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推拿領域的未來發展 - 保健
By Joe
at 2005-06-20T14:21
at 2005-06-20T14:21
Table of Contents
保健推拿是以身體保養為主的推拿法,在現代人繁忙的工作壓力之下,多數人都無法以運
動保持體力與身體健康的穩定性,過度疲勞產生的健康問題深深影響了上班族以及學生族
群的工作學習效率,許多人會因此盲目的尋找各種補給營養品,以為只要多補充營養品就
可以讓身體健康,卻不知道身體本身若有代謝不良的狀況,則吃下越多東西負擔卻是更重
,要知道飲食並非只求吃飽喝足而已,營養是否能夠順利讓身體組織吸收才是重點,所有
的營養與廢物代謝都需要靠血管輸送,所以循環系統是身體最重要的功能,而身體保養程
序必須先評估自己的狀況,找到循環功能障礙並且有效排除才是當務之急。
或許大家會對推拿的功效感到疑惑以及質疑,會被質疑其實是因為推拿師並沒有被重視,
在沒有合法執照的情況之下,坊間總是出現許多招牌名稱為國術館或推拿的店面,其技術
層次往往差異頗大,傳統形式的民俗療法幾乎都以臨床經驗傳承的方式傳授弟子,而弟子
學習成效則依靠自己的領悟能力決定技術高低,這樣的方式缺點就是每位弟子所學皆無實
際的理論做基礎,若是患者詢問病因時就會出現各自不同的解釋,其出現的論點有時也會
出現些許穿鑿附會的說法,所以要推展民俗療法必須先排除以上缺點才是正確的。
由於醫療技術的發展迅速,以往大家對於人體結構若有存疑之處,目前都可在現今的解剖
相關書籍上一覽無遺,這對於推拿技術無疑是一大的幫助,臨床的技術可借助書籍上的理
論去分析病理,進而找出更進一步的治療手法,而且可以排除以往許多穿鑿附會之詞,對
於患者的病因解釋也更有實際的幫助。就好像以往有推拿師或按摩師都常說「進行治療時
患者的病氣會被施術者所吸收」,這樣的理論其實是可以解釋的,畢竟推拿師也只是一種
職業,在幫患者進行各種治療之時手部的活動量非常大,肌肉只要過度的活動就會產生僵
硬疲勞的感覺,只要肌肉僵硬最直接的就是影響血液循環,大家應該都知道血液循環的作
用就是運送養分與代謝廢物,如果營養物質與廢物的代謝管道受阻就會慢慢出現組織的病
變,若推拿師本身沒有職業傷害的概念時,就會以為產生的酸痛是吸收到患者的病氣,這
樣的觀念讓許多民眾深信不疑,其實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只需要幾個簡單的放鬆動作就會完
全解決,因為我在研究的過程中都曾經出現手部的肌肉酸痛,為此我翻閱相關書籍試圖尋
求解答,了解到肌肉的結構與特性以及血液循環的相關理論才讓我茅塞頓開,答案就僅僅
是簡單的「肌肉型職業病」而已。
「肌肉型職業病」的治療辦法不難,首先要先知道工作時會經常使用到的肌肉有哪些,然
後評估肌肉的「活動量」與工作負擔的「重量」是否會超出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因為強
度不足的肌肉無法承受過量或過重的工作,在肌肉產生疲勞的時候便會使肌肉僵硬彈性變
差,將這些肌肉用漸進式的手法按壓放鬆,可先以輕拍或輕撫或滾法刺激表層肌肉,然後
再使用定點壓迫的方式逐步點壓放鬆肌肉,點壓深淺拿捏以不會劇痛為主,只要稍感酸痛
即可,此法可完全預防肌肉酸痛的產生,並且會使肌肉強度漸漸增強,這就是了解肌肉特
性之後才發展出的治療原則。
國內的推拿師經常都被冠上密醫、庸醫等羞辱的名詞,這是因為在國家制度上都不被承認
的後果,其實這種說法是因為許多推拿師不夠認真才造成負面的印象,不懂原理而隨意治
療就等於庸醫,就算是有執照的醫師也可能是庸醫,所以推拿師除了要努力研究發展技術
之外,更需要有共識推展證照制度,以提升推拿師的整體素質。
近年來國內越來越風行養身觀念,一般民眾的養身方法通常只有食補而已,以為只要食補
就可以養身,其實一般人都不需要特別強調食補來養身,因為平時的飲食只要不偏食都足
以應付身體所需,而且食補最主要的重點並不是吃就可以補,真正的關鍵是在於血液循環
系統是否有障礙,因為食物經分解後產生的營養物質必須透過血管輸送到全身細胞組織,
然後把代謝過後的廢物經血管運送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由此可看出循環系統的重要性。
保健推拿養身法是未來推拿師值得努力發展的方向,因為以台灣目前的環境看來,不管是
上班族、學生或是家庭主婦普遍都會有壓力大的問題,睡眠出現的失眠、嗜睡、昏睡等現
象在國內是屢見不鮮,新聞報導指出光是在國內保守估計至少有兩百萬人有睡眠問題就醫
紀錄,這樣的現象因憂鬱症導致自殺者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不過這些症狀總是在西醫的解
釋下只能用西藥治療,多數人都漠視了這些症狀之所以會出現背後的原因。在症狀出現的
初期幾乎都是有潛在的壓力問題,也就是經常感覺到疲勞,這是身體組織的缺氧現象,人
體在過度的壓力產生之時肌肉會有僵硬遲鈍感,肌肉有幫助血液循環回流的功能,若是肌
肉彈性越差相對的也會讓血液循環功能受阻,營養供應不全與廢物無法代謝就會直接使身
體健康亮起紅燈,所以如何使肌肉彈性恢復、血液循環功能正常運作就是保健推拿技術可
以發展的方向。
--
動保持體力與身體健康的穩定性,過度疲勞產生的健康問題深深影響了上班族以及學生族
群的工作學習效率,許多人會因此盲目的尋找各種補給營養品,以為只要多補充營養品就
可以讓身體健康,卻不知道身體本身若有代謝不良的狀況,則吃下越多東西負擔卻是更重
,要知道飲食並非只求吃飽喝足而已,營養是否能夠順利讓身體組織吸收才是重點,所有
的營養與廢物代謝都需要靠血管輸送,所以循環系統是身體最重要的功能,而身體保養程
序必須先評估自己的狀況,找到循環功能障礙並且有效排除才是當務之急。
或許大家會對推拿的功效感到疑惑以及質疑,會被質疑其實是因為推拿師並沒有被重視,
在沒有合法執照的情況之下,坊間總是出現許多招牌名稱為國術館或推拿的店面,其技術
層次往往差異頗大,傳統形式的民俗療法幾乎都以臨床經驗傳承的方式傳授弟子,而弟子
學習成效則依靠自己的領悟能力決定技術高低,這樣的方式缺點就是每位弟子所學皆無實
際的理論做基礎,若是患者詢問病因時就會出現各自不同的解釋,其出現的論點有時也會
出現些許穿鑿附會的說法,所以要推展民俗療法必須先排除以上缺點才是正確的。
由於醫療技術的發展迅速,以往大家對於人體結構若有存疑之處,目前都可在現今的解剖
相關書籍上一覽無遺,這對於推拿技術無疑是一大的幫助,臨床的技術可借助書籍上的理
論去分析病理,進而找出更進一步的治療手法,而且可以排除以往許多穿鑿附會之詞,對
於患者的病因解釋也更有實際的幫助。就好像以往有推拿師或按摩師都常說「進行治療時
患者的病氣會被施術者所吸收」,這樣的理論其實是可以解釋的,畢竟推拿師也只是一種
職業,在幫患者進行各種治療之時手部的活動量非常大,肌肉只要過度的活動就會產生僵
硬疲勞的感覺,只要肌肉僵硬最直接的就是影響血液循環,大家應該都知道血液循環的作
用就是運送養分與代謝廢物,如果營養物質與廢物的代謝管道受阻就會慢慢出現組織的病
變,若推拿師本身沒有職業傷害的概念時,就會以為產生的酸痛是吸收到患者的病氣,這
樣的觀念讓許多民眾深信不疑,其實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只需要幾個簡單的放鬆動作就會完
全解決,因為我在研究的過程中都曾經出現手部的肌肉酸痛,為此我翻閱相關書籍試圖尋
求解答,了解到肌肉的結構與特性以及血液循環的相關理論才讓我茅塞頓開,答案就僅僅
是簡單的「肌肉型職業病」而已。
「肌肉型職業病」的治療辦法不難,首先要先知道工作時會經常使用到的肌肉有哪些,然
後評估肌肉的「活動量」與工作負擔的「重量」是否會超出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因為強
度不足的肌肉無法承受過量或過重的工作,在肌肉產生疲勞的時候便會使肌肉僵硬彈性變
差,將這些肌肉用漸進式的手法按壓放鬆,可先以輕拍或輕撫或滾法刺激表層肌肉,然後
再使用定點壓迫的方式逐步點壓放鬆肌肉,點壓深淺拿捏以不會劇痛為主,只要稍感酸痛
即可,此法可完全預防肌肉酸痛的產生,並且會使肌肉強度漸漸增強,這就是了解肌肉特
性之後才發展出的治療原則。
國內的推拿師經常都被冠上密醫、庸醫等羞辱的名詞,這是因為在國家制度上都不被承認
的後果,其實這種說法是因為許多推拿師不夠認真才造成負面的印象,不懂原理而隨意治
療就等於庸醫,就算是有執照的醫師也可能是庸醫,所以推拿師除了要努力研究發展技術
之外,更需要有共識推展證照制度,以提升推拿師的整體素質。
近年來國內越來越風行養身觀念,一般民眾的養身方法通常只有食補而已,以為只要食補
就可以養身,其實一般人都不需要特別強調食補來養身,因為平時的飲食只要不偏食都足
以應付身體所需,而且食補最主要的重點並不是吃就可以補,真正的關鍵是在於血液循環
系統是否有障礙,因為食物經分解後產生的營養物質必須透過血管輸送到全身細胞組織,
然後把代謝過後的廢物經血管運送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由此可看出循環系統的重要性。
保健推拿養身法是未來推拿師值得努力發展的方向,因為以台灣目前的環境看來,不管是
上班族、學生或是家庭主婦普遍都會有壓力大的問題,睡眠出現的失眠、嗜睡、昏睡等現
象在國內是屢見不鮮,新聞報導指出光是在國內保守估計至少有兩百萬人有睡眠問題就醫
紀錄,這樣的現象因憂鬱症導致自殺者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不過這些症狀總是在西醫的解
釋下只能用西藥治療,多數人都漠視了這些症狀之所以會出現背後的原因。在症狀出現的
初期幾乎都是有潛在的壓力問題,也就是經常感覺到疲勞,這是身體組織的缺氧現象,人
體在過度的壓力產生之時肌肉會有僵硬遲鈍感,肌肉有幫助血液循環回流的功能,若是肌
肉彈性越差相對的也會讓血液循環功能受阻,營養供應不全與廢物無法代謝就會直接使身
體健康亮起紅燈,所以如何使肌肉彈性恢復、血液循環功能正常運作就是保健推拿技術可
以發展的方向。
--
All Comments
By Vanessa
at 2005-06-23T14:22
at 2005-06-23T14:22
By Noah
at 2005-06-25T07:22
at 2005-06-25T07:22
Related Posts
與健康有約
By Una
at 2005-06-16T22:17
at 2005-06-16T22:17
高血壓
By Mary
at 2005-06-14T15:12
at 2005-06-14T15:12
高血壓
By Tristan Cohan
at 2005-06-14T13:57
at 2005-06-14T13:57
為「便」所苦妙方
By Yedda
at 2005-06-11T17:35
at 2005-06-11T17:35
老化的外表
By Oscar
at 2005-06-08T09:19
at 2005-06-08T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