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條件論 - 憂鬱症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9-05-25T21:00

Table of Contents




剛剛想到的,因為等下要讀書,怕忘記所以先寫下來。

記得之前板上有板友在我推文中寫到"不住心"這件事,可以忘記傷痛,當
時我認為這個方法是自欺欺人,但我現在認為,我那時的認知是不完整的


其實應該是說,不住心這個方法有用,但,應該先看"條件"。
(如果你想避世,用不住心較合適,因為你不用常常在塵世打滾。但如果
需要討生活,那這個方法就比較不合適,因為生活職場,光是一堆事就住
死你。所以問題是條件,不是方法。)

也就是說,我們人的任何問題,應該要先看"條件"再選擇"方法"。


假設我問一個問題,身高170公分能打NBA嗎?

一定有人說能,也有人說不能。

說能的人應該是知道NBA的跳豆羅賓森,他就很矮不足170,所以知道的人
當然覺得可以。

而說不能的人,當然就是不知道這個NBA不足170的球星。

也就是說,這兩個回答問題的人,因為知識條件的不同,所以回答的答案
也不同,我認為這沒有對錯,而是因人而異。

但我們想想,我們常常在某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上,都執著與偏執誰對誰錯
,誰有用誰沒用?但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應該要先了解自己,然後把
自己的詳細資訊列表,接著再將知道的解決辦法列出清單,然後挑選自己
合適的就好了啊!

像我現在體重約70公斤左右,去年還在90公斤左右,差了20公斤。

假設問題為"減肥",請問我該如何解決問題?

A.健身房 B.找批塔葛葛 C.自己研究找出辦法

這時應該會有很多人選擇A,或者B,但事實上我用的是C。

因為我的條件目前需要節省支出,所以我必須自己研究,所以我參考了多方
資料,開始實行飲食控制與運動計畫,間接影響我的生活作息,睡眠開始規
律,所以這個方法是可以解決我的問題的,而且也符合我的條件。

而選項A或B也是對的,但就適合經濟條件較佳的人,所以這三個答案根本沒
有衝突,有衝突的是"條件"這件事。

所以想到這裡,我認為佛教與基督教基本上也沒有衝突,我以後就算去受洗
,也會去讀佛經,因為我的條件就是缺乏知識,所以兩個都讀對我來說OK滴
,我的條件如此,就該去學習。

所以在選擇方法前,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方法,而是我們自己的條件,這個
才是正解。

--
我認為必須要常常去實作一些我們認為是理想的事物,然而第一次接觸到現實,一定會感
覺失落,這很正常也很必要,因為理想與現實充滿差距。我們的大腦往往誇大了理想,所
以我們需要接觸差距,然後所謂的努力,就是縮小差距。當有一天發現差距越來越小,接
近現實,那就代表我們的大腦,幫助我們完成了夢想。
by DavidJam

--

All Comments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9-05-28T11:04
瘦好多啊 真厲害!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9-05-31T03:05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9-06-02T07:42
推推

休長假戒藥試試看?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9-05-25T17:24
醫生說要在壓力最小時戒藥 而我最近已提出辭呈 想放個三個月到半年 而我目前沒經濟壓力 想靠著每天運動 調整作息 找些娛樂 趁機會減藥並戒藥 想說用這個方法擺脫藥的副作用 吃6年了不想一直被折磨 - ...

一蹶不振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9-05-25T12:03
覺得一蹶不振爬不出來 之前的工作因為工時很長 約莫13,14小時一直加班 很明顯人手不足 跟主管反應也不理 後來真的受不了就離職了 後來遇到一個對象 可是對方覺得自己沒有穩定工作 處於轉職階段 所以不太想要的感覺 後來聽到前同事說 我走了之後公司馬上增加人手 現在幾乎不加班 覺得要是我繼續 留在公司就不 ...

康復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9-05-25T10:09
高一的時候因為某些緣故,得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失眠以及憂鬱症(診斷證 明是這樣寫的) 生病之前是個還算會念書的人,高一念雄女班排還在班上的前段,生病後開始逃學 直到大學只有考上東吳法律還差點被二一才被爸爸帶去看身心科,醫生是爸爸的大學同學 ,爸爸也是醫生,開始了漫長的吃藥之路 一開始先休學,過 ...

情緒麻痺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9-05-25T08:28
這幾天陸續收到好幾封來信給我打氣。 一般情況下,我應該會滿懷感激/感動,但是偶爾卻感到出奇的麻痺。 就算弄傷皮膚也不感覺疼痛,像是打了麻藥一樣。 這種感覺既熟悉又陌生。這傢伙到底是誰?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我。 昨晚經過冥想練習後,短暫恢復了感受情緒的能力。 現在的我似乎真的不太正常,在真正的人格與憂 ...

不自殺同意書 (雷)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9-05-25T08:16
昨天諮商時,釐清了一些自殺相關的問題,只是需要些時間去消化。 諮商之前就有先寄信給心理師和個管師,讓他們有心理準備。 和負責的心理師晤談了一小時後,個管師又額外和我談了一小時。 個管師點出了我在自殺意念中忽略的一些邏輯。 我似乎對於死亡有一些想像、憧憬, 以為死亡就像回家一樣,以為死了就能達到我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