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會影響全身,要小心! - 壓力
By Michael
at 2020-05-11T09:53
at 2020-05-11T09:53
Table of Contents
自律神經失調會影響全身,要小心!
https://www.fruitenzy.com/autonomicnervoussystemdisorders/
2020-05-06 作者 果珍有酵原創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只是當下不知道這是起因於自律神經
失調,因為「壓力」來得快去得快,症狀也很快退去,例如,某件事讓人緊張、睡不
好、頻尿等,在事件過後也很快就回復正常。但假如壓力一直沒有退去,那麼就可能
因為某些特定的症狀去看特定的科別。
自律神經因為壓力而失調
壓力與個性,是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撇開生理上的失常,根據統計,個性急躁
、愛操心、容易緊張、反應激烈、抗壓性較弱、愛鑽牛角尖、完美主義者等,較容易
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簡單來說,自律神經就像是條橡皮筋,適當使用,能維持長久良好的彈性與功能。但
如果一直將這條橡皮筋拉在緊繃狀態,長期下來,橡皮筋自然失去彈性,也失去原有
功能。
現代人生活忙碌,除了工作,還有來自家庭、經濟與人際關係等壓力。適當的壓力是
動力,但是當壓力超乎自己所能承受的程度而讓自己一直處在緊繃狀態,便很容易引
發自律神經的失調,因為,橡皮筋失去彈性、鬆了,交感神經就一直處於高位,翹翹
板兩端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律神經失去了應該一上一下的平衡。
自律神經失調會影響全身
自律神經「管很大」,全身器官都受到它支配,影響的部位非常多,當自律神經失調
,從頭到腳都可能出現不適症狀。然而每個人的症狀可能完全不同,因為每個人對環
境的敏感度不同、身體反應度也不盡相同,例如,當自律神經失調時,
A 先生可能出現肌肉痠痛、頭暈、耳鳴;
B 先生可能出現喉嚨異物感、皮膚發癢、心悸、胸悶、呼吸不順;
C 小姐可能出現腸胃功能不佳、多汗、頻尿、…,
D 小姐可能是全身倦怠、失眠、焦慮。
(詳見表格,資料來自臨床統計)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可以這樣做
快節奏的文明社會,不想要有任何壓力,真的很不容易。不過,只要能透過適當管道
舒緩壓力,就可以緩解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舒緩壓力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慢、慢
、慢」,還有讓「心情愉悅」。
深呼吸、靜坐、冥想
現代人自律神經失調多半是交感神經「太亢奮、太活躍」,「慢」這個舉動以讓副交
感神經稍稍增強,讓過於傾向交感神經的翹翹板恢復平衡。想要讓身體慢下來,可以
利用『腹式呼吸』。
在『自律神經』管很大,但就是不讓你管!這篇文章裡,體內的臟器全由自律神經控
制,『呼吸』是少數我們能夠自我控制的自律神經,記住,只有部分。讀者可以憋氣
試試,但憋不了太久,因為太久沒呼吸、缺氧會掛掉,自律神經不會讓你這麼做,它
會拿回主控權。慢慢、深深地吸氣直到腹部鼓起、再慢慢吐氣,「慢」會讓副交感神
經佔優勢,人得以放鬆。藉深呼吸來調節自律神經,簡單又容易。另外,靜坐或冥想
也能達到緩和情緒的效果。
均衡的食物
大腦的神經細胞,需靠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傳達訊息,包括乙醯膽鹼
、GABA、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褪黑激素、腦內啡等等,其中和
情緒、壓力相關的有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
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大都屬蛋白質、胜肽類,是由各種胺基酸合成而來。富含胺基酸的
食物可以從肉品、禽肉、海產、深海魚、蛋、乳製品、豆類中獲得。這些食物可以增
加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維持神經的作用穩定,建議適量攝取。
另外,維生素 B 群、鈣、鎂、鋅也是維持情緒穩定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可從五穀類
、燕麥、綠色蔬菜、海藻、堅果中獲得。
適當的運動
運動可以消耗讓人緊繃的腎上腺素,增加腦內啡和血清素,讓人放鬆、愉悅。運動不
是要你汗如雨下、氣喘如牛,運動量過大,反會造成呼吸淺而快,提高交感神經的作
用。那麼,什麼是好的運動?例如,健走,可以邊走邊深呼吸,讓副交感神經活絡,
不但效果好也安全,況且運動流汗,能夠恢復自律神經調節體溫的能力;多外出曬曬
太陽製造維生素 D,不僅調節血清素濃度,也有助睡眠。
不要替自律神經製造「敵人」
夜間是副交感神經能夠好好發揮的時刻,硬是熬夜不睡,等於刺激交感神經繼續運作
,副交感神經無從發揮,光是不睡覺這一項就足以讓自律神經失調。熬夜、睡眠不足
是自律神經的大敵。
自律神經失調需要治療嗎?
「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疾病,它只是一個統稱、一個概念,而且沒有明顯、特定的症
狀。意思是出現的症狀都很普通,而且和許多一般的疾病相似,例如,有人去看了神
經內科、腸胃科,甚至到泌尿科、皮膚科就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即使去看病,
找不出原因也無法對症下藥。因此,當讀者反覆就診、檢查卻無法找到明確的病因時
,就要高度懷疑可能為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
雖然說自律神經失調不一定要仰賴藥物治療,但如果沒有遇到對的醫師,往往不容易
在第一時間被診斷出來。
當身體不適,也嘗試了各種努力之後,症狀仍無法獲得適當的緩解,那麼就該尋求專
科醫師的協助。
參考資料:
1.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https://medlineplus.gov/autonomicnervoussystemdisorders.html
2. Dysautonomia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articles/6004-dysautonomia
3. A Complete Guide to Manage Dysautonomia: Symptom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4. What’s to know about dysautonomia?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76785
5. Clinical Evidence of Dysautonomia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00/
6. Why Dysautonomia Is Often Misdiagnosed
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dysautonomia-1745423
相關閱讀:
1. 『自律神經』管很大,但就是不讓你管!
https://www.fruitenzy.com/autonomicnervoussystem/
--
All Comments
By Carol
at 2020-05-14T10:04
at 2020-05-14T10:04
By Gilbert
at 2020-05-15T15:02
at 2020-05-15T15:02
Related Posts
醫師傳授預防腎臟病9招
By Candice
at 2020-05-07T00:15
at 2020-05-07T00:15
醫:每天走X千步 降低50%死亡率
By Doris
at 2020-05-04T00:21
at 2020-05-04T00:21
新陳代謝不是只有熱量與減肥—看得見
By Hamiltion
at 2020-05-02T21:32
at 2020-05-02T21:32
免費索取10分鐘身體覺察練習音檔
By Yedda
at 2020-05-01T08:43
at 2020-05-01T08:43
退化性關節炎悄悄找上門 醫:延誤就醫恐
By Mia
at 2020-04-30T00:10
at 2020-04-30T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