是體質虛寒、手腳冰涼、特別怕冷的人,可以用辛味來補。
一般人認為夏天熱,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其實不然。夏天人體毛孔張開,
最容易感受外邪,辛味是發散的,能幫助我們祛除表邪,不讓它們停留在體內作怪。
還有,夏季熱,人體的陽氣都浮在表面,脾胃相對是寒的,這時候吃點辛辣開開胃,
促進脾胃的功能再好不過。而且,辛味有發汗作用,能幫助人體散熱。
從五行生克來說,夏天屬火,火克金,也就是克肺,肺主皮毛,肺氣受製,
就容易外感病邪。辛味入肺,就能助肺氣,發散解表。
辛味的藥物也很多。在補藥中,大家最熟悉的補血藥當歸就是辛味的,當歸辛溫,
補血作用很強。菊花茶也是辛味的,菊花辛涼,能散風明目。
辛味在三餐中,以調料居多。各種香辣調料像蔥、薑、蒜、花椒、胡椒、辣椒、
大料、陳皮,都帶有辛味。現在愛吃辣的人越來越多,甚至許多人無辣不歡,
這跟人們普遍體質偏虛、體內濕氣重很有關係。你看小孩就不愛吃辣的,
因為他們自身的陽氣已經很足了。
夏天不要多吃苦味。
夏天屬火,人的心火也旺。除了長夏,夏天要少吃苦味,除非你出現了心火症狀。
夏季心火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夏天是生長的季節,心火就是要燒得旺一點,
才能給身體多提供一些動力,才能促進新陳代謝。
苦味是瀉的,通過瀉下的作用來降心火,相當於釜底抽薪。
正常的心火,就是心陽,是人體最寶貴的熱能來源,豈能隨便瀉?
夏天如果害怕心火過盛,不要急於吃苦味的瀉火藥,可以先吃一點酸味。
酸味平心火,不是靠瀉,而是靠補。補的是肝陰,肝陰足了,心陰就足,
就不怕心火燒過頭。這相當於在鍋里多加點水,下面的火再大也不會把鍋燒干了。
傳統的消暑飲料酸梅湯就有這個妙用。
長夏時節,脾最易受傷。
人體的脾和胃組成脾系,屬土,因為吃下去的食物都由它們受納、消化,
再化生為氣血。
脾胃又分陰陽,脾為陰土,胃為陽土。
陰土好比河灘地,最怕洪水淹沒,所以脾喜燥惡濕。
人體內要是有多餘的水分排不出去,就會造成脾濕,影響脾的功能。
而陽土好比旱地,需要適時灌溉,所以胃喜濕惡燥。
有胃病的人宜多吃稀飯就是這個道理。
廣東人很懂養生之道,吃飯時必定首先喝一碗湯,這是特別養胃的。
有人說,那我喝點水行不行?不行。你別忘了胃喜濕,可是脾喜燥。
湯跟水的性質截然不同,它是營養液,喝下去以後能起到開胃的作用,
其中的營養又能被脾消化吸收。而清水隻會稀釋胃液,影響消化,
多餘的水分還會給脾帶來負擔。喝含糖的飲料那就更不好了,敗胃口,過甜又會傷脾。
古人說,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又說,脾為後天之本。
這些話,都是提醒我們脾胃的重要性。一個人,不管他年齡多大,
身體多麼不好,只要胃口好,能吃能消化,那就不會有大事。
四季都要養脾胃,而中醫說長夏是最需要養脾的時間。每一年的農曆七月是長夏。
這個月份特別濕熱,濕氣困脾,人沒有胃口。除了環境的濕氣,
人在夏天一般吃的生冷食物比較多,體內的濕氣也很盛,內外交困,
脾的功能受製,使人消化不良甚至腹瀉。所以長夏時節要特別注意保護脾,
多吃一些健脾利濕的東西,可以用荷葉煮粥來喝,效果特別好。
秋天養生吃酸少辛
秋天屬金,秋風一刮,無邊落木蕭蕭下,一派肅殺、沉降的景象。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人體也要貯備營養準備過冬,所以秋天要進補。
初秋要補肺氣,肺氣足了,才能把營養往下輸送到腎,化為精氣貯藏起來。
這時,你可以多吃一些補氣的東西,比如雞蛋、杏仁,平時就氣虛的話,
還可以煮粥來喝。
深秋要潤肺滋陰,保養好人體的精氣,不讓無端的虛火給消耗掉。
要多吃一些養陰的東西,比如銀耳、枸杞子。
秋吃酸,護肝膽。
酸泛指酸味和澀味,它們對於人體來說,有收斂的作用。
大多數樹木的果實和種子都帶有酸味或澀味,它們往往是植物最富有營養的部分,
有收斂的作用,能幫助人體吸收和儲存營養,保護精氣不外泄,特別適合體質虛弱的人。
酸屬陰,酸味入肝膽,補的是肝膽之陰。陰代表水液,也就是說,
酸味能促進肝血和膽汁的生成。
酸味入肝,能平息肝火,有利於疏泄肝膽濕熱。
酸味補肝血,所以孕婦喜歡吃酸的,因為肝主生機,肝血是胎兒生長的營養來源。
酸味入膽,促進膽汁分泌,可以解油膩、降血脂。
肝陽上亢、高血壓、高血脂、肝炎、性情急躁外向的人可以多吃些酸的,
而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憂慮內向的人就不能多吃。
如果你手心腳心發熱,心胸煩熱,又常感覺心悸、心煩、失眠、多夢,
那麼你就可以吃些酸味的東西。
酸棗就是一味很好的安神養心的藥。因為木生火,心屬火,酸為陰木,可以養心陰。
心陰足了,就不怕心火過旺。
注意,酸養心陰,不養心陽,心陽不振,感覺心胸憋悶、心悸不寧的人,不要吃太多。
但是,脾虛的人不能多吃酸味,因為木克土,而脾胃屬土。
酸為陰木,胃為陽土,陰陽互補。對胃來說,有酸味克製是好事,
適當的酸味能起到開胃的作用。而脾為陰土,所以,脾最怕酸多,
酸會抑製脾的功能,影響營養的運化。脾虛的人要少吃酸。
判斷脾虛看大便。如果大便總是比較稀,不成形,這種人一定脾虛。
臉色發黃的人也是脾虛。
秋天肺氣旺,可能克伐肝木,而酸味入肝,是肝的正味,
這時候就應該用酸味來養肝。秋季是最缺木的季節,可以多吃些酸的東西。
我們吃的東西很少有純粹的酸味,它往往跟澀味或是甜味夾雜在一起。
大多數種子類食物,比如蓮子、菟絲子、山萸肉、芡實等偏於酸澀,
大多數水果則偏於酸甜。
酸味和澀味都是陰木,二者相合,收斂的作用就加倍了。
久病體虛的人,身體不能固攝精氣,常出現各種滑脫的症狀,
如長期咳喘、慢性腹瀉、尿頻、遺尿、遺精、崩漏,
或是出汗多、各種出血症等,這時,就要用性味酸澀的藥物來調理。
雖然,酸澀味入藥療效顯著,但收斂性強,平常食用太多有過偏之弊。
所以,酸澀味的藥物不少,而酸澀味的食物品種不多。
一般人都不太愛吃口感酸澀的東西——這是人類的自我保護功能進行篩選的結果。
酸味生津止渴,又能化解甜味的滋膩;甜味補益中氣,又能緩解酸味的收澀之性。
所以凡是酸甜口味的東西,都是滋陰的。
秋天不適合多吃辛味。因為辛味能助肺氣,秋天肺氣已經很旺了,再吃辛味,
肺氣過於上升,就削弱了其肅降的作用。肺氣上逆會引起咳嗽,而且往往是燥咳。
另外,辛味發汗,秋天干燥,人體發汗過多就缺水,也就是傷陰了。
肺為金,肝為木,金克木,肺氣太旺,對肝不利。
所以,愛吃辣的人,秋天一定要克製一點。
冬天養生多苦少鹹
冬天,保存人體實力的好季節。冬天屬水,是養腎的季節。
此時天寒地凍,水面凝結成冰,保持水底的溫度,魚兒才能過冬。
人體的腎精也應順應時節封藏在體內,保存實力。
所以,冬天養腎,最關鍵的是不要過勞,少讓腎的精氣外泄。還要早睡晚起。
一些壯陽藥、激素類藥是靠透支人體元氣來達到效果的,冬天請盡量避免服用。
脾和腎是五髒中最需要補的兩髒。冬季需補腎,長夏需補脾。
因此,從季節上來說,養生最重要的時間,就在於一冬一夏。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一冬一夏養好了,整年就不容易生病了。
冬吃苦,把腎補。
五行中,火有溫暖升騰的特性,苦味屬火,但苦味又屬陰,
它是陰火,就像爐膛里燒剩下的灰燼,有餘溫的時候有一點烘干的作用,
完全冷卻以後如果不把爐灰掏空,新火就燒不起來。
所以,苦味的東西分兩類:
一類是苦溫的,例如咖啡、紅茶,祛除濕氣的作用比較強,就是中醫所說的“燥濕”;
另一類是苦寒的,例如蓮子心、綠茶,有清熱、瀉下的作用。
苦味入心和小腸,能瀉心火和小腸火。
凡是清熱瀉火的藥,都有苦味,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苦瓜和黃連,
專門解決口舌生瘡、心煩失眠這類心火上炎的問題。
小腸火其實也是心火所致,其過程為心火下注到小腸,
傳到膀胱,導致小便黃、疼痛。這種情況小孩身上比較常見,
也要用苦味的藥來治,比如黃連。
火生土。苦味屬火,而脾胃屬土。苦為陰火,脾為陰土,
所以苦味對脾有好處,尤其是苦溫的食物。脾怕濕,
苦溫的東西正好可以燥濕。用火燒過的食物就會變苦,
而且是苦溫的,這種食物就能健脾消積食。
有一個著名藥方叫作焦三仙,是把山楂、麥芽、神曲這三味藥炒焦後製成,
調理積食特別靈驗。還有焙過的雞內金、烤饅頭片、鍋巴等,
這些用火烤過的東西,都是苦味的,都有健脾助消化的作用。
胃液不足的人,要少吃苦味。因為苦為陰火,胃為陽土,
苦味會抑製胃液的分泌,而胃喜潤惡燥,所以,苦味的東西吃太多會敗胃口,
傷胃津,甚至引起胃痛。如果遇到這樣的急性胃痛,馬上喝點糖水就能緩解。
長期胃液不足的人,吃微甜味的食物可以滋養胃液,比如銀耳羹或者麥冬粥,
都是很好的選擇。
火克金,肺和大腸屬金。苦味入肺和大腸,起到泄的作用,清熱降火。
如果肺熱咳嗽,苦味可以止咳平喘,比如百合和苦杏仁等。
苦味入大腸,能瀉大腸濕熱,緩解便秘,比如大黃。
冬天當養腎,苦溫主堅,燥濕利水,吃點苦溫的東西,有強壯腎髒的作用。
比如羊肉就是苦溫的。
良藥苦口利於病。但在日常飲食中,苦味太重的東西,不宜多吃。
事實上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單純是苦味的也極少。
也許只有咖啡和茶是個例外。咖啡和茶,也不是純粹苦味的,只是苦味相對比較重。
為什麼可以天天喝呢?這是因為咖啡和茶是必須要衝泡的,用的量很少,
喝的時候還加了大量的熱水。
苦有燥濕的作用,加水一起喝就能避免傷津;苦還有清熱的作用,
用熱水衝泡就減少了寒涼。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掌握了喝咖啡和茶的學問。
如果你陰虛火旺,體內缺水,就要少喝咖啡,更不要喝濃咖啡;
如果你體質虛寒,就要少喝綠茶,更不要喝冰綠茶。
單純苦味的東西不多,但我們每天吃的苦味可不少,大多數食物都帶有一點苦味。
苦味最適合與別的味道摻和在一起,發揮協同作用。
這不僅能增強養生的功效,有了苦味打底,更能凸顯其他味道的香濃。
凡是燒得好吃的菜,你細細地去品,多半能品出一絲苦味來。
一道真正的美食,只有香、辣、甜、酸這些討人喜歡的味道是不夠的,
必須要摻雜一點苦味,滋味才會醇厚,才會讓人有餘味綿長的感覺。
少吃鹹,能延年。
鹹味是至陰之味,越是鹹的東西,陰性越強。而養生講究的是陰陽平衡,
所以鹹味宜少不宜多,是五味中最應當謹慎食用的一味。
五味中,鹹味實際上是指鹹味和鮮味兩種味道,所以鹹味食品不一定都是口感鹹的,
也包括所有鮮味的東西。像黑豆、豬肉、螃蟹並不鹹,也歸屬於鹹味食品一類。
味精、雞精也是鹹味食品。
海產品大多都是鹹味食物,如紫菜、海帶、海參、海蜇、蛤蜊、墨魚等。
血是鹹味的,凡是動物的血都是鹹味食品,比如豬血、雞血、鴨血等。
鹹屬水,水為至陰之物,鹹也是至陰之味,所以它與水的陰氣相通,
可以滋養人體的水液,通泄大小便,還能軟堅散結,
也就是軟化和消散體內的結節和腫塊。
五髒六腑中腎和膀胱屬水,所以鹹為腎和膀胱之正味。
鹹入腎,其中鮮味重的食物補腎陰,鹹味重的食物耗腎精。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區別呢?
鮮味重的東西,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這些營養是人體血液和體液的來源,
所以鮮味能養血養陰。
陰虛的人,體內虛火旺,常感覺手心腳心發熱、心煩、口干,就可以吃些海產品,
例如常用墨魚干、海蜇來補一補,陰液足了,就不會產生虛火。
而鹹味重的東西,含有大量的鹽分。鹽是一把雙刃劍,凡是有生命,都離不開鹽。
生命的活動,全賴精氣維持,人體的精氣藏於腎中,必須靠鹽來把它調動出來,
才能轉化為生命的動力。
凡是入腎髒的藥,古代都講究要用淡鹽水送服,引藥入經才能提高療效。
比如著名的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如果不用淡鹽水來送服,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人每天都需要一點鹽,才能保證能量來源。越是強體力的活動,越需要調動腎精。
你看農村的壯勞力,他們吃得就很鹹,不吃鹹的就會覺得渾身沒勁。
可是如果吃鹽太多,調動的腎精過多,等於寅吃卯糧,提前透支人體的元氣,
人就會早衰,甚至得慢性病。現在,許多老年人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
就跟他們年輕時營養不良又吃得過鹹有關係。
鹹入膀胱,膀胱屬陽,而鹹味屬陰,陰陽相反,起泄的作用。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鹹味能軟堅散結,實際上就是排毒。
一般消除腫瘤,會用鹹味的藥物來軟化硬塊。
鹹味能瀉下通便,還有排毒的作用。
有的人腸道積熱,大便堅硬干燥得如同石頭,幾天排不出來,十分痛苦。
中醫在藥方里加上鹹味的芒硝,一劑就能見效。如果是小孩,或者症狀比較輕,
喝些鹽水也管用。
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吃了不潔之物,可以用大約15克鹽,兩杯溫水,
攪拌兩分鍾,等鹽充分溶解以後,一次喝下,讓鹽水清洗腸胃,
通過大便把毒素排出體外。對於產生惡心症狀的人,鹽水還有催吐的作用。
鹹味屬水,苦味屬火,按五行生克來說,鹹味可以克製苦味。
涼拌苦瓜用鹽先醃一下,就不那麼苦了。
鹹味有這麼多重要的作用,因此鹹味是人體必需的,但它畢竟是至陰之味,
所以宜少不宜多。
水克火,心屬火。鹹味吃多了對心髒特別不好,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一定不要多吃鹹。心與大腦相通,所以,
鹹味吃多了影響智力、記憶力,小孩子的大腦正在發育中,更要吃得淡一些才好。
一年四季都不能多吃鹹的。冬季屬水,水克火,人的心氣最弱。
這個季節尤其要少吃鹹味,才能保護心髒功能。
鹹味食品中,特別要注意鹽和味精,這兩樣是鹹味中的極品,陰中之陰。
現在人普遍陽虛,能少吃一點鹽和味精就少吃一點。
------------------------------------------------------------------------------
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養身方法,真的可以隨時面對不同的季節氣候做調整,
真的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
中醫養生一直都講究季節養生,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內經》上說,
人體要順天時,即順五運六氣的變化,其秘決關鍵是順應四時陰陽之氣的變化,
人體才能長久地保持健康。
春季養生少酸食甘
春天屬木,肝屬木,酸也屬木。所以,春天一定要少吃酸味。
春天是養肝的季節,但養的是肝陽,肝氣升發,把冬天潛伏在體內的病邪宣泄出去。
少吃酸才能避免過度收斂,把病邪關在了體內。
春天是生發的季節,生長需要能量。如果你覺得身體虛弱需要補,不要急於去買補藥,
首先看看一日三餐,甘味的食品吃得夠不夠,最重要的是,有沒有吃足夠的主食。
甘味不單指甜味,也包括淡味,就是沒什麼味道的東西,比如說米、面這些主食。
甘入脾胃,甘味的食物有補中益氣、調和脾胃的作用,米、面、糖類,
各種淡水魚蝦、牛肉、玉米、白薯等都是甘味食品。
甘味中的甜味能緩解疼痛和痙攣,虛寒腹痛、胃痛、頭痛、抽筋的時候,
喝點糖水就會感覺好些。
甘味中的淡味能利尿滲濕,比如說薏米,眼泡腫或是小腿浮腫的人就可以多吃一些。
甘味還能緩和藥物的毒性。為什麼說喝中藥不能放糖,就是怕糖解了藥性。
而藥方中,如果有些藥物比較峻烈,就得放一點甘草進去調和一下。
土生金,肺屬金。所以甘味的東西對肺特別好,能潤肺、補肺氣、滋肺陰。
肺是統管人一身之氣的。氣虛的人,中氣不足、氣短懶言、愛出汗、愛疲勞,
吃點甘味的東西就有補益的作用。
甘為土,土應四季之氣。所以,無論哪個季節,都要以吃甘味食物為主。
特別是春天,更要多吃。甘味食品最能補氣血;春天肝氣旺,木克土,容易傷脾,
甘味是脾的正味,能補脾。
甘味中,淡味或是微甜的食物是我們應該常吃的。適當的甘味補脾,但過甜則太膩,
反而阻滯脾的功能。孩子的脾通常比較弱,需要吃甘味的東西補一下,
但千萬不能多吃甜食,吃多了,反而傷脾。孩子應該多吃米飯、面條、粗糧等,
這些才是真正養脾、養身體的。
甘味與酸味在一起,就轉化為陰性,有滋陰的作用,比如酸甜味兒的水果;
甘味與辛味在一起,就轉化為陽性,有助陽的作用,比如做菜用的大料。
夏季養生少苦吃辛宜午睡
夏天是屬火的,人的心火也最旺,這是養心的關鍵時期。
夏季是生長的季節,心火需要燒得旺一點,以促進新陳代謝。
但心火過旺,人的血液循環就會加快,出汗又多,心髒負擔比較重。
夏季午睡最養心。午後是人體氣血循行心經的時間,這時候休息一下就能養好心神。
所以,老年人最好每天都睡個午覺,以保護心髒。
如果是年輕人,雖然平時你不睡午覺關係不大,但夏天你最好要爭取睡一會兒,
哪怕趴在辦公桌上打個盹兒也好。
夏天人的小腸功能旺,人體吸收營養多,也是小孩長身體最快的時候。
但夏天熱,人又容易沒胃口,所以,夏天要注意給孩子吃些開胃的東西,
保證營養的吸收。
夏吃辛,能養肺金。
辛味,實際上包含了好些不同的味道,麻味、辣味、辛香味,都屬於辛味,
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氣味濃烈。蔥、薑、蒜、辣椒,各種香料,
還有許多氣味獨特的中藥,都帶有辛味。
辛味屬金。五行中金有沉降肅殺的特性,但辛為陽金,反而有上升發散的作用,
就像燒紅的鐵鍋,灑點水進去馬上就蒸發了。
辛味最突出的就是它的氣味,辛香四溢,它是往外散的。
辛味的作用就是行氣、發散、活血、化瘀,能促進氣血流通,
也就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凡是需要祛除外感病邪,
或是調理氣血瘀滯、虛寒,都會用到辛味的藥物。
辛味入肺和大腸,能宣發肺氣。氣行則血行,氣血瘀滯的人就要用辛味讓氣血流動起來,
一潭死水變成活水,才能有生機。
肺系的病,最常見的就是感冒,而感冒是必用辛味藥物來治療的。風寒感冒需要用辛溫的藥物來發汗,喝點蔥薑水也可以;風熱感冒需要用辛涼的藥物來解表,比如銀翹解毒片,吃白蘿卜也有用,而且要帶皮,因為皮的辛味更濃。
注意,辛味屬陽,不補肺陰,所以肺陰虛的人,比如肺結核,就不要多吃辛味。
辛味入大腸有燥的作用。特別是辛溫的食物發汗作用強,吃多了就會耗傷津液。
大便干燥的人不要吃太多麻辣的東西,以免加重腸道缺水的狀況,造成便秘。
辛味能補腎。辛為陽金,補的是腎陽。腎陰虛的人,也就是夜里盜汗、
總覺得手心腳心發熱的人,不要多吃辛味。而腎陽虛的人,
也就是體質虛寒、手腳冰涼、特別怕冷的人,可以用辛味來補。
一般人認為夏天熱,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其實不然。夏天人體毛孔張開,
最容易感受外邪,辛味是發散的,能幫助我們祛除表邪,不讓它們停留在體內作怪。
還有,夏季熱,人體的陽氣都浮在表面,脾胃相對是寒的,這時候吃點辛辣開開胃,
促進脾胃的功能再好不過。而且,辛味有發汗作用,能幫助人體散熱。
從五行生克來說,夏天屬火,火克金,也就是克肺,肺主皮毛,肺氣受製,
就容易外感病邪。辛味入肺,就能助肺氣,發散解表。
辛味的藥物也很多。在補藥中,大家最熟悉的補血藥當歸就是辛味的,當歸辛溫,
補血作用很強。菊花茶也是辛味的,菊花辛涼,能散風明目。
辛味在三餐中,以調料居多。各種香辣調料像蔥、薑、蒜、花椒、胡椒、辣椒、
大料、陳皮,都帶有辛味。現在愛吃辣的人越來越多,甚至許多人無辣不歡,
這跟人們普遍體質偏虛、體內濕氣重很有關係。你看小孩就不愛吃辣的,
因為他們自身的陽氣已經很足了。
夏天不要多吃苦味。
夏天屬火,人的心火也旺。除了長夏,夏天要少吃苦味,除非你出現了心火症狀。
夏季心火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夏天是生長的季節,心火就是要燒得旺一點,
才能給身體多提供一些動力,才能促進新陳代謝。
苦味是瀉的,通過瀉下的作用來降心火,相當於釜底抽薪。
正常的心火,就是心陽,是人體最寶貴的熱能來源,豈能隨便瀉?
夏天如果害怕心火過盛,不要急於吃苦味的瀉火藥,可以先吃一點酸味。
酸味平心火,不是靠瀉,而是靠補。補的是肝陰,肝陰足了,心陰就足,
就不怕心火燒過頭。這相當於在鍋里多加點水,下面的火再大也不會把鍋燒干了。
傳統的消暑飲料酸梅湯就有這個妙用。
長夏時節,脾最易受傷。
人體的脾和胃組成脾系,屬土,因為吃下去的食物都由它們受納、消化,
再化生為氣血。
脾胃又分陰陽,脾為陰土,胃為陽土。
陰土好比河灘地,最怕洪水淹沒,所以脾喜燥惡濕。
人體內要是有多餘的水分排不出去,就會造成脾濕,影響脾的功能。
而陽土好比旱地,需要適時灌溉,所以胃喜濕惡燥。
有胃病的人宜多吃稀飯就是這個道理。
廣東人很懂養生之道,吃飯時必定首先喝一碗湯,這是特別養胃的。
有人說,那我喝點水行不行?不行。你別忘了胃喜濕,可是脾喜燥。
湯跟水的性質截然不同,它是營養液,喝下去以後能起到開胃的作用,
其中的營養又能被脾消化吸收。而清水隻會稀釋胃液,影響消化,
多餘的水分還會給脾帶來負擔。喝含糖的飲料那就更不好了,敗胃口,過甜又會傷脾。
古人說,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又說,脾為後天之本。
這些話,都是提醒我們脾胃的重要性。一個人,不管他年齡多大,
身體多麼不好,只要胃口好,能吃能消化,那就不會有大事。
四季都要養脾胃,而中醫說長夏是最需要養脾的時間。每一年的農曆七月是長夏。
這個月份特別濕熱,濕氣困脾,人沒有胃口。除了環境的濕氣,
人在夏天一般吃的生冷食物比較多,體內的濕氣也很盛,內外交困,
脾的功能受製,使人消化不良甚至腹瀉。所以長夏時節要特別注意保護脾,
多吃一些健脾利濕的東西,可以用荷葉煮粥來喝,效果特別好。
秋天養生吃酸少辛
秋天屬金,秋風一刮,無邊落木蕭蕭下,一派肅殺、沉降的景象。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人體也要貯備營養準備過冬,所以秋天要進補。
初秋要補肺氣,肺氣足了,才能把營養往下輸送到腎,化為精氣貯藏起來。
這時,你可以多吃一些補氣的東西,比如雞蛋、杏仁,平時就氣虛的話,
還可以煮粥來喝。
深秋要潤肺滋陰,保養好人體的精氣,不讓無端的虛火給消耗掉。
要多吃一些養陰的東西,比如銀耳、枸杞子。
秋吃酸,護肝膽。
酸泛指酸味和澀味,它們對於人體來說,有收斂的作用。
大多數樹木的果實和種子都帶有酸味或澀味,它們往往是植物最富有營養的部分,
有收斂的作用,能幫助人體吸收和儲存營養,保護精氣不外泄,特別適合體質虛弱的人。
酸屬陰,酸味入肝膽,補的是肝膽之陰。陰代表水液,也就是說,
酸味能促進肝血和膽汁的生成。
酸味入肝,能平息肝火,有利於疏泄肝膽濕熱。
酸味補肝血,所以孕婦喜歡吃酸的,因為肝主生機,肝血是胎兒生長的營養來源。
酸味入膽,促進膽汁分泌,可以解油膩、降血脂。
肝陽上亢、高血壓、高血脂、肝炎、性情急躁外向的人可以多吃些酸的,
而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憂慮內向的人就不能多吃。
如果你手心腳心發熱,心胸煩熱,又常感覺心悸、心煩、失眠、多夢,
那麼你就可以吃些酸味的東西。
酸棗就是一味很好的安神養心的藥。因為木生火,心屬火,酸為陰木,可以養心陰。
心陰足了,就不怕心火過旺。
注意,酸養心陰,不養心陽,心陽不振,感覺心胸憋悶、心悸不寧的人,不要吃太多。
但是,脾虛的人不能多吃酸味,因為木克土,而脾胃屬土。
酸為陰木,胃為陽土,陰陽互補。對胃來說,有酸味克製是好事,
適當的酸味能起到開胃的作用。而脾為陰土,所以,脾最怕酸多,
酸會抑製脾的功能,影響營養的運化。脾虛的人要少吃酸。
判斷脾虛看大便。如果大便總是比較稀,不成形,這種人一定脾虛。
臉色發黃的人也是脾虛。
秋天肺氣旺,可能克伐肝木,而酸味入肝,是肝的正味,
這時候就應該用酸味來養肝。秋季是最缺木的季節,可以多吃些酸的東西。
我們吃的東西很少有純粹的酸味,它往往跟澀味或是甜味夾雜在一起。
大多數種子類食物,比如蓮子、菟絲子、山萸肉、芡實等偏於酸澀,
大多數水果則偏於酸甜。
酸味和澀味都是陰木,二者相合,收斂的作用就加倍了。
久病體虛的人,身體不能固攝精氣,常出現各種滑脫的症狀,
如長期咳喘、慢性腹瀉、尿頻、遺尿、遺精、崩漏,
或是出汗多、各種出血症等,這時,就要用性味酸澀的藥物來調理。
雖然,酸澀味入藥療效顯著,但收斂性強,平常食用太多有過偏之弊。
所以,酸澀味的藥物不少,而酸澀味的食物品種不多。
一般人都不太愛吃口感酸澀的東西——這是人類的自我保護功能進行篩選的結果。
酸味生津止渴,又能化解甜味的滋膩;甜味補益中氣,又能緩解酸味的收澀之性。
所以凡是酸甜口味的東西,都是滋陰的。
秋天不適合多吃辛味。因為辛味能助肺氣,秋天肺氣已經很旺了,再吃辛味,
肺氣過於上升,就削弱了其肅降的作用。肺氣上逆會引起咳嗽,而且往往是燥咳。
另外,辛味發汗,秋天干燥,人體發汗過多就缺水,也就是傷陰了。
肺為金,肝為木,金克木,肺氣太旺,對肝不利。
所以,愛吃辣的人,秋天一定要克製一點。
冬天養生多苦少鹹
冬天,保存人體實力的好季節。冬天屬水,是養腎的季節。
此時天寒地凍,水面凝結成冰,保持水底的溫度,魚兒才能過冬。
人體的腎精也應順應時節封藏在體內,保存實力。
所以,冬天養腎,最關鍵的是不要過勞,少讓腎的精氣外泄。還要早睡晚起。
一些壯陽藥、激素類藥是靠透支人體元氣來達到效果的,冬天請盡量避免服用。
脾和腎是五髒中最需要補的兩髒。冬季需補腎,長夏需補脾。
因此,從季節上來說,養生最重要的時間,就在於一冬一夏。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一冬一夏養好了,整年就不容易生病了。
冬吃苦,把腎補。
五行中,火有溫暖升騰的特性,苦味屬火,但苦味又屬陰,
它是陰火,就像爐膛里燒剩下的灰燼,有餘溫的時候有一點烘干的作用,
完全冷卻以後如果不把爐灰掏空,新火就燒不起來。
所以,苦味的東西分兩類:
一類是苦溫的,例如咖啡、紅茶,祛除濕氣的作用比較強,就是中醫所說的“燥濕”;
另一類是苦寒的,例如蓮子心、綠茶,有清熱、瀉下的作用。
苦味入心和小腸,能瀉心火和小腸火。
凡是清熱瀉火的藥,都有苦味,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苦瓜和黃連,
專門解決口舌生瘡、心煩失眠這類心火上炎的問題。
小腸火其實也是心火所致,其過程為心火下注到小腸,
傳到膀胱,導致小便黃、疼痛。這種情況小孩身上比較常見,
也要用苦味的藥來治,比如黃連。
火生土。苦味屬火,而脾胃屬土。苦為陰火,脾為陰土,
所以苦味對脾有好處,尤其是苦溫的食物。脾怕濕,
苦溫的東西正好可以燥濕。用火燒過的食物就會變苦,
而且是苦溫的,這種食物就能健脾消積食。
有一個著名藥方叫作焦三仙,是把山楂、麥芽、神曲這三味藥炒焦後製成,
調理積食特別靈驗。還有焙過的雞內金、烤饅頭片、鍋巴等,
這些用火烤過的東西,都是苦味的,都有健脾助消化的作用。
胃液不足的人,要少吃苦味。因為苦為陰火,胃為陽土,
苦味會抑製胃液的分泌,而胃喜潤惡燥,所以,苦味的東西吃太多會敗胃口,
傷胃津,甚至引起胃痛。如果遇到這樣的急性胃痛,馬上喝點糖水就能緩解。
長期胃液不足的人,吃微甜味的食物可以滋養胃液,比如銀耳羹或者麥冬粥,
都是很好的選擇。
火克金,肺和大腸屬金。苦味入肺和大腸,起到泄的作用,清熱降火。
如果肺熱咳嗽,苦味可以止咳平喘,比如百合和苦杏仁等。
苦味入大腸,能瀉大腸濕熱,緩解便秘,比如大黃。
冬天當養腎,苦溫主堅,燥濕利水,吃點苦溫的東西,有強壯腎髒的作用。
比如羊肉就是苦溫的。
良藥苦口利於病。但在日常飲食中,苦味太重的東西,不宜多吃。
事實上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單純是苦味的也極少。
也許只有咖啡和茶是個例外。咖啡和茶,也不是純粹苦味的,只是苦味相對比較重。
為什麼可以天天喝呢?這是因為咖啡和茶是必須要衝泡的,用的量很少,
喝的時候還加了大量的熱水。
苦有燥濕的作用,加水一起喝就能避免傷津;苦還有清熱的作用,
用熱水衝泡就減少了寒涼。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掌握了喝咖啡和茶的學問。
如果你陰虛火旺,體內缺水,就要少喝咖啡,更不要喝濃咖啡;
如果你體質虛寒,就要少喝綠茶,更不要喝冰綠茶。
單純苦味的東西不多,但我們每天吃的苦味可不少,大多數食物都帶有一點苦味。
苦味最適合與別的味道摻和在一起,發揮協同作用。
這不僅能增強養生的功效,有了苦味打底,更能凸顯其他味道的香濃。
凡是燒得好吃的菜,你細細地去品,多半能品出一絲苦味來。
一道真正的美食,只有香、辣、甜、酸這些討人喜歡的味道是不夠的,
必須要摻雜一點苦味,滋味才會醇厚,才會讓人有餘味綿長的感覺。
少吃鹹,能延年。
鹹味是至陰之味,越是鹹的東西,陰性越強。而養生講究的是陰陽平衡,
所以鹹味宜少不宜多,是五味中最應當謹慎食用的一味。
五味中,鹹味實際上是指鹹味和鮮味兩種味道,所以鹹味食品不一定都是口感鹹的,
也包括所有鮮味的東西。像黑豆、豬肉、螃蟹並不鹹,也歸屬於鹹味食品一類。
味精、雞精也是鹹味食品。
海產品大多都是鹹味食物,如紫菜、海帶、海參、海蜇、蛤蜊、墨魚等。
血是鹹味的,凡是動物的血都是鹹味食品,比如豬血、雞血、鴨血等。
鹹屬水,水為至陰之物,鹹也是至陰之味,所以它與水的陰氣相通,
可以滋養人體的水液,通泄大小便,還能軟堅散結,
也就是軟化和消散體內的結節和腫塊。
五髒六腑中腎和膀胱屬水,所以鹹為腎和膀胱之正味。
鹹入腎,其中鮮味重的食物補腎陰,鹹味重的食物耗腎精。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區別呢?
鮮味重的東西,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這些營養是人體血液和體液的來源,
所以鮮味能養血養陰。
陰虛的人,體內虛火旺,常感覺手心腳心發熱、心煩、口干,就可以吃些海產品,
例如常用墨魚干、海蜇來補一補,陰液足了,就不會產生虛火。
而鹹味重的東西,含有大量的鹽分。鹽是一把雙刃劍,凡是有生命,都離不開鹽。
生命的活動,全賴精氣維持,人體的精氣藏於腎中,必須靠鹽來把它調動出來,
才能轉化為生命的動力。
凡是入腎髒的藥,古代都講究要用淡鹽水送服,引藥入經才能提高療效。
比如著名的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如果不用淡鹽水來送服,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人每天都需要一點鹽,才能保證能量來源。越是強體力的活動,越需要調動腎精。
你看農村的壯勞力,他們吃得就很鹹,不吃鹹的就會覺得渾身沒勁。
可是如果吃鹽太多,調動的腎精過多,等於寅吃卯糧,提前透支人體的元氣,
人就會早衰,甚至得慢性病。現在,許多老年人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
就跟他們年輕時營養不良又吃得過鹹有關係。
鹹入膀胱,膀胱屬陽,而鹹味屬陰,陰陽相反,起泄的作用。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鹹味能軟堅散結,實際上就是排毒。
一般消除腫瘤,會用鹹味的藥物來軟化硬塊。
鹹味能瀉下通便,還有排毒的作用。
有的人腸道積熱,大便堅硬干燥得如同石頭,幾天排不出來,十分痛苦。
中醫在藥方里加上鹹味的芒硝,一劑就能見效。如果是小孩,或者症狀比較輕,
喝些鹽水也管用。
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吃了不潔之物,可以用大約15克鹽,兩杯溫水,
攪拌兩分鍾,等鹽充分溶解以後,一次喝下,讓鹽水清洗腸胃,
通過大便把毒素排出體外。對於產生惡心症狀的人,鹽水還有催吐的作用。
鹹味屬水,苦味屬火,按五行生克來說,鹹味可以克製苦味。
涼拌苦瓜用鹽先醃一下,就不那麼苦了。
鹹味有這麼多重要的作用,因此鹹味是人體必需的,但它畢竟是至陰之味,
所以宜少不宜多。
水克火,心屬火。鹹味吃多了對心髒特別不好,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一定不要多吃鹹。心與大腦相通,所以,
鹹味吃多了影響智力、記憶力,小孩子的大腦正在發育中,更要吃得淡一些才好。
一年四季都不能多吃鹹的。冬季屬水,水克火,人的心氣最弱。
這個季節尤其要少吃鹹味,才能保護心髒功能。
鹹味食品中,特別要注意鹽和味精,這兩樣是鹹味中的極品,陰中之陰。
現在人普遍陽虛,能少吃一點鹽和味精就少吃一點。
------------------------------------------------------------------------------
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養身方法,真的可以隨時面對不同的季節氣候做調整,
真的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血皮菜抄豬肝的做法
By Regina
at 2017-04-18T14:53
at 2017-04-18T14:53
嘴饞吃撐,小心誘發這麼多的疾病
By Blanche
at 2017-04-17T15:04
at 2017-04-17T15:04
生活養生:最佳排便時間幾點
By Audriana
at 2017-04-17T14:53
at 2017-04-17T14:53
夏季養胃需注意八大禁忌
By Hamiltion
at 2017-04-17T13:55
at 2017-04-17T13:55
養生長壽“十字訣”
By Bennie
at 2017-04-17T06:43
at 2017-04-17T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