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生 平均看個病人三分鐘 - 保健
By Wallis
at 2007-05-01T19:36
at 2007-05-01T19:36
Table of Contents
台灣醫生 平均看個病人三分鐘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430/4/dn33.html
國際管理大師邁可波特(Michael Porter)昨天批評,台灣的醫生診療一個病人的
平均看診時間只有三分鐘,令人感到驚訝。但台灣健保減少對醫生的給付費用,
最後逼醫生只好多看病人以增加收入,可說是這個行業的「癌症」。
他也強調,台灣平均每人花在醫療方面的支出過低,比起瑞典、美國等先進國家
顯得不足,這不利於台灣進行醫療的整合服務、或採取更有效益的預防醫學作法
。
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波特曾經擔任台積電的監察人,昨日受邀在台積電的二十週年
慶上,以「重新定義醫療保健:對台灣的涵義」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他首先讚揚台灣健保普及率達九十九%,在全世界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時也
提醒,未來醫療勢必走向整合,需要更多資源投入。波特表示,全球都很注重醫
療成本改善問題,但他認為,「控制成本最好的方式是創造品質,而不是減少花
費。」
波特以競爭力理論聞名,最近非常關注醫療體系的競爭力問題,他認為目前醫療
體系的效率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例如,在美國有一三九家醫院可以進行心臟移植
手術,其中技術較好的醫院,病人在手術後一年的存活率接近百分之百,但有的
醫院比例則低到幾乎是零。他覺得應該只保留二十家醫院做心臟移植手術即可,
醫院不應該都做相同的事。
針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普遍性醫療體系問題,波特表示,大家都是按照專科別
的分工方式,一個牽涉多部門檢驗的病人,在各醫生、各部門間被轉來轉去,醫
療方式非常的「支離破碎」,這不合理,應該要以病人為中心做整合,就像過去
企業的組織一樣,曾經是以功能別區分,但現在都依照客戶的需求轉變成單一窗
口的服務。
未來五年、十年,波特認為醫療保健界必須進行很大的改變,必須提供病患整合
的醫療服務,而不是讓病患不停逛醫院。醫院對單一技術必須能提供大量且穩定
服務,達到規模經濟,而且,服務的提供必須能夠跨領域,例如某個城市的某個
醫院對特定病症可以提供專業醫療服務,這個醫院也可以在別的城市設立分支機
構,提供同樣專業的服務。
--
當你無法與你的思想和平相處時,你才會說話。
當你無法再安住於內在的孤寂中時,你便靠嘴唇維生,聲音是一種娛樂消遣。
在你大半的談話中,思想已被扼殺了一半。
因為思想是穹蒼之鳥,在語言的籠中雖能展開雙翼,但卻不能飛翔。
有些人內在蘊含真理,卻閉言不語。在其胸懷中,靈魂安息於富涵韻律的靜默裡。
The Prophet by Kahill Gibran
--
Tags:
保健
All Comments
By Ina
at 2007-05-05T17:31
at 2007-05-05T17:31
By Edward Lewis
at 2007-05-09T13:48
at 2007-05-09T13:48
By Ida
at 2007-05-09T18:59
at 2007-05-09T18:59
Related Posts
基礎觀念
By Puput
at 2007-04-30T15:52
at 2007-04-30T15:52
蔬果福音 書市證道 追求健康,也要挑對好書
By Enid
at 2007-04-29T21:58
at 2007-04-29T21:58
我對OPC-3這商品的看法
By Sarah
at 2007-04-28T17:19
at 2007-04-28T17:19
我對OPC-3這商品的看法
By Tristan Cohan
at 2007-04-28T14:25
at 2007-04-28T14:25
有哪位大大拿四逆湯當保健品的嗎???
By David
at 2007-04-23T07:26
at 2007-04-23T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