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疾病飲食系列》消化性潰瘍及胃炎 - 養生
By Linda
at 2007-12-15T12:57
at 2007-12-15T12:57
Table of Contents
《疾病飲食系列》消化性潰瘍及胃炎
●何謂胃炎?
胃炎是指胃黏膜發炎或糜爛出血的病症。可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兩種。
‧急性胃炎的特性為何?
胃黏膜發炎,且有充血、浮腫和滲出物產生;嚴重時會有局部糜爛出血現象。
‧慢性胃炎的特性為何?
胃黏膜對酸的抵抗力改變而造成組織的受損。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飲食原則
消化道潰瘍依程度不同可分為三期,各期的食物選擇如下:
第一期:自出血至止血後的2~3天,此時最好是飲用不加糖的牛奶或流質食物。
第二期:止血後2~3天至恢復期,此時最好食用軟質食物或溫和飲食,但忌食甜品、肉
湯,多攝取含高蛋白質、鐵質、維生素C,以補充血液及促進傷口癒合。
第三期:又稱「恢復期」此時的飲食與普通飲食相似,除非患者感覺不適,否則應儘量選
擇各項食物。
●急性胃炎患者的飲食原則
‧先禁食1-2天,使胃有足夠的休息,但可喝少量的水以防止口渴。
‧病情好轉後,逐漸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供給牛奶及流質狀的飲食,然後再慢慢增加食物的
量和選擇範圍。
●慢性胃炎患者的飲食原則
‧食用溫和飲食。
‧以少量多餐方式供應飲食。
‧進餐時要放鬆,保持心情愉快。
●何謂溫和飲食?
溫和飲食是一種無刺激性,含低纖維質,易於消化且具有足夠營養的飲食。
‧無刺激性:不會促使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組織受到損傷的食物。
‧低纖維質:纖維質大都來自植物性的食物,在人體中不易被消化吸收,如:穀類的麩皮
、水果的皮及種子、豆類的外皮、蔬菜中的粗組織等,這些比較粗糙的物質,容易使胃腸
受損,應該避免攝食。但若口腔、牙齒健全的人,能夠充分咀嚼食物,並與唾液完全混合
,則並不需要完全限制不吃。
‧易於消化:除了纖維質不易消化外,一些動物的筋和膠也不易消化。烹調方法也很重要
,蒸、煮、燉、糊泥狀的食物,比較容易消化。煎、烤及油炸的食物較不易消化。
‧足夠營養:雖然因為疾病的關係,在飲食上有所調整,但所供給的營養素一定要足夠,
在飲食攝取上仍以六大類食物為主,儘可能廣泛的選擇各種食物,以獲得各類營養素。
●食物的選擇
‧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這些會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
黏膜受損的食物,應避免食用。
‧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都有特異性,所以攝取的食物應該依據個人的不同而加以適當的調
整,毋須完全禁食。
‧酸性食物:酸度較高的水果,如:鳳梨、柳丁、桔子等,於飯後攝食,對潰瘍的患者不
會有太大的刺激,所以並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產氣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產氣,使患者有飽漲應,應避免攝食;但食物是否會產氣而
引起不適,因人而異,可依個人的經驗決定是否應攝食。
‧炒飯、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類製品,各式甜點、糕餅、油炸的食物及
冰品類食物,常會導致患者的不適,應留意選擇。
●消化性潰瘍及胃炎患者注意事項
‧吃飯要定時定量。
‧進餐要細嚼慢嚥,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
‧少量多餐。除三餐外,並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點心。
‧食用溫和飲食。
‧每餐由六大類食物中廣泛的攝取各種食物,以獲得均衡的營養,不要純吃澱粉含量高的
食物。
‧不抽菸、不喝酒。
‧生活要有秩序,不要熬夜,減少無謂的煩惱,心情保持愉快。
本文由【行政院衛生署】提供
--
●何謂胃炎?
胃炎是指胃黏膜發炎或糜爛出血的病症。可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兩種。
‧急性胃炎的特性為何?
胃黏膜發炎,且有充血、浮腫和滲出物產生;嚴重時會有局部糜爛出血現象。
‧慢性胃炎的特性為何?
胃黏膜對酸的抵抗力改變而造成組織的受損。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飲食原則
消化道潰瘍依程度不同可分為三期,各期的食物選擇如下:
第一期:自出血至止血後的2~3天,此時最好是飲用不加糖的牛奶或流質食物。
第二期:止血後2~3天至恢復期,此時最好食用軟質食物或溫和飲食,但忌食甜品、肉
湯,多攝取含高蛋白質、鐵質、維生素C,以補充血液及促進傷口癒合。
第三期:又稱「恢復期」此時的飲食與普通飲食相似,除非患者感覺不適,否則應儘量選
擇各項食物。
●急性胃炎患者的飲食原則
‧先禁食1-2天,使胃有足夠的休息,但可喝少量的水以防止口渴。
‧病情好轉後,逐漸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供給牛奶及流質狀的飲食,然後再慢慢增加食物的
量和選擇範圍。
●慢性胃炎患者的飲食原則
‧食用溫和飲食。
‧以少量多餐方式供應飲食。
‧進餐時要放鬆,保持心情愉快。
●何謂溫和飲食?
溫和飲食是一種無刺激性,含低纖維質,易於消化且具有足夠營養的飲食。
‧無刺激性:不會促使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組織受到損傷的食物。
‧低纖維質:纖維質大都來自植物性的食物,在人體中不易被消化吸收,如:穀類的麩皮
、水果的皮及種子、豆類的外皮、蔬菜中的粗組織等,這些比較粗糙的物質,容易使胃腸
受損,應該避免攝食。但若口腔、牙齒健全的人,能夠充分咀嚼食物,並與唾液完全混合
,則並不需要完全限制不吃。
‧易於消化:除了纖維質不易消化外,一些動物的筋和膠也不易消化。烹調方法也很重要
,蒸、煮、燉、糊泥狀的食物,比較容易消化。煎、烤及油炸的食物較不易消化。
‧足夠營養:雖然因為疾病的關係,在飲食上有所調整,但所供給的營養素一定要足夠,
在飲食攝取上仍以六大類食物為主,儘可能廣泛的選擇各種食物,以獲得各類營養素。
●食物的選擇
‧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這些會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
黏膜受損的食物,應避免食用。
‧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都有特異性,所以攝取的食物應該依據個人的不同而加以適當的調
整,毋須完全禁食。
‧酸性食物:酸度較高的水果,如:鳳梨、柳丁、桔子等,於飯後攝食,對潰瘍的患者不
會有太大的刺激,所以並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產氣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產氣,使患者有飽漲應,應避免攝食;但食物是否會產氣而
引起不適,因人而異,可依個人的經驗決定是否應攝食。
‧炒飯、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類製品,各式甜點、糕餅、油炸的食物及
冰品類食物,常會導致患者的不適,應留意選擇。
●消化性潰瘍及胃炎患者注意事項
‧吃飯要定時定量。
‧進餐要細嚼慢嚥,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
‧少量多餐。除三餐外,並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點心。
‧食用溫和飲食。
‧每餐由六大類食物中廣泛的攝取各種食物,以獲得均衡的營養,不要純吃澱粉含量高的
食物。
‧不抽菸、不喝酒。
‧生活要有秩序,不要熬夜,減少無謂的煩惱,心情保持愉快。
本文由【行政院衛生署】提供
--
Tags:
養生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07-12-16T14:11
at 2007-12-16T14:11
Related Posts
咬耳朵...
By Gilbert
at 2007-12-15T00:24
at 2007-12-15T00:24
眼花之葡萄籽挑選~@@
By Ingrid
at 2007-12-14T12:20
at 2007-12-14T12:20
我阿嬤常常抽筋耶~
By Valerie
at 2007-12-14T11:59
at 2007-12-14T11:59
最近長長打嗝
By Jack
at 2007-12-14T01:02
at 2007-12-14T01:02
請問常感冒吃維他命有用嗎
By Necoo
at 2007-12-14T00:24
at 2007-12-14T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