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直腸癌竄升首位 名醫篩檢發現大腸息肉 - 肺癌
By Brianna
at 2009-04-07T18:10
at 2009-04-07T18:10
Table of Contents
結腸直腸癌竄升首位 名醫篩檢發現大腸息肉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2009.04.07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資料,95年結腸直腸癌新增病例己經超過一萬例,結直腸癌「
首度」超越肝癌,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同時95年結腸直腸癌死亡率較86年
增加47.7%。這應該是國人生活及飲食西化的結果,因此結腸直腸癌的防治顯得日趨
重要。
行醫近40年的北醫附設醫院前院長胃腸肝膽科醫師潘憲教授,畢生都在幫患者做
大腸鏡檢查,日前由於太太要求陪同一起做大腸鏡檢查,為了愛太太而答應要求,做
了生平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竟也發現大腸息肉,並作立即處理。
還有平常將所有心力奉獻環保公益柴松林教授,忙碌的行程,卻忽略定檢。日前
在夫人細心提醒催促下,到醫院定檢,檢出有大腸息肉,並安排切除,他以自己親身
體悟,呼籲國人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
此外,北醫附設醫院吳志雄院長每日忙於管理院內事務、奉獻醫療,經院內醫護
同仁提醒,安排大腸鏡檢查,竟發現大腸息肉,還好提早發現,立即處理,避免大腸
息肉轉變為癌症的機會。
結腸直腸癌的發生和高脂低纖的飲食、缺乏運動、肥胖等都有關係,但卻不像抽
煙容易造成肺癌的產生或肝炎和肝癌的關係那麼密切,因此結腸直腸癌的防治比較難
從遠離危險因子的方法上達目的,不過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方式可以達到很好的
效果。
絕大部份的結腸直腸癌是從正常的腸道黏膜經過腺性瘜肉的階段最後才變成癌症
,除此之外,雖然有三分之二的結腸直腸癌發生在乙狀結腸附近,但仍然有部份是發
生在離肛門較遠的近端結腸,所以目前認為要達到結腸直腸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
目標,大腸鏡檢查是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將瘜肉(癌症的前身)切除並檢驗,另一方面可以到達近端結腸做完整
的結直腸評估。一般民眾達到50歲時就可以考慮做第一次的檢查,而一級血親內有結
腸直腸癌病史的民眾可以提前至40歲,如果個性上較容易緊張也可以選擇無痛的大腸
鏡檢查,這樣便可達到早期診斷及治療的好處。
北醫附醫健康管理中心統計近幾個月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健檢個案626例,發現痔
瘡與大腸息肉是最常見的異常項目,罹患率分別為93%、21%。且受檢者約5個人就有1
人有大腸息肉,男性多於女性,50歲以上者多於50歲以下者。雖然息肉絕大多數是屬
於良性病灶,但大多數大腸癌卻往往是從息肉演變而來,患有息肉者不必驚慌,但務
必徵詢專業醫師的意見,依據息肉大小、細胞型態、過去病史與家族史,規劃好後續
追蹤處置工作。
為了呼籲國人重視大腸癌防治觀念,北醫附設醫院吳志雄院長、前院長潘憲教授
及柴松林教授,三位名人名醫,這次一同攜手,獻身公益,以自己透過定檢,早期發
現大腸息肉並接受治療,降低罹癌風險的定檢經驗,呼籲國人絕對不能忽略定期檢查。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57&id=5627
--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2009.04.07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資料,95年結腸直腸癌新增病例己經超過一萬例,結直腸癌「
首度」超越肝癌,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同時95年結腸直腸癌死亡率較86年
增加47.7%。這應該是國人生活及飲食西化的結果,因此結腸直腸癌的防治顯得日趨
重要。
行醫近40年的北醫附設醫院前院長胃腸肝膽科醫師潘憲教授,畢生都在幫患者做
大腸鏡檢查,日前由於太太要求陪同一起做大腸鏡檢查,為了愛太太而答應要求,做
了生平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竟也發現大腸息肉,並作立即處理。
還有平常將所有心力奉獻環保公益柴松林教授,忙碌的行程,卻忽略定檢。日前
在夫人細心提醒催促下,到醫院定檢,檢出有大腸息肉,並安排切除,他以自己親身
體悟,呼籲國人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
此外,北醫附設醫院吳志雄院長每日忙於管理院內事務、奉獻醫療,經院內醫護
同仁提醒,安排大腸鏡檢查,竟發現大腸息肉,還好提早發現,立即處理,避免大腸
息肉轉變為癌症的機會。
結腸直腸癌的發生和高脂低纖的飲食、缺乏運動、肥胖等都有關係,但卻不像抽
煙容易造成肺癌的產生或肝炎和肝癌的關係那麼密切,因此結腸直腸癌的防治比較難
從遠離危險因子的方法上達目的,不過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方式可以達到很好的
效果。
絕大部份的結腸直腸癌是從正常的腸道黏膜經過腺性瘜肉的階段最後才變成癌症
,除此之外,雖然有三分之二的結腸直腸癌發生在乙狀結腸附近,但仍然有部份是發
生在離肛門較遠的近端結腸,所以目前認為要達到結腸直腸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
目標,大腸鏡檢查是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將瘜肉(癌症的前身)切除並檢驗,另一方面可以到達近端結腸做完整
的結直腸評估。一般民眾達到50歲時就可以考慮做第一次的檢查,而一級血親內有結
腸直腸癌病史的民眾可以提前至40歲,如果個性上較容易緊張也可以選擇無痛的大腸
鏡檢查,這樣便可達到早期診斷及治療的好處。
北醫附醫健康管理中心統計近幾個月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健檢個案626例,發現痔
瘡與大腸息肉是最常見的異常項目,罹患率分別為93%、21%。且受檢者約5個人就有1
人有大腸息肉,男性多於女性,50歲以上者多於50歲以下者。雖然息肉絕大多數是屬
於良性病灶,但大多數大腸癌卻往往是從息肉演變而來,患有息肉者不必驚慌,但務
必徵詢專業醫師的意見,依據息肉大小、細胞型態、過去病史與家族史,規劃好後續
追蹤處置工作。
為了呼籲國人重視大腸癌防治觀念,北醫附設醫院吳志雄院長、前院長潘憲教授
及柴松林教授,三位名人名醫,這次一同攜手,獻身公益,以自己透過定檢,早期發
現大腸息肉並接受治療,降低罹癌風險的定檢經驗,呼籲國人絕對不能忽略定期檢查。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57&id=5627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名人名醫切身經驗 籲年過50要大腸鏡檢查
By Wallis
at 2009-04-06T21:54
at 2009-04-06T21:54
跟著父母吃多油膩食物、少蔬果 增童罹癌風險
By Emma
at 2009-04-04T23:54
at 2009-04-04T23:54
標靶加化療 肺癌末期治療新選擇
By Iris
at 2009-03-31T19:53
at 2009-03-31T19:53
抗大腸癌 減肉減油「食」在必行
By Hardy
at 2009-03-30T23:46
at 2009-03-30T23:46
Re: 我媽媽逆轉勝了!!!!!!!!!!!
By Jacob
at 2009-03-27T21:21
at 2009-03-27T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