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離性身份疾患 - 精神疾病
By Erin
at 2011-06-18T15:53
at 2011-06-18T15:53
Table of Contents
五、解離性身份疾患
Q:什麼是解離性身份疾患?
解離性身份疾患是指一個人體內同時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完整人格,
且每個人格擁有各自的一組特有的記憶、行為、偏好等,
輪流控制該個體的行為且不知道彼此存在,因此每個人擁有的時間片段不同,
造成記憶的失落,在行為上呈現紊亂現象。國外許多電影或小說中,
都描寫了解離性身份疾患的故事,因此大家並不陌生。最經典的就是「變身博士」,
白天他是聰明而紳士的醫生,晚上就變成暴力的怪物;另外,電影「捉迷藏」中的爸爸,
原本和氣顧家,但是發現老婆外遇後,就出現另一個充滿殺意的人格,
這些都是解離性身份疾患的例子。
解離性身份疾患會有以下特徵:
1.有各自的年齡層、性別、價值觀,並且可以獨立地與他人相處。
2.兩個人格可能可以知道彼此存在,但也可能不知道。
3.同一時間內,至少有一個人格處於“值班”狀態,不會同一時間內出現好幾個人格。
4.病人常有失憶症的現象;或者感到時間過得很快,或者不記得曾經做過的事。
5.病人受暗示的傾向很高,即易被催眠。
6.解離性身份疾患通常是漫長或一輩子的病程。
Q:為什麼會得解離性身份疾患?如何預防?
1.解離性身份疾患的成因
當事人在無力面對外在的壓力時,發展出其他不同的人格來面對問題,
因此會從自己身上分裂出其他的「自己」來承擔。解離性身份疾患的多發生在兒童期,
可能是因為被父母、親戚或密友進行身體虐待或性虐待,
或者其他的情感創傷造成心靈的不健康,因此產生新人格來面對既有的問題。
2.預防方法
懂得適可而止。面對生活中太多的壓抑、無奈和傷害,我們需要釋放。
我們內心深處在某種程度上都有解離性身份疾患的潛質,這種多重性是心靈的潤滑油,
有利於調適安撫被環境抑制的自我。但解離性身份疾患傾向畢竟是虛弱、
恐懼和不安全感的產物,如果一味沉溺於自己製造的各種假想人格,
不但會妨礙快樂的降臨,還會產生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因此,要懂得適可而止,
回歸本我,保存好世間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Q:如何治療解離性身份疾患?
1.人格結構重整為最理想的治療方式。讓當事人學會用成熟的方式去面對壓力,
不要進入較不成熟的人格特質或行為模式中。
2.在解離性身份疾患患者身上,通常具有一個叫做「自助者」的人格,
此人格通常是類似患者自己的心靈導師,具有積極的、正向的特點。
因此有些心理治療師會試著與該人格同時幫助患者進行人格整合,使患者痊癒。
3.解離性身份疾患與催眠有著極大的關聯。也就是說,
大多數被催眠者可以被誘導出解離性身份疾患。誘導的原理在於透過催眠的方式,
可在中樞系統可形成一個強興奮點,進而抑制周圍大腦中樞的興奮。
解離性身份疾患便是由多重強興奮點主宰的,
因此人格間的轉換即為多重興奮點間的轉換。但須注意的是,
催眠不慎有可能誘發催眠後解離性身份疾患,甚至還會出現新的人格,
因此這種治療有其危險性。
Q:該如何面對解離性身份疾患患者?
由於社會大眾對於解離性身份疾患的認知不足,因此解離性身份疾患對於一般人而言,
往往給人陌生與恐懼感,並對患病有負面的想法。但解離性身份疾患並非先天就有的,
而是後天的恐懼、壓力、受虐…等負面的壓力,使其受到傷害而產生人格分裂。
換句話說,解離性身份疾患患者之所以患病,是因為在面對壓力與傷害時,
因為沒有得到保護、獲得鼓勵來協助其走出痛苦,而產生一個或多個新的人格系統,
來因應其所面對的問題。
對於生活壓力大的現代人而言,解離性身份疾患的產生也有增加的趨勢,
除了對於解離性身份疾患的當事人提供正面的接納、給予公平對等的社會地位與包容外,
也需注意抒發自己的壓力、難過、哀傷;常見的舒緩方式有:透過休閒活動、
運動等體育性活動,或是向老師、父母聊聊,不將痛苦悶在心中,
讓快樂的力量超越痛苦,活出快樂的自我。在悲觀的時候仍需提醒自己要樂觀面對問題。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事情是這樣的,就不會那樣,隱身在痛苦泥潭裡不能自拔,
只會與快樂無緣,告別痛苦的手得由你自己來揮動,
享受今天盛開的玫瑰的捷徑只有一條:相信自己!」只要自己肯做,就沒什麼能打倒你,
快樂可以自己創造。
來源:http://www2.tku.edu.tw/~ascx/contentpages/2-1-1-5.htm
--
Q:什麼是解離性身份疾患?
解離性身份疾患是指一個人體內同時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完整人格,
且每個人格擁有各自的一組特有的記憶、行為、偏好等,
輪流控制該個體的行為且不知道彼此存在,因此每個人擁有的時間片段不同,
造成記憶的失落,在行為上呈現紊亂現象。國外許多電影或小說中,
都描寫了解離性身份疾患的故事,因此大家並不陌生。最經典的就是「變身博士」,
白天他是聰明而紳士的醫生,晚上就變成暴力的怪物;另外,電影「捉迷藏」中的爸爸,
原本和氣顧家,但是發現老婆外遇後,就出現另一個充滿殺意的人格,
這些都是解離性身份疾患的例子。
解離性身份疾患會有以下特徵:
1.有各自的年齡層、性別、價值觀,並且可以獨立地與他人相處。
2.兩個人格可能可以知道彼此存在,但也可能不知道。
3.同一時間內,至少有一個人格處於“值班”狀態,不會同一時間內出現好幾個人格。
4.病人常有失憶症的現象;或者感到時間過得很快,或者不記得曾經做過的事。
5.病人受暗示的傾向很高,即易被催眠。
6.解離性身份疾患通常是漫長或一輩子的病程。
Q:為什麼會得解離性身份疾患?如何預防?
1.解離性身份疾患的成因
當事人在無力面對外在的壓力時,發展出其他不同的人格來面對問題,
因此會從自己身上分裂出其他的「自己」來承擔。解離性身份疾患的多發生在兒童期,
可能是因為被父母、親戚或密友進行身體虐待或性虐待,
或者其他的情感創傷造成心靈的不健康,因此產生新人格來面對既有的問題。
2.預防方法
懂得適可而止。面對生活中太多的壓抑、無奈和傷害,我們需要釋放。
我們內心深處在某種程度上都有解離性身份疾患的潛質,這種多重性是心靈的潤滑油,
有利於調適安撫被環境抑制的自我。但解離性身份疾患傾向畢竟是虛弱、
恐懼和不安全感的產物,如果一味沉溺於自己製造的各種假想人格,
不但會妨礙快樂的降臨,還會產生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因此,要懂得適可而止,
回歸本我,保存好世間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Q:如何治療解離性身份疾患?
1.人格結構重整為最理想的治療方式。讓當事人學會用成熟的方式去面對壓力,
不要進入較不成熟的人格特質或行為模式中。
2.在解離性身份疾患患者身上,通常具有一個叫做「自助者」的人格,
此人格通常是類似患者自己的心靈導師,具有積極的、正向的特點。
因此有些心理治療師會試著與該人格同時幫助患者進行人格整合,使患者痊癒。
3.解離性身份疾患與催眠有著極大的關聯。也就是說,
大多數被催眠者可以被誘導出解離性身份疾患。誘導的原理在於透過催眠的方式,
可在中樞系統可形成一個強興奮點,進而抑制周圍大腦中樞的興奮。
解離性身份疾患便是由多重強興奮點主宰的,
因此人格間的轉換即為多重興奮點間的轉換。但須注意的是,
催眠不慎有可能誘發催眠後解離性身份疾患,甚至還會出現新的人格,
因此這種治療有其危險性。
Q:該如何面對解離性身份疾患患者?
由於社會大眾對於解離性身份疾患的認知不足,因此解離性身份疾患對於一般人而言,
往往給人陌生與恐懼感,並對患病有負面的想法。但解離性身份疾患並非先天就有的,
而是後天的恐懼、壓力、受虐…等負面的壓力,使其受到傷害而產生人格分裂。
換句話說,解離性身份疾患患者之所以患病,是因為在面對壓力與傷害時,
因為沒有得到保護、獲得鼓勵來協助其走出痛苦,而產生一個或多個新的人格系統,
來因應其所面對的問題。
對於生活壓力大的現代人而言,解離性身份疾患的產生也有增加的趨勢,
除了對於解離性身份疾患的當事人提供正面的接納、給予公平對等的社會地位與包容外,
也需注意抒發自己的壓力、難過、哀傷;常見的舒緩方式有:透過休閒活動、
運動等體育性活動,或是向老師、父母聊聊,不將痛苦悶在心中,
讓快樂的力量超越痛苦,活出快樂的自我。在悲觀的時候仍需提醒自己要樂觀面對問題。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事情是這樣的,就不會那樣,隱身在痛苦泥潭裡不能自拔,
只會與快樂無緣,告別痛苦的手得由你自己來揮動,
享受今天盛開的玫瑰的捷徑只有一條:相信自己!」只要自己肯做,就沒什麼能打倒你,
快樂可以自己創造。
來源:http://www2.tku.edu.tw/~ascx/contentpages/2-1-1-5.htm
--
Tags:
精神疾病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解離性疾患
By Ursula
at 2011-06-18T15:29
at 2011-06-18T15:29
恐慌症
By Emily
at 2011-06-18T14:48
at 2011-06-18T14:48
關於失去記憶的行為
By Elvira
at 2011-06-18T11:40
at 2011-06-18T11:40
可以推薦台北的心理諮商師嗎?
By Damian
at 2011-06-18T10:57
at 2011-06-18T10:57
請問各位病友的父母怎樣看待病友的狀況?
By Madame
at 2011-06-17T19:02
at 2011-06-17T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