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大長今之後... - 養生
By Bethany
at 2005-12-29T12:09
at 2005-12-29T12:09
Table of Contents
兩位都寫得不錯~~捨不得刪~~
來談一下陰陽平衡~~
真人 = 陰陽平衡~~
因為人是半陰半陽~~三途苦道的眾生是陰~~天人是陽~~
半陰半陽約等於儒家的中庸之道~~也等同於禪宗的動禪~~
外動內禪~~外陽內陰~~
專心是陰~~放輕鬆是陽~~
想當一位陰陽平衡的真人~~從改變自己的個性開始~~
個性內斂不愛說話~~屬於比較陰~~建議多出門曬曬太陽~~慢跑~~
多聽搖滾樂~~盡量讓自己動~~練習放輕鬆
個性陽剛外放老是說錯話~~建議多唸書~~聽古典樂~~
多禪坐~~多看電視~~練習安靜~~練習專心~~
總之屬於較陰~~就多做陽事~~
屬於較陽~~就多做陰事~~
我們不能求樣樣第一~~可以努力在各方面保持前十名
我們不能追求完美~~我們可以盡力保持平衡~~
如果我們這麼做~~我們會越來越喜歡自己的性格~~
乃至於自己的命運~~自己的人生~~
※ 引述《Irence (雲淡風清)》之銘言:
: : =========================================================
: : 我們可以想想
: : 如果中醫是不科學的
: : 那麼那些人體穴道又是怎麼來的呢?
: : 難道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一切都是巧合
: : 還是只是某些聰明的人想出來的
: : 這個問題很玄妙 書上說 靠"內證"可以知道這些東西
: : 關於這個內證的工作 小弟至今尚未參透 有望前輩指教
: : ==========================================================
: : 個人提出一些比較粗糙的想法:
: : 黃帝時代有所謂的神農氏 神農嚐百草
: : 我在想 那個時候可能是利用部落之間戰敗的俘虜
: : 用來做人體試驗 試百草 試穴道...
: : 從而慢慢建立中醫的理論基礎
: : 當然 這只是我瞎猜的
: :========================================================
: 關於中醫理論的發展,以及「內證」方面的問題
: 我也提供一點個人小小的臆測:
: 古代的人,生活十分的簡單淳樸,大抵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 太陽照到床頭,就床下田工作,天色暗了,就收拾犁鋤,回家歇息
: 那時候可能還沒發明電燈,當然就更不可能有電視這種東西,
: 於是古代人的一天,就只是專心工作、專心生活,
: 很難有雜務擾心,所以心智很能集中,對於周身事物也就能觀察入微。
: 更若當時地大人稀,晚上又漆黑一片(只能點蠟燭、油燈),
: 人情應酬的機會也就相對少,
: 所以要當古人,尤其是山間的隱者,至少都要培養出耐得住寂寞的功夫。
: 或許這跟古人的內證功夫有很大的關係,
: 用佛家的術語來講,這種心一境性的修為,就稱為「定力」(又云「三昧」)
: 當人靜到了極點,心眼就會變得極為銳利,
: 是以在靜坐中能清楚觀照每個微細心念的起落、沉浮。
: 筆者在靜坐時曾有這種經驗,或許很多人都有:
: 就是當自己的心念靜到了極點,我們的心就能掌握身體每個細節,
: 可以隱隱約約感覺到氣在自己的體內流動的情形,
: 也可以察覺到下丹田微微振動,生發一股暖氣(或許是中醫所說之「命門之火」)
: 當然相較於古人,這只是很粗淺的功夫,不足為外人道矣。
: 或許神農氏嚐百草時,就是利用這種內證功夫,
: 所以辨別了各種草藥的性質。
: 現代人雖然已經沒有那麼敏銳,但也還未完全喪失這種能力,
: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喝完薑母茶後,絕大多數的人都可以感到肚中有一股暖意,
: 怎麼猜都會猜「乾薑」這味要性質偏於溫熱,而不會去猜它是寒涼藥。
: 又如有水果中的白虎湯之稱的「西瓜」,在大熱天下特別吸引人,
: 吃下去隻後令人感到暑氣全消,是以我們也不會去猜西瓜是溫熱性質的食物。
: 這就是很微淺的內證法,現代人不是沒有,
: 只是缺乏定力的鍛鍊,所以這種能力變得很微弱。
: 於是神農氏就這樣一味一味嚐,一草一木都用心眼體會,
: 終於編寫出《神農本草經》(不過該書作者事實上已不可考,未必是神農氏本人)。
: 其中《神農本草經》對於一些藥物的記載,與後人編纂之《本草備要》有部分出入,
: 例如枸杞,在《本經》中「味苦性寒」,在本草備要卻列其性質為「甘平」,
: 是枸杞的品種不同乎?或是古人與後人內證功力有所差異?
: 或是一個是內證,一個是臨床經驗的歸納?這點大家可以深入思考。
: 至於穴道,也就是氣的聚會處,經絡則為血脈流通的管道,
: 古人連這個都能透過內證覺察出來,更是令人佩服至極!
: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云:
: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
: 守神。肌肉 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
: 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
: 於真人。
: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
: 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
: 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
: 以百數。
: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
: 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
: 由此可見,古人「內證」還有分等級呢XD
: 大家何不好好鍛鍊自己的心念,使自己心靈層次「升級」呢?
--
I don't wanna be Michael Jordan; I don't wanna be Magic;
I don't wanna be Bird or Isiah; I don't wanna be any of those guys.
Ya'know, when my career is ova, I wanna look into the mirror
and say "I did it my way!"
--
來談一下陰陽平衡~~
真人 = 陰陽平衡~~
因為人是半陰半陽~~三途苦道的眾生是陰~~天人是陽~~
半陰半陽約等於儒家的中庸之道~~也等同於禪宗的動禪~~
外動內禪~~外陽內陰~~
專心是陰~~放輕鬆是陽~~
想當一位陰陽平衡的真人~~從改變自己的個性開始~~
個性內斂不愛說話~~屬於比較陰~~建議多出門曬曬太陽~~慢跑~~
多聽搖滾樂~~盡量讓自己動~~練習放輕鬆
個性陽剛外放老是說錯話~~建議多唸書~~聽古典樂~~
多禪坐~~多看電視~~練習安靜~~練習專心~~
總之屬於較陰~~就多做陽事~~
屬於較陽~~就多做陰事~~
我們不能求樣樣第一~~可以努力在各方面保持前十名
我們不能追求完美~~我們可以盡力保持平衡~~
如果我們這麼做~~我們會越來越喜歡自己的性格~~
乃至於自己的命運~~自己的人生~~
※ 引述《Irence (雲淡風清)》之銘言:
: : =========================================================
: : 我們可以想想
: : 如果中醫是不科學的
: : 那麼那些人體穴道又是怎麼來的呢?
: : 難道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一切都是巧合
: : 還是只是某些聰明的人想出來的
: : 這個問題很玄妙 書上說 靠"內證"可以知道這些東西
: : 關於這個內證的工作 小弟至今尚未參透 有望前輩指教
: : ==========================================================
: : 個人提出一些比較粗糙的想法:
: : 黃帝時代有所謂的神農氏 神農嚐百草
: : 我在想 那個時候可能是利用部落之間戰敗的俘虜
: : 用來做人體試驗 試百草 試穴道...
: : 從而慢慢建立中醫的理論基礎
: : 當然 這只是我瞎猜的
: :========================================================
: 關於中醫理論的發展,以及「內證」方面的問題
: 我也提供一點個人小小的臆測:
: 古代的人,生活十分的簡單淳樸,大抵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 太陽照到床頭,就床下田工作,天色暗了,就收拾犁鋤,回家歇息
: 那時候可能還沒發明電燈,當然就更不可能有電視這種東西,
: 於是古代人的一天,就只是專心工作、專心生活,
: 很難有雜務擾心,所以心智很能集中,對於周身事物也就能觀察入微。
: 更若當時地大人稀,晚上又漆黑一片(只能點蠟燭、油燈),
: 人情應酬的機會也就相對少,
: 所以要當古人,尤其是山間的隱者,至少都要培養出耐得住寂寞的功夫。
: 或許這跟古人的內證功夫有很大的關係,
: 用佛家的術語來講,這種心一境性的修為,就稱為「定力」(又云「三昧」)
: 當人靜到了極點,心眼就會變得極為銳利,
: 是以在靜坐中能清楚觀照每個微細心念的起落、沉浮。
: 筆者在靜坐時曾有這種經驗,或許很多人都有:
: 就是當自己的心念靜到了極點,我們的心就能掌握身體每個細節,
: 可以隱隱約約感覺到氣在自己的體內流動的情形,
: 也可以察覺到下丹田微微振動,生發一股暖氣(或許是中醫所說之「命門之火」)
: 當然相較於古人,這只是很粗淺的功夫,不足為外人道矣。
: 或許神農氏嚐百草時,就是利用這種內證功夫,
: 所以辨別了各種草藥的性質。
: 現代人雖然已經沒有那麼敏銳,但也還未完全喪失這種能力,
: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喝完薑母茶後,絕大多數的人都可以感到肚中有一股暖意,
: 怎麼猜都會猜「乾薑」這味要性質偏於溫熱,而不會去猜它是寒涼藥。
: 又如有水果中的白虎湯之稱的「西瓜」,在大熱天下特別吸引人,
: 吃下去隻後令人感到暑氣全消,是以我們也不會去猜西瓜是溫熱性質的食物。
: 這就是很微淺的內證法,現代人不是沒有,
: 只是缺乏定力的鍛鍊,所以這種能力變得很微弱。
: 於是神農氏就這樣一味一味嚐,一草一木都用心眼體會,
: 終於編寫出《神農本草經》(不過該書作者事實上已不可考,未必是神農氏本人)。
: 其中《神農本草經》對於一些藥物的記載,與後人編纂之《本草備要》有部分出入,
: 例如枸杞,在《本經》中「味苦性寒」,在本草備要卻列其性質為「甘平」,
: 是枸杞的品種不同乎?或是古人與後人內證功力有所差異?
: 或是一個是內證,一個是臨床經驗的歸納?這點大家可以深入思考。
: 至於穴道,也就是氣的聚會處,經絡則為血脈流通的管道,
: 古人連這個都能透過內證覺察出來,更是令人佩服至極!
: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云:
: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
: 守神。肌肉 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
: 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
: 於真人。
: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
: 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
: 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
: 以百數。
: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
: 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
: 由此可見,古人「內證」還有分等級呢XD
: 大家何不好好鍛鍊自己的心念,使自己心靈層次「升級」呢?
--
I don't wanna be Michael Jordan; I don't wanna be Magic;
I don't wanna be Bird or Isiah; I don't wanna be any of those guys.
Ya'know, when my career is ova, I wanna look into the mirror
and say "I did it my way!"
--
Tags:
養生
All Comments
By Thomas
at 2006-01-01T04:25
at 2006-01-01T04:25
By Lauren
at 2006-01-04T04:18
at 2006-01-04T04:18
Related Posts
看過大長今之後...
By Caroline
at 2005-12-28T21:11
at 2005-12-28T21:11
人體使用手冊
By Olive
at 2005-12-28T21:06
at 2005-12-28T21:06
如何養成天天排便的習慣呢?
By Joe
at 2005-12-27T21:50
at 2005-12-27T21:50
有人試過三九貼嗎€!?
By Ophelia
at 2005-12-25T12:49
at 2005-12-25T12:49
"生活魔法家"介紹預防感冒的的一些小秘訣
By Hedy
at 2005-12-18T01:50
at 2005-12-18T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