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素食飲食指標 ~ 出爐囉! - 保健
By Suhail Hany
at 2011-12-03T13:42
at 2011-12-03T13:42
Table of Contents
衛生署公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及「每日飲食指南」
http://ppt.cc/9O0Q
2011素食飲食指標
http://ppt.cc/x20J
~~~~
台灣素食飲食指標 ~ 出爐囉!
http://www.twvns.org/news/83-2011-07-25-09-16-59
近年來許多醫學, 營養學, 及流行病學研究一而再, 再而三發現素食或植物性飲食型態不但可滿足人類的營養需求, 對於疾病預防及保健亦有幫助。 美國在今年推出了新版的飲食指南, My Plate "我的盤子" 來取代原有的飲食金字塔, 除了造型不同, 蔬菜水果占盤子的一半,顯示所吃的食物應該有一半屬於蔬菜或水果。而原本的肉類也以 "蛋白質類" 取代, 因為除了肉類, 豆類也是豐富的蛋白質來源。此外比起肉類, 豆類不但不含膽固醇, 其飽和脂肪酸(會引起壞膽固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
也比肉類大大降低,此外,豆類含豐富的纖維素和植物生化素,在提供營養的同時,也兼顧健康的守護!
台灣行政院衛生署今年7月公佈最新版的飲食指南及飲食指標,其中一項則是: "少葷多素少精緻,新鮮粗食少加工",強調: 飲食中以植物性食物為優先選擇對健康較有利, 且符合節能減碳環保原則"。據聯合國農糧屬2006年報告,畜牧業佔人為暖化氣體的18%。 2009年世界看守所的一份報告顯示, 加上一些間接由蓄牧業造成的暖化氣體,應該是 51%。因此吃素對節能減碳不容忽視。 為了幫助大家素出健康,台灣行政院衛生署亦首例推出國人素食指標,請參考附件。
~~~~
新飲食指南 素食成指標
衛生署食品管理局修訂了沿用近二十年的「每日飲食指南」及「國民飲食指標」,於昨(6)日公布新飲食指南,以扇形圖片取代過往五瓣梅花圖樣的指標建議,並依據去年十月研擬的「素食飲食指標草案」,首度推出新版「素食飲食指標」,讓茹素者也能均衡、健康飲食。
衛生署食品管理局表示,此次特別參照各先進國家的飲食指標建議,同時依據我國2005─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的調查結果,修正「每日飲食指南」與「國民飲食指標」。六大類營養素重點為高纖維與少油脂,比方原「五穀根莖類」改為「全穀類」,以全穀食物代替精緻白米,另由於國人維生素E普遍攝取不足,原「油脂類」多區分出堅果種子,鼓勵民眾多攝取。
新版國民飲食指標推廣12項重點,包括少油炸,少脂肪,少醃漬,避免含糖飲料,多喝開水,多運動,多曬太陽,多吃全穀、堅果等。除了著重均衡營養,還特別加入環保概念,建議飲食「少葷、多素、少精緻」,也就是多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減少加工食物,才會吃得健康,又能避免浪費。
此外,新版「素食飲食指標」內容強調全穀類須至少占三分之一,奶類以低脂牛奶為首選。至於全素者,只要適當搭配豆類、堅果種子類、深色蔬菜和菇類,且水果隨著正餐食用,一樣能補足不正當吃素所造成的維生素、營養素缺乏情形。
衛生署食品管理局指出,只要國人確實遵照這些飲食原則,且適當搭配運動,就能確保身體健康,遠離罹患疾病的風險。
~~~~
專家提醒:素食多油 小心三高,台灣著手制定「素食飲食指標」
沿用20年的衛生署每日飲食指南梅花圖案今天走入歷史,衛生署公布最新每日飲食指南,從原本梅花圖案改為扇型,同樣分為六大類食物,但新版強調國人應多吃全穀、堅果種子,只喝低脂乳品, 並建議多運動及喝水等健康概念。
參與修訂的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副教授曾明淑指出,新版扇型每日飲食指南比舊版梅花圖實用,且符合現階段國人的飲食需求。
分析新舊版每日飲食指南的差異,曾明淑表示,基本六大類食物名稱多有改變,加入最新養身的健康概念。例如,主食五穀根莖類改為「全穀根莖」類,奶類改為「低脂乳品」類,油脂類則變為「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他指出,現代人吃得過於精緻,早在30、40年前,大家幾乎都吃糙米,不僅多纖維且營養素較多。但現在許多人喜歡吃精緻白米、麵包、麵食,但全穀要比白米麵包還要有營養。建議民眾在購買麵包時,最好挑選全麥且添加五穀的麵包。平日少吃精緻白米,最好在白米中增加三分之一的糙米,增加纖維量及維他命的攝取。
至於奶類改為「低脂乳品」,曾明淑強調,長久以來國人鈣質、維他命B2攝取不足,20年前將奶類放進每日飲食指南。但國內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這次重新修訂,強烈建議兩歲以上者都應飲用低脂乳品,不要選擇味道香濃、但熱量偏高的全脂乳品。
衛生署飲食調查發現,國人普遍對於維他命E嚴重攝取不足,參與討論專家一致認為,應該在油脂類增加堅果種子類,建議國人可以多食用核桃、杏仁及花生等堅果類,一天約一湯匙的量。
曾明淑表示,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中,增加騎單車及水的圖案,這就是希望國人能夠多運動、多喝水,配合六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才能促進國人健康。
【2011/07/06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
專家提醒:素食多油 小心三高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11.07.07 09:04 am
國內素食人口多達數百萬人,衛生署首度推出「素食飲食指標」。專家提醒,素食料理易多油、調味過重,反成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危險因子。
另外,素食者常擔心維生素B12、葉酸或鐵質攝取不足。不過,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楊淑惠說,過去調查發現,國內素食者體內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與一般葷食者差異不大。
以新版國民飲食指標為基礎,「素食飲食指標」建議,透過粗食、當季新鮮食材攝取足夠維生素、礦物質,且因全穀類、豆類蛋白質組成不同,兩者一起吃可「互補」。
楊淑惠提醒,吃深色蔬菜及菇藻紫菜類,可取得足夠維生素B12。由於素食者無法從肉類攝取鐵質,應該在餐前或餐後半小時內吃水果,透過維生素C增加鐵質吸收率。
楊淑惠提醒,為了增加素食食物口感,烹調時易「下重手」,多放一些油、鹽或糖,增加罹患三高風險。她建議,以蒸、煮方式代替油炸,減少調味濃重及精緻加工食品,尤其是素食加工食品,常以大豆分離蛋白、麵筋、蒟蒻或香菇梗等,加工製成「仿肉」,恐因此吃進更多食品添加物。
台灣營養界著手制定「素食飲食指標」,初步擬訂8項條文,楊淑惠解釋如下:
1依據指南擇素食,食物種類多樣化
不要只吃單一種類的食物,來源必須多元,才能攝取到完整的營養素。
2全穀至少三分一,豆類搭配主食更佳
糙米、胚芽米、全麥麵粉等全穀類食物應至少佔主食的三分之一,如此可攝取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等營養素,且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有預防肥胖等疾病的功效,還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搭配紅豆、綠豆等各種豆類更好,前
台北醫學院長董大成喜愛在糙米飯中加入黃豆,兼顧蛋白質的攝取,他總稱黃豆糙米飯為「天下第一米飯」。
3烹調用油常變化,堅果種子不可少
素食用油必須採用植物性來源,因此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非常高,但單元不飽合脂肪酸卻常不足,因此建議經常更換油類,並且從堅果種子中補充適當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4深色蔬菜營養高,菇藻紫菜應俱全
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是維生素B12,楊淑惠曾遍尋各種發酵食物中B12的含量,結果發現,每100克臭豆腐,含有1微克B12(每人每天建議量是2.5微克),是不錯的來源,但要避免油炸烹調。菇菌、海藻類也是優良的B12來源,以一般包壽司用的紫菜為例,3片10克的紫菜,就有5.6微克的B12,也就是說,每天只要吃一片紫菜就能達到每日建議量。
5水果正餐同食用,建議每餐八分飽
另一項素食者常攝取不足的營養素是鐵質。由於動物性來源的鐵質在人體內生物利用率較高,植物性則偏低,因此素食者更須確保吃下肚的鐵能充分被吸收,這時就要仰賴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將自然界當中的三價鐵,還原成人體可
吸收利用的二價鐵。楊淑惠建議,水果富含水分和纖維,攝取後胃的排空迅速,僅約半小時,因此為確保維生素C能有效與鐵質作用,無論是餐前、餐中、餐後吃水果,和正餐的時間最好不要相差半小時以上。
6口味清淡保健康,飲食減少油鹽糖
台灣素食常免不了多油、多糖、多鹽,因此素食族應該隨時提醒自己,烹調時少用油鹽糖,以免增加身體負擔,反而肥胖、疾病接踵而來。
7粗食、原味、少精緻,加工食品少選食
儘量選擇營養完整的天然食物,少吃過度調味、添加防腐劑的加工食品。楊淑惠舉例,麵筋是麵糰經過洗筋程序溶出澱粉和水溶性物質,然後再經過油炸而成的產物,除了有嚼勁之外,幾乎沒有營養,應該少吃。
8健康運動30分,適度日曬20分
國人普遍熱量過剩的首要問題不是吃太多,而是運動不夠,由於素食者更應攝取充足的營養,同樣需要加強運動以消耗熱量。
「飲食指南」新出爐 注意多攝取堅果類
~~~~
衛生署公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及「每日飲食指南」
http://ppt.cc/9O0Q
2011素食飲食指標
http://ppt.cc/x20J
--
楞嚴咒心:
唵○阿那隸○毗舍提○鞞囉 跋闍囉陀唎○槃陀槃陀你○
跋闍囉 謗尼泮○虎信 都嚧甕泮○娑婆訶
「大白傘蓋佛母」心咒:
「嗡、沙爾娃、打他架打,烏尼卡,施
達打巴遮,吽呸,吽媽媽,吽呢,梭哈。」
--
http://ppt.cc/9O0Q
2011素食飲食指標
http://ppt.cc/x20J
~~~~
台灣素食飲食指標 ~ 出爐囉!
http://www.twvns.org/news/83-2011-07-25-09-16-59
近年來許多醫學, 營養學, 及流行病學研究一而再, 再而三發現素食或植物性飲食型態不但可滿足人類的營養需求, 對於疾病預防及保健亦有幫助。 美國在今年推出了新版的飲食指南, My Plate "我的盤子" 來取代原有的飲食金字塔, 除了造型不同, 蔬菜水果占盤子的一半,顯示所吃的食物應該有一半屬於蔬菜或水果。而原本的肉類也以 "蛋白質類" 取代, 因為除了肉類, 豆類也是豐富的蛋白質來源。此外比起肉類, 豆類不但不含膽固醇, 其飽和脂肪酸(會引起壞膽固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
也比肉類大大降低,此外,豆類含豐富的纖維素和植物生化素,在提供營養的同時,也兼顧健康的守護!
台灣行政院衛生署今年7月公佈最新版的飲食指南及飲食指標,其中一項則是: "少葷多素少精緻,新鮮粗食少加工",強調: 飲食中以植物性食物為優先選擇對健康較有利, 且符合節能減碳環保原則"。據聯合國農糧屬2006年報告,畜牧業佔人為暖化氣體的18%。 2009年世界看守所的一份報告顯示, 加上一些間接由蓄牧業造成的暖化氣體,應該是 51%。因此吃素對節能減碳不容忽視。 為了幫助大家素出健康,台灣行政院衛生署亦首例推出國人素食指標,請參考附件。
~~~~
新飲食指南 素食成指標
衛生署食品管理局修訂了沿用近二十年的「每日飲食指南」及「國民飲食指標」,於昨(6)日公布新飲食指南,以扇形圖片取代過往五瓣梅花圖樣的指標建議,並依據去年十月研擬的「素食飲食指標草案」,首度推出新版「素食飲食指標」,讓茹素者也能均衡、健康飲食。
衛生署食品管理局表示,此次特別參照各先進國家的飲食指標建議,同時依據我國2005─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的調查結果,修正「每日飲食指南」與「國民飲食指標」。六大類營養素重點為高纖維與少油脂,比方原「五穀根莖類」改為「全穀類」,以全穀食物代替精緻白米,另由於國人維生素E普遍攝取不足,原「油脂類」多區分出堅果種子,鼓勵民眾多攝取。
新版國民飲食指標推廣12項重點,包括少油炸,少脂肪,少醃漬,避免含糖飲料,多喝開水,多運動,多曬太陽,多吃全穀、堅果等。除了著重均衡營養,還特別加入環保概念,建議飲食「少葷、多素、少精緻」,也就是多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減少加工食物,才會吃得健康,又能避免浪費。
此外,新版「素食飲食指標」內容強調全穀類須至少占三分之一,奶類以低脂牛奶為首選。至於全素者,只要適當搭配豆類、堅果種子類、深色蔬菜和菇類,且水果隨著正餐食用,一樣能補足不正當吃素所造成的維生素、營養素缺乏情形。
衛生署食品管理局指出,只要國人確實遵照這些飲食原則,且適當搭配運動,就能確保身體健康,遠離罹患疾病的風險。
~~~~
專家提醒:素食多油 小心三高,台灣著手制定「素食飲食指標」
沿用20年的衛生署每日飲食指南梅花圖案今天走入歷史,衛生署公布最新每日飲食指南,從原本梅花圖案改為扇型,同樣分為六大類食物,但新版強調國人應多吃全穀、堅果種子,只喝低脂乳品, 並建議多運動及喝水等健康概念。
參與修訂的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副教授曾明淑指出,新版扇型每日飲食指南比舊版梅花圖實用,且符合現階段國人的飲食需求。
分析新舊版每日飲食指南的差異,曾明淑表示,基本六大類食物名稱多有改變,加入最新養身的健康概念。例如,主食五穀根莖類改為「全穀根莖」類,奶類改為「低脂乳品」類,油脂類則變為「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他指出,現代人吃得過於精緻,早在30、40年前,大家幾乎都吃糙米,不僅多纖維且營養素較多。但現在許多人喜歡吃精緻白米、麵包、麵食,但全穀要比白米麵包還要有營養。建議民眾在購買麵包時,最好挑選全麥且添加五穀的麵包。平日少吃精緻白米,最好在白米中增加三分之一的糙米,增加纖維量及維他命的攝取。
至於奶類改為「低脂乳品」,曾明淑強調,長久以來國人鈣質、維他命B2攝取不足,20年前將奶類放進每日飲食指南。但國內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這次重新修訂,強烈建議兩歲以上者都應飲用低脂乳品,不要選擇味道香濃、但熱量偏高的全脂乳品。
衛生署飲食調查發現,國人普遍對於維他命E嚴重攝取不足,參與討論專家一致認為,應該在油脂類增加堅果種子類,建議國人可以多食用核桃、杏仁及花生等堅果類,一天約一湯匙的量。
曾明淑表示,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中,增加騎單車及水的圖案,這就是希望國人能夠多運動、多喝水,配合六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才能促進國人健康。
【2011/07/06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
專家提醒:素食多油 小心三高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11.07.07 09:04 am
國內素食人口多達數百萬人,衛生署首度推出「素食飲食指標」。專家提醒,素食料理易多油、調味過重,反成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危險因子。
另外,素食者常擔心維生素B12、葉酸或鐵質攝取不足。不過,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楊淑惠說,過去調查發現,國內素食者體內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與一般葷食者差異不大。
以新版國民飲食指標為基礎,「素食飲食指標」建議,透過粗食、當季新鮮食材攝取足夠維生素、礦物質,且因全穀類、豆類蛋白質組成不同,兩者一起吃可「互補」。
楊淑惠提醒,吃深色蔬菜及菇藻紫菜類,可取得足夠維生素B12。由於素食者無法從肉類攝取鐵質,應該在餐前或餐後半小時內吃水果,透過維生素C增加鐵質吸收率。
楊淑惠提醒,為了增加素食食物口感,烹調時易「下重手」,多放一些油、鹽或糖,增加罹患三高風險。她建議,以蒸、煮方式代替油炸,減少調味濃重及精緻加工食品,尤其是素食加工食品,常以大豆分離蛋白、麵筋、蒟蒻或香菇梗等,加工製成「仿肉」,恐因此吃進更多食品添加物。
台灣營養界著手制定「素食飲食指標」,初步擬訂8項條文,楊淑惠解釋如下:
1依據指南擇素食,食物種類多樣化
不要只吃單一種類的食物,來源必須多元,才能攝取到完整的營養素。
2全穀至少三分一,豆類搭配主食更佳
糙米、胚芽米、全麥麵粉等全穀類食物應至少佔主食的三分之一,如此可攝取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等營養素,且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有預防肥胖等疾病的功效,還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搭配紅豆、綠豆等各種豆類更好,前
台北醫學院長董大成喜愛在糙米飯中加入黃豆,兼顧蛋白質的攝取,他總稱黃豆糙米飯為「天下第一米飯」。
3烹調用油常變化,堅果種子不可少
素食用油必須採用植物性來源,因此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非常高,但單元不飽合脂肪酸卻常不足,因此建議經常更換油類,並且從堅果種子中補充適當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4深色蔬菜營養高,菇藻紫菜應俱全
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是維生素B12,楊淑惠曾遍尋各種發酵食物中B12的含量,結果發現,每100克臭豆腐,含有1微克B12(每人每天建議量是2.5微克),是不錯的來源,但要避免油炸烹調。菇菌、海藻類也是優良的B12來源,以一般包壽司用的紫菜為例,3片10克的紫菜,就有5.6微克的B12,也就是說,每天只要吃一片紫菜就能達到每日建議量。
5水果正餐同食用,建議每餐八分飽
另一項素食者常攝取不足的營養素是鐵質。由於動物性來源的鐵質在人體內生物利用率較高,植物性則偏低,因此素食者更須確保吃下肚的鐵能充分被吸收,這時就要仰賴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將自然界當中的三價鐵,還原成人體可
吸收利用的二價鐵。楊淑惠建議,水果富含水分和纖維,攝取後胃的排空迅速,僅約半小時,因此為確保維生素C能有效與鐵質作用,無論是餐前、餐中、餐後吃水果,和正餐的時間最好不要相差半小時以上。
6口味清淡保健康,飲食減少油鹽糖
台灣素食常免不了多油、多糖、多鹽,因此素食族應該隨時提醒自己,烹調時少用油鹽糖,以免增加身體負擔,反而肥胖、疾病接踵而來。
7粗食、原味、少精緻,加工食品少選食
儘量選擇營養完整的天然食物,少吃過度調味、添加防腐劑的加工食品。楊淑惠舉例,麵筋是麵糰經過洗筋程序溶出澱粉和水溶性物質,然後再經過油炸而成的產物,除了有嚼勁之外,幾乎沒有營養,應該少吃。
8健康運動30分,適度日曬20分
國人普遍熱量過剩的首要問題不是吃太多,而是運動不夠,由於素食者更應攝取充足的營養,同樣需要加強運動以消耗熱量。
「飲食指南」新出爐 注意多攝取堅果類
~~~~
衛生署公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及「每日飲食指南」
http://ppt.cc/9O0Q
2011素食飲食指標
http://ppt.cc/x20J
--
楞嚴咒心:
唵○阿那隸○毗舍提○鞞囉 跋闍囉陀唎○槃陀槃陀你○
跋闍囉 謗尼泮○虎信 都嚧甕泮○娑婆訶
「大白傘蓋佛母」心咒:
「嗡、沙爾娃、打他架打,烏尼卡,施
達打巴遮,吽呸,吽媽媽,吽呢,梭哈。」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大家有吃藻精蛋白嗎
By Frederic
at 2011-12-01T21:06
at 2011-12-01T21:06
寒冬殺手 心肌梗塞要命
By Bennie
at 2011-12-01T18:39
at 2011-12-01T18:39
脊椎側彎 多做矯正運動
By Kyle
at 2011-12-01T18:18
at 2011-12-01T18:18
鮮乳、豆漿哪個好 頭好壯壯「二奶」都要愛
By Andy
at 2011-12-01T16:57
at 2011-12-01T16:57
糖會加速老化,也容易導致癌症
By Hedy
at 2011-11-30T16:48
at 2011-11-30T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