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饞吃撐,小心誘發這麼多的疾病 - 養生

By Blanche
at 2017-04-17T15:04
at 2017-04-17T15:04
Table of Contents
嘴饞吃撐,小心誘發這麼多的疾病
http://myhealth911.com/20170417_512276.html
人們在對待飲食的量上,“吃要吃飽”仍是相當多的人的飲食要求,一日三餐都狂吃海飲
者大有人在,毫無節製的飲食使人的胃、腸等消化系統時時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各內臟
器官也被超負荷的利用而無法保養。
美食在人們心目中的無敵地位,尤其是對於吃貨來說,遇到美食,吃撐簡直是常態啊,殊
不知,就是因為嘴饞吃撐,就誘發了這麼多的疾病。
吃的太飽帶來各種病
1.肥胖:現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來更加困難,多餘的“營養物質”堆
積在體內,其後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貴病。
2.胃病:吃得過飽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體胃黏膜
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每2-3天就應修復一次。如果上頓還未消化,下頓又填滿胃部,胃始
終處於飽脹狀態,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復的機會,胃大量分泌胃液,會破壞胃黏膜,屏障
,產生胃部炎症出現消化不良症狀,長期以往,還可能發生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3.腸道疾病:中國臺灣科學家發現,脂肪堵塞在腸道裡,會造成腸阻塞,大便黑色、帶血
。
4.疲勞:吃得過飽,會引起大腦反應遲鈍,加速大腦的衰老。人們在吃飽後,身上的血液
都跑到腸胃系統去“工作”了,容易讓人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昏昏欲睡。
5.骨質疏鬆:長期飽食易使骨骼過分脫鈣,患骨質疏鬆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八分飽”從細嚼慢嚥開始
1.把握好吃飯的時間,最好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
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
2.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這是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訊
號。如果吃飯太快,大腦很可能還沒得到最新情報人就已經吃多了。
3.每口飯都要咀嚼30次以上。
4.可以多吃些涼拌菜和粗糧,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喝燕麥粥一定比喝白米粥
慢,吃全麥饅頭也比吃白饅頭的速度慢。
所以如果你想有效的消化吸收每頓大餐的食物,就一定要選對食物,促進吸收,減少疾病
。
--
http://myhealth911.com/20170417_512276.html
人們在對待飲食的量上,“吃要吃飽”仍是相當多的人的飲食要求,一日三餐都狂吃海飲
者大有人在,毫無節製的飲食使人的胃、腸等消化系統時時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各內臟
器官也被超負荷的利用而無法保養。
美食在人們心目中的無敵地位,尤其是對於吃貨來說,遇到美食,吃撐簡直是常態啊,殊
不知,就是因為嘴饞吃撐,就誘發了這麼多的疾病。
吃的太飽帶來各種病
1.肥胖:現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來更加困難,多餘的“營養物質”堆
積在體內,其後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貴病。
2.胃病:吃得過飽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體胃黏膜
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每2-3天就應修復一次。如果上頓還未消化,下頓又填滿胃部,胃始
終處於飽脹狀態,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復的機會,胃大量分泌胃液,會破壞胃黏膜,屏障
,產生胃部炎症出現消化不良症狀,長期以往,還可能發生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3.腸道疾病:中國臺灣科學家發現,脂肪堵塞在腸道裡,會造成腸阻塞,大便黑色、帶血
。
4.疲勞:吃得過飽,會引起大腦反應遲鈍,加速大腦的衰老。人們在吃飽後,身上的血液
都跑到腸胃系統去“工作”了,容易讓人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昏昏欲睡。
5.骨質疏鬆:長期飽食易使骨骼過分脫鈣,患骨質疏鬆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八分飽”從細嚼慢嚥開始
1.把握好吃飯的時間,最好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
避免太餓後吃得又多又快。
2.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這是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鐘後,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訊
號。如果吃飯太快,大腦很可能還沒得到最新情報人就已經吃多了。
3.每口飯都要咀嚼30次以上。
4.可以多吃些涼拌菜和粗糧,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喝燕麥粥一定比喝白米粥
慢,吃全麥饅頭也比吃白饅頭的速度慢。
所以如果你想有效的消化吸收每頓大餐的食物,就一定要選對食物,促進吸收,減少疾病
。
--
Tags:
養生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夏季養胃需注意八大禁忌

By Hamiltion
at 2017-04-17T13:55
at 2017-04-17T13:55
養生長壽“十字訣”

By Bennie
at 2017-04-17T06:43
at 2017-04-17T06:43
記憶力差怎麼辦?白領易健忘多吃這4種食

By Noah
at 2017-04-17T00:40
at 2017-04-17T00:40
春季溼氣重,八個方法教你輕鬆祛溼

By Catherine
at 2017-04-17T00:33
at 2017-04-17T00:33
中醫養生的三大基本措施

By William
at 2017-04-16T15:28
at 2017-04-16T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