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性人格親友該有的行動? - 精神疾病
By Olga
at 2010-04-22T14:18
at 2010-04-22T14:1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nbnd (nbnd)》之銘言:
: 發現親愛的人有強烈邊緣性人格特質
: 通常是另一個征戰的開始
: 從陷入苦思,從網路大量蒐集心理醫學資料,看了一本又一本相關書籍
: 為心中滿滿的疑惑找尋合理的解釋
: 面對要不要幫?要怎麼幫?要不要選擇離開?...等等問題
: 我的經驗是幾乎所有知情的親友都會說早點離開最好
: 讓我不能接受的是
: 我曾經因為憂鬱而求助一位區域醫院主任級VS
: 當我向他透露我的交往對象有強烈邊緣性人格特質(即使不曾自傷,酗酒,暴食等)
: 他馬上鐵口直斷的說"不好,最好不要再跟這種人在一起"
: 就醫之後不到兩個月,我已擺脫憂鬱也不用吃藥,但我仍不曉得他的同理心在哪裡
: 另一位是我的好朋友,有臨床心理師執照
: 每當和他討論我的看法,他總是不斷質疑我的想法,不斷強調BPD的爭議性,
: 不斷的說服我我注意到對方的偏激行為只是合理的個體差異
: 我不曉得為何連專業人士都對強烈邊緣性人格特質(者)如此反彈,甚至不願深入了解
: 也許是我接觸的專業醫療人員不夠多不夠深
: 也許是BPD真的備受爭議也真的如此棘手,使的他們不願面對或無法面對
: 也許目前醫療發展及台灣社會還不夠成熟...等等原因
: 使得醫療人員沒有得到太多好的訓練,親友也得不到有力的幫助和正確的資訊
: 願不願意幫助BP的人,總要看這人對自己的影響和自己能夠承受的能耐
: 如果認為自己可以非常無懼的面對心愛的人,也願意為了對方有限度的付出一點代價
: 但總得不到週遭人的鼓勵和認同
: 我的看法如同"親密的陌生人"作者講的,許多保險公司拒絕醫療給付邊緣人格者,
: 諷刺的是他們若因事故被送進醫院,就能得到保險給付
: "我和我的四個影子"作者在書中最後也提到他做過的夢,
: 不願面對患者常常只因自己的恐懼心作祟(當然有些患者非常危險)
: 醫療人員站在第一線為病人服務確實非常辛苦
: 但我總覺得不管當事人有沒有符合診斷標準
: 他們常常是被親友拋棄的那一群,因為親友得不到從專業人員而來正確的知識
: 旁觀者常認為這"只是"男女之間的交往,"只是"感情的事
: 願意幫助他們的總會被認為是傻子
: 我認為關心BP者或許很困難,但並不代表她們不值得關心
: What do you think, professionals?
讓小弟獻醜一下,我覺得如果要從治療者的角度來看的話。首先,他面對的不是你口中說
的另外一個人,而是你,當你跟他說你該怎麼去幫助另一個人時,站在他們的立場其實本
來就不該鼓勵你去做些什麼,一來畢竟你沒有受過相關的精神醫療訓練,二來bpd是有可能
自殘或殘他的,因此身為一個間接的他人,本來就不該冒那個風險告訴你該怎麼做,畢竟
,假如因為自己在診療間錯誤的一句話,害了你或者害了他,他們可能都要面臨吃上官司
的問題,我想這是比較現實來看這個問題的面向。
至於你說的另一個人有bpd的傾向,我認為要做出這樣的判定本身都還言之過早,一來現有
的診斷系統本身都還有很大的爭議,未來又要改了但不知道在人格疾患上會不會更準確?
二來連專業的精神醫療人員都必須常常抱持保留的態度來給予個案診療或衡鑑,其實從一
個嚴謹的角度來說,只是從自己查資料或等等的方式都還太過粗淺,畢竟你可能會嘗試去
找符合自己對他觀感的資料來驗證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會忽略他行為中不符合你觀感的部
份,所以我認為抱持保留一點的態度仍是比較正確的,對當事人也比較好。
再來,如果要從積極的態度來討論能對當事人的幫助的話,或許身為一個沒有相關精神醫
療背景的人比較能做的就是給予當事人較為正向的意見及多給予他們正向的生活刺激,例
如趁他有空帶他出去透透氣,或鼓勵他做一些他能力範圍所及的事情,並盡量給予他正向
回饋,bpd的人情緒變化比較大,對於欺騙及拋棄等相關行為都很敏感,甚至可能做出災
難化的解釋,因此想當一個陪伴他們的人自然不容易,可能一言一行都要很小心,我只是
就我所知提供你一點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
: 發現親愛的人有強烈邊緣性人格特質
: 通常是另一個征戰的開始
: 從陷入苦思,從網路大量蒐集心理醫學資料,看了一本又一本相關書籍
: 為心中滿滿的疑惑找尋合理的解釋
: 面對要不要幫?要怎麼幫?要不要選擇離開?...等等問題
: 我的經驗是幾乎所有知情的親友都會說早點離開最好
: 讓我不能接受的是
: 我曾經因為憂鬱而求助一位區域醫院主任級VS
: 當我向他透露我的交往對象有強烈邊緣性人格特質(即使不曾自傷,酗酒,暴食等)
: 他馬上鐵口直斷的說"不好,最好不要再跟這種人在一起"
: 就醫之後不到兩個月,我已擺脫憂鬱也不用吃藥,但我仍不曉得他的同理心在哪裡
: 另一位是我的好朋友,有臨床心理師執照
: 每當和他討論我的看法,他總是不斷質疑我的想法,不斷強調BPD的爭議性,
: 不斷的說服我我注意到對方的偏激行為只是合理的個體差異
: 我不曉得為何連專業人士都對強烈邊緣性人格特質(者)如此反彈,甚至不願深入了解
: 也許是我接觸的專業醫療人員不夠多不夠深
: 也許是BPD真的備受爭議也真的如此棘手,使的他們不願面對或無法面對
: 也許目前醫療發展及台灣社會還不夠成熟...等等原因
: 使得醫療人員沒有得到太多好的訓練,親友也得不到有力的幫助和正確的資訊
: 願不願意幫助BP的人,總要看這人對自己的影響和自己能夠承受的能耐
: 如果認為自己可以非常無懼的面對心愛的人,也願意為了對方有限度的付出一點代價
: 但總得不到週遭人的鼓勵和認同
: 我的看法如同"親密的陌生人"作者講的,許多保險公司拒絕醫療給付邊緣人格者,
: 諷刺的是他們若因事故被送進醫院,就能得到保險給付
: "我和我的四個影子"作者在書中最後也提到他做過的夢,
: 不願面對患者常常只因自己的恐懼心作祟(當然有些患者非常危險)
: 醫療人員站在第一線為病人服務確實非常辛苦
: 但我總覺得不管當事人有沒有符合診斷標準
: 他們常常是被親友拋棄的那一群,因為親友得不到從專業人員而來正確的知識
: 旁觀者常認為這"只是"男女之間的交往,"只是"感情的事
: 願意幫助他們的總會被認為是傻子
: 我認為關心BP者或許很困難,但並不代表她們不值得關心
: What do you think, professionals?
讓小弟獻醜一下,我覺得如果要從治療者的角度來看的話。首先,他面對的不是你口中說
的另外一個人,而是你,當你跟他說你該怎麼去幫助另一個人時,站在他們的立場其實本
來就不該鼓勵你去做些什麼,一來畢竟你沒有受過相關的精神醫療訓練,二來bpd是有可能
自殘或殘他的,因此身為一個間接的他人,本來就不該冒那個風險告訴你該怎麼做,畢竟
,假如因為自己在診療間錯誤的一句話,害了你或者害了他,他們可能都要面臨吃上官司
的問題,我想這是比較現實來看這個問題的面向。
至於你說的另一個人有bpd的傾向,我認為要做出這樣的判定本身都還言之過早,一來現有
的診斷系統本身都還有很大的爭議,未來又要改了但不知道在人格疾患上會不會更準確?
二來連專業的精神醫療人員都必須常常抱持保留的態度來給予個案診療或衡鑑,其實從一
個嚴謹的角度來說,只是從自己查資料或等等的方式都還太過粗淺,畢竟你可能會嘗試去
找符合自己對他觀感的資料來驗證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會忽略他行為中不符合你觀感的部
份,所以我認為抱持保留一點的態度仍是比較正確的,對當事人也比較好。
再來,如果要從積極的態度來討論能對當事人的幫助的話,或許身為一個沒有相關精神醫
療背景的人比較能做的就是給予當事人較為正向的意見及多給予他們正向的生活刺激,例
如趁他有空帶他出去透透氣,或鼓勵他做一些他能力範圍所及的事情,並盡量給予他正向
回饋,bpd的人情緒變化比較大,對於欺騙及拋棄等相關行為都很敏感,甚至可能做出災
難化的解釋,因此想當一個陪伴他們的人自然不容易,可能一言一行都要很小心,我只是
就我所知提供你一點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
Tags:
精神疾病
All Comments
By Isabella
at 2010-04-25T07:44
at 2010-04-25T07:44
By Erin
at 2010-04-28T13:09
at 2010-04-28T13:09
By Quanna
at 2010-05-03T08:40
at 2010-05-03T08:40
By Odelette
at 2010-05-06T14:22
at 2010-05-06T14:22
By John
at 2010-05-10T18:08
at 2010-05-10T18:08
By Noah
at 2010-05-13T18:20
at 2010-05-13T18:20
By Freda
at 2010-05-18T12:56
at 2010-05-18T12:56
By John
at 2010-05-23T00:05
at 2010-05-23T00:05
By Emma
at 2010-05-23T17:18
at 2010-05-23T17:18
By Belly
at 2010-05-23T23:16
at 2010-05-23T23:16
By Carol
at 2010-05-28T12:51
at 2010-05-28T12:5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0-06-01T09:52
at 2010-06-01T09:52
By Blanche
at 2010-06-04T04:20
at 2010-06-04T04:20
By Ida
at 2010-06-06T13:44
at 2010-06-06T13:44
By Necoo
at 2010-06-06T18:27
at 2010-06-06T18:27
By Joseph
at 2010-06-07T20:25
at 2010-06-07T20:25
By Emily
at 2010-06-10T16:16
at 2010-06-10T16:16
By Linda
at 2010-06-14T03:53
at 2010-06-14T03:53
By Hedwig
at 2010-06-18T11:40
at 2010-06-18T11:40
Related Posts
邊緣性人格親友該有的行動?
By Barb Cronin
at 2010-04-22T01:20
at 2010-04-22T01:20
無法信任諮商師
By Doris
at 2010-04-21T17:19
at 2010-04-21T17:19
請推薦催眠醫生
By Daniel
at 2010-04-21T17:13
at 2010-04-21T17:13
天兵的認知
By Ethan
at 2010-04-21T15:27
at 2010-04-21T15:27
自費不是萬能單,藥物只是"萬能之一"
By Agatha
at 2010-04-21T14:30
at 2010-04-21T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