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要肝淨,不要抗藥性」超過七成B肝患者每月用藥超過三 - 健康資訊

By Quintina
at 2007-11-04T00:45
at 2007-11-04T00:45
Table of Contents
「要肝淨,不要抗藥性」超過七成B肝患者每月用藥超過三千元!
國內首次針對全台B肝患者進行的「要肝淨不要抗藥性」調查結果發表。由B型肝炎醫療策
進會台灣分會委託政治大學民意市調中心針對台大醫院、中國附醫、成大附醫以及高醫門
診中接受一年以上B肝藥物治療且持續用藥的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高達八成患者擔
心B肝治療過程中會產生抗藥性,且有六成患者擔憂將來無藥可用,不僅如此,雖然B肝藥
物治療目前已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但仍有超過七成的患者因抗藥性問題而必須自費或合併
藥物治療,一個月花費均超過3,000元,甚至有12.9%花費高達8,000元。
口服抗病毒藥物為主要治療方式
目前國內已核准的B肝治療方式包括口服抗病毒藥物及免疫調節藥物,高達98.1%的B肝患
者選擇以口服抗病毒藥物為主,B肝醫療策進會台灣分會會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
膽胰內科主任莊萬龍解釋,因接受干擾素治療的限制及副作用較多,因此臨床上仍以口服
藥物為主,而目前的口服藥物包括干安能﹝Lamivudine﹞、肝適能﹝Adefovir﹞、貝樂克
﹝Entecavir﹞以及喜必福﹝Telbivudine﹞。其中又以健保給付一線用藥干安能﹝
Lamivudine﹞佔90%的比例為最高,其次為肝適能﹝Adefovir﹞ 39.7%及貝樂克﹝
Entecavir﹞20.6%。
近六成患者擔憂因抗藥性而無藥可用 用藥越久心理壓力越大
慢性B型肝炎治療最大挑戰在於長期服藥後會產生抗藥性問題。調查顯示,雖然目前僅二
成患者產生抗藥性,卻有超過八成以上(81.8%)擔心將來會產生抗藥性,且超過半數(
58.8%)患者擔心未來無藥可用及影響治療效果﹝50%﹞;不僅如此,服用B肝藥物達4年以
上的患者,害怕將來無藥可用的人更高達100%,顯見抗藥性已成B肝患者治療上的一大心
理負擔。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高嘉宏教授說明,抗藥性是每個B肝患者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
過程中都會面臨的問題,這是因為長期服藥後,當B肝病毒發生變異可以抵制藥物療效時
,抗藥性就會產生,而患者的肝病毒量與肝指數也會開始持續上升,藥物的療效將大打折
扣,而讓B肝治療變得更為困難。高嘉宏進一步分析,就目前的治療方式,當患者對B肝藥
物產生抗藥性後,醫師會採取「合併治療」或「換藥」持續給予患者治療。高嘉宏表示,
以四種核准口服藥物比較,干安能﹝Lamivudine﹞第一年會有20%產生抗藥性,五年後達
70%;肝適能﹝Adefovir﹞第一年0%,第五年29%;貝樂克﹝Entecavir﹞使用至第四年有
1%的患者產生抗藥性,是目前國內核准之口服藥物中抗藥性最低的;而最晚上市的喜必福
﹝Telbivudin﹞ 使用兩年有20%產生抗藥性。
經濟考量選擇中斷B肝療程 初期治療應選擇療效強抗藥性低藥物
調查也發現,接受B肝治療的患者以1至2年的46.4%最高,為其他療程的二倍。莊萬龍解釋
說,這與健保給付制度有關,健保給付藥物最高一年半,多數患者在給付到期後常因經濟
考量而自行中斷治療,但是B肝疾病多需要長期治療,停藥與否也應該由醫師判斷,若患
者擅自停用藥物,肝炎復發機率高達8成,且復發後的治療也較為複雜,反而加重患者心
理及經濟上的負擔。
今年美國與亞太區肝臟學會所發表的醫療準則也建議,患者在治療初期就應選擇抗病毒效
果強且抗藥性低的藥物,才能有效避免治療過程中過早面臨抗藥性問題,而必須在B肝病
情尚未穩定時就被迫中斷療程,莊萬龍表示,相較於其他藥物,貝樂克﹝Entecavir﹞在
「首次治療」的患者上療效更強、抗藥性最低,能大幅降低未來產生抗藥性的風險,而貝
樂克﹝Entecavir﹞及喜必福 ﹝Telbivudin﹞也已被納入醫療準則中的第一線用藥建議。
超過七成患者每月用藥超過三千元 自費及合併藥物多
目前健保給付干安能﹝Lamivudine﹞最高18個月,患者每月僅需部分負擔一千元,但調查
中卻發現,超過七成的患者每月藥物花費仍超過3千元,其中34.4%花費3,000~5,000元,
23%花費5,000~8,000元,12.9%更高達8,000元以上,這就表示絕大多數的B肝患者處於合
併用藥或自費治療的狀況。莊萬龍教授進一步說明,因干安能﹝Lamivudine﹞抗藥性高,
多數患者長期治療後容易產生抗藥性,患者就必須選擇合併用藥或換藥,舉例來說,醫師
多會建議合併肝適能﹝Adefovir﹞使用,但健保僅給付一種藥物,因此患者仍須自費購買
干安能﹝Lamivudine﹞,再加上每次就醫的交通費、掛號費等,花費更多。
莊萬龍教授補充,首次治療的B肝患者在面對初次療程藥物的選擇時更應謹慎,雖然健保
給付是許多患者初期治療時考慮的要點,但從「藥物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因抗藥性問題
而必需「加重藥物劑量」或「混合其他藥物治療」,對患者的心靈及經濟反而會造成更沉
重的壓力,因此在療程建議上,醫師應該為病患做詳細衛教與慎選抗病毒效力高且抗藥性
低的治療藥物,以減少病患的困擾與負擔。
本文作者【B肝醫療策進會台灣分會】
--
國內首次針對全台B肝患者進行的「要肝淨不要抗藥性」調查結果發表。由B型肝炎醫療策
進會台灣分會委託政治大學民意市調中心針對台大醫院、中國附醫、成大附醫以及高醫門
診中接受一年以上B肝藥物治療且持續用藥的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高達八成患者擔
心B肝治療過程中會產生抗藥性,且有六成患者擔憂將來無藥可用,不僅如此,雖然B肝藥
物治療目前已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但仍有超過七成的患者因抗藥性問題而必須自費或合併
藥物治療,一個月花費均超過3,000元,甚至有12.9%花費高達8,000元。
口服抗病毒藥物為主要治療方式
目前國內已核准的B肝治療方式包括口服抗病毒藥物及免疫調節藥物,高達98.1%的B肝患
者選擇以口服抗病毒藥物為主,B肝醫療策進會台灣分會會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
膽胰內科主任莊萬龍解釋,因接受干擾素治療的限制及副作用較多,因此臨床上仍以口服
藥物為主,而目前的口服藥物包括干安能﹝Lamivudine﹞、肝適能﹝Adefovir﹞、貝樂克
﹝Entecavir﹞以及喜必福﹝Telbivudine﹞。其中又以健保給付一線用藥干安能﹝
Lamivudine﹞佔90%的比例為最高,其次為肝適能﹝Adefovir﹞ 39.7%及貝樂克﹝
Entecavir﹞20.6%。
近六成患者擔憂因抗藥性而無藥可用 用藥越久心理壓力越大
慢性B型肝炎治療最大挑戰在於長期服藥後會產生抗藥性問題。調查顯示,雖然目前僅二
成患者產生抗藥性,卻有超過八成以上(81.8%)擔心將來會產生抗藥性,且超過半數(
58.8%)患者擔心未來無藥可用及影響治療效果﹝50%﹞;不僅如此,服用B肝藥物達4年以
上的患者,害怕將來無藥可用的人更高達100%,顯見抗藥性已成B肝患者治療上的一大心
理負擔。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高嘉宏教授說明,抗藥性是每個B肝患者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
過程中都會面臨的問題,這是因為長期服藥後,當B肝病毒發生變異可以抵制藥物療效時
,抗藥性就會產生,而患者的肝病毒量與肝指數也會開始持續上升,藥物的療效將大打折
扣,而讓B肝治療變得更為困難。高嘉宏進一步分析,就目前的治療方式,當患者對B肝藥
物產生抗藥性後,醫師會採取「合併治療」或「換藥」持續給予患者治療。高嘉宏表示,
以四種核准口服藥物比較,干安能﹝Lamivudine﹞第一年會有20%產生抗藥性,五年後達
70%;肝適能﹝Adefovir﹞第一年0%,第五年29%;貝樂克﹝Entecavir﹞使用至第四年有
1%的患者產生抗藥性,是目前國內核准之口服藥物中抗藥性最低的;而最晚上市的喜必福
﹝Telbivudin﹞ 使用兩年有20%產生抗藥性。
經濟考量選擇中斷B肝療程 初期治療應選擇療效強抗藥性低藥物
調查也發現,接受B肝治療的患者以1至2年的46.4%最高,為其他療程的二倍。莊萬龍解釋
說,這與健保給付制度有關,健保給付藥物最高一年半,多數患者在給付到期後常因經濟
考量而自行中斷治療,但是B肝疾病多需要長期治療,停藥與否也應該由醫師判斷,若患
者擅自停用藥物,肝炎復發機率高達8成,且復發後的治療也較為複雜,反而加重患者心
理及經濟上的負擔。
今年美國與亞太區肝臟學會所發表的醫療準則也建議,患者在治療初期就應選擇抗病毒效
果強且抗藥性低的藥物,才能有效避免治療過程中過早面臨抗藥性問題,而必須在B肝病
情尚未穩定時就被迫中斷療程,莊萬龍表示,相較於其他藥物,貝樂克﹝Entecavir﹞在
「首次治療」的患者上療效更強、抗藥性最低,能大幅降低未來產生抗藥性的風險,而貝
樂克﹝Entecavir﹞及喜必福 ﹝Telbivudin﹞也已被納入醫療準則中的第一線用藥建議。
超過七成患者每月用藥超過三千元 自費及合併藥物多
目前健保給付干安能﹝Lamivudine﹞最高18個月,患者每月僅需部分負擔一千元,但調查
中卻發現,超過七成的患者每月藥物花費仍超過3千元,其中34.4%花費3,000~5,000元,
23%花費5,000~8,000元,12.9%更高達8,000元以上,這就表示絕大多數的B肝患者處於合
併用藥或自費治療的狀況。莊萬龍教授進一步說明,因干安能﹝Lamivudine﹞抗藥性高,
多數患者長期治療後容易產生抗藥性,患者就必須選擇合併用藥或換藥,舉例來說,醫師
多會建議合併肝適能﹝Adefovir﹞使用,但健保僅給付一種藥物,因此患者仍須自費購買
干安能﹝Lamivudine﹞,再加上每次就醫的交通費、掛號費等,花費更多。
莊萬龍教授補充,首次治療的B肝患者在面對初次療程藥物的選擇時更應謹慎,雖然健保
給付是許多患者初期治療時考慮的要點,但從「藥物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因抗藥性問題
而必需「加重藥物劑量」或「混合其他藥物治療」,對患者的心靈及經濟反而會造成更沉
重的壓力,因此在療程建議上,醫師應該為病患做詳細衛教與慎選抗病毒效力高且抗藥性
低的治療藥物,以減少病患的困擾與負擔。
本文作者【B肝醫療策進會台灣分會】
--
Tags:
健康資訊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轉錄-大不大?大有關係?攝護腺肥大讓你很煩惱!

By Mason
at 2007-11-04T00:39
at 2007-11-04T00:39
轉錄-中醫談不孕症與經痛的關係

By Damian
at 2007-11-04T00:38
at 2007-11-04T00:38
好癢喔~怎麼辦~~~

By Thomas
at 2007-11-03T23:54
at 2007-11-03T23:54
關於大便的顏色...

By Susan
at 2007-11-03T16:06
at 2007-11-03T16:06
左心室肥大是嚴重的病嗎?怎麼醫呢?

By Dora
at 2007-11-03T16:03
at 2007-11-03T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