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醫改啟動試點 治病“一口價”將取代 - 壓力
By Mason
at 2017-06-22T00:26
at 2017-06-22T00:26
Table of Contents
http://myhealth911.com/20170621_1177096.html
據國家衛計委官網6月21日訊息,國家衛計委本月正式在廣東省深圳市、福建省三明市、
新疆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啟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收付費改革試點。另外福建省確定
了3家省級醫療機構參加試點。屆時在試點醫院,住院病人將實行“一口價”打包收費,
醫療費用將不再是無底洞。
深圳、三明、克拉瑪依三城率先試水
國家衛計委將推進DRG收付費改革作為“十三五”期間醫改的重頭戲。本次試點推行的是
我國自主設計的C-DRG,即《全國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收付費規範》,具體可歸納為“131
1”體系,即1個規範體系、3個基礎工具、1個成本平臺、1套收付費政策原則。C-DRG有3
組關鍵詞:疾病的嚴重程度、治療方法的複雜程度、資源消耗程度。結合這3組關鍵詞,
醫院可對病人進行分類。
比如一個65歲的病人進了醫院,醫生診斷他得了闌尾炎,闌尾屬於消化系統,因此先把這
個病歸到消化系統類疾病中,病人做了手術,他的診斷方式是手術,又把他分到基本組裡
,是屬於闌尾的疾病手術,之後考慮到病人有腹膜穿孔情況,再把他分到細分組裡面。這
樣就根據不同的病種,不同的嚴重程度,病人不同的身體狀況,不同的治療方案,形成了
不同的分組。
每一個分組都將形成一個標準的醫療費用價格,實行“一口價”的打包收費。病人只需根
據自己的分組,按照標準價格向醫院一次付清該病種的治療費用,醫院則必須在這個標準
費用之內負責解決疾病的治療問題。這將完全不同於目前我國醫院按服務專案收取醫療費
用的模式。
作為首批試點城市之一,目前深圳已將8家公立醫院確定為DRG收付費改革的試點醫療機構
。深圳正在制定DRG收付費改革試點的相關方案和測算納入DRG收支付的疾病種類,爭取在
年內啟動試點工作,屆時在試點醫院,住院病人將實行“一口價”打包收費。
為什麼要搞DRG?抑制醫療費用瘋漲減壓醫保基金
推行DRG收付費改革,緣於我國醫療費用過快增長,醫保執行基金壓力增大的背景。健康
風險預警治理協同創新中心2015年釋出的研究報告顯示,1991年至2013年,我國人均醫療
費用增長率為17.49%,如果現有的政策環境不變,預計到2020年,我國醫療費用將依然保
持12.08%至18.16%的年均增長率,明顯高於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該項報告分析,我國醫療
機構現行的按照服務專案收費的模式,刺激了醫生多開藥、多用耗材、多做檢查,造成過
度治療,是導致醫療費用失控式增長的根源。
“當前的收付費方式未能有效控制醫療機構的趨利行為,醫療服務費用不合理增長,群眾
醫療費用自付比重較高問題並沒有根本緩解。”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說,開展DRG收
付費改革是促進公立醫院執行機制改革、破除以藥養醫的有效手段,有利於控制醫療費用
不合理上漲。
什麼是DRG?治病“一口價”不再“無底洞”
DRG收付費模式上世紀70年代發源於美國,是一種將住院病人分類和分組的方法。該方法
基於病人的病歷,參照相關醫療要素(出院主要診斷、合併症或併發症、手術處置等),按
照ICD-10的診斷碼和操作碼,使用聚類方法將臨床特徵和醫療資源消耗情況相似的出院者
分為同一組,並編制各診斷相關組的編碼、確定各組的醫療費用標準。
病人只需根據自己的分組,按照標準價格向醫院一次付清該病種的治療費用,醫院則要在
這個標準費用之內負責解決疾病的治療問題。
這將產生一個經濟槓桿的作用,醫院為了在標準的醫療價格內能有收益,就必須控制醫療
成本,扭轉過去過度醫療、醫療費用猛漲的局面。
會有怎樣的效果?
醫生收入提高患者免遭“小病大治”
DRG付費還是一個績效評價的工具,促進醫院加強成本核算和控制,並規範醫院的醫療服
務。未來醫院增收將不再依賴開藥多做檢查多用耗材,而是需要成本管理與提高效率,還
需要引導醫生提升技術和服務水平。
對醫保而言,實行DRG為主的醫療支付方式,可以做到費用增長可預期、可控制。
對醫生來說,DRG及配套年薪制的推行,將擠壓藥品和耗材上的虛高費用,提高醫生的服
務技術和勞務收入。
對患者來說,實行了“打包收費”,醫院將失去多開藥、多使用耗材的動力,在保證醫療
質量的前提下,患者可以避免被“過度醫療”和天價醫療費用。
備註:
國家衛計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用試點經驗帶動多點突破推動整體改革,爭取到2020年
,各地逐步將按疾病相關組收付費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
--
據國家衛計委官網6月21日訊息,國家衛計委本月正式在廣東省深圳市、福建省三明市、
新疆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啟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收付費改革試點。另外福建省確定
了3家省級醫療機構參加試點。屆時在試點醫院,住院病人將實行“一口價”打包收費,
醫療費用將不再是無底洞。
深圳、三明、克拉瑪依三城率先試水
國家衛計委將推進DRG收付費改革作為“十三五”期間醫改的重頭戲。本次試點推行的是
我國自主設計的C-DRG,即《全國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收付費規範》,具體可歸納為“131
1”體系,即1個規範體系、3個基礎工具、1個成本平臺、1套收付費政策原則。C-DRG有3
組關鍵詞:疾病的嚴重程度、治療方法的複雜程度、資源消耗程度。結合這3組關鍵詞,
醫院可對病人進行分類。
比如一個65歲的病人進了醫院,醫生診斷他得了闌尾炎,闌尾屬於消化系統,因此先把這
個病歸到消化系統類疾病中,病人做了手術,他的診斷方式是手術,又把他分到基本組裡
,是屬於闌尾的疾病手術,之後考慮到病人有腹膜穿孔情況,再把他分到細分組裡面。這
樣就根據不同的病種,不同的嚴重程度,病人不同的身體狀況,不同的治療方案,形成了
不同的分組。
每一個分組都將形成一個標準的醫療費用價格,實行“一口價”的打包收費。病人只需根
據自己的分組,按照標準價格向醫院一次付清該病種的治療費用,醫院則必須在這個標準
費用之內負責解決疾病的治療問題。這將完全不同於目前我國醫院按服務專案收取醫療費
用的模式。
作為首批試點城市之一,目前深圳已將8家公立醫院確定為DRG收付費改革的試點醫療機構
。深圳正在制定DRG收付費改革試點的相關方案和測算納入DRG收支付的疾病種類,爭取在
年內啟動試點工作,屆時在試點醫院,住院病人將實行“一口價”打包收費。
為什麼要搞DRG?抑制醫療費用瘋漲減壓醫保基金
推行DRG收付費改革,緣於我國醫療費用過快增長,醫保執行基金壓力增大的背景。健康
風險預警治理協同創新中心2015年釋出的研究報告顯示,1991年至2013年,我國人均醫療
費用增長率為17.49%,如果現有的政策環境不變,預計到2020年,我國醫療費用將依然保
持12.08%至18.16%的年均增長率,明顯高於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該項報告分析,我國醫療
機構現行的按照服務專案收費的模式,刺激了醫生多開藥、多用耗材、多做檢查,造成過
度治療,是導致醫療費用失控式增長的根源。
“當前的收付費方式未能有效控制醫療機構的趨利行為,醫療服務費用不合理增長,群眾
醫療費用自付比重較高問題並沒有根本緩解。”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說,開展DRG收
付費改革是促進公立醫院執行機制改革、破除以藥養醫的有效手段,有利於控制醫療費用
不合理上漲。
什麼是DRG?治病“一口價”不再“無底洞”
DRG收付費模式上世紀70年代發源於美國,是一種將住院病人分類和分組的方法。該方法
基於病人的病歷,參照相關醫療要素(出院主要診斷、合併症或併發症、手術處置等),按
照ICD-10的診斷碼和操作碼,使用聚類方法將臨床特徵和醫療資源消耗情況相似的出院者
分為同一組,並編制各診斷相關組的編碼、確定各組的醫療費用標準。
病人只需根據自己的分組,按照標準價格向醫院一次付清該病種的治療費用,醫院則要在
這個標準費用之內負責解決疾病的治療問題。
這將產生一個經濟槓桿的作用,醫院為了在標準的醫療價格內能有收益,就必須控制醫療
成本,扭轉過去過度醫療、醫療費用猛漲的局面。
會有怎樣的效果?
醫生收入提高患者免遭“小病大治”
DRG付費還是一個績效評價的工具,促進醫院加強成本核算和控制,並規範醫院的醫療服
務。未來醫院增收將不再依賴開藥多做檢查多用耗材,而是需要成本管理與提高效率,還
需要引導醫生提升技術和服務水平。
對醫保而言,實行DRG為主的醫療支付方式,可以做到費用增長可預期、可控制。
對醫生來說,DRG及配套年薪制的推行,將擠壓藥品和耗材上的虛高費用,提高醫生的服
務技術和勞務收入。
對患者來說,實行了“打包收費”,醫院將失去多開藥、多使用耗材的動力,在保證醫療
質量的前提下,患者可以避免被“過度醫療”和天價醫療費用。
備註:
國家衛計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用試點經驗帶動多點突破推動整體改革,爭取到2020年
,各地逐步將按疾病相關組收付費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
--
Tags:
壓力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這些食物對男性有益 家里的頂梁柱放心吃
By Anonymous
at 2017-06-19T16:17
at 2017-06-19T16:17
健步走 您走對了嗎?專家給您提3個醒
By Franklin
at 2017-06-17T01:54
at 2017-06-17T01:54
這些腸癌的高危險群,快來看看有沒有你!
By David
at 2017-06-16T21:44
at 2017-06-16T21:44
為什麼臉上會長痘痘?臉上長痘要如何調理
By George
at 2017-06-13T00:40
at 2017-06-13T00:40
入夏須注意避免溼氣入體
By Joe
at 2017-06-13T00:20
at 2017-06-13T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