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 - 精神疾病
By Carol
at 2011-06-18T16:14
at 2011-06-18T16:14
Table of Contents
六、精神分裂症
還記得嗎?
還記得電影「美麗境界」中的得到諾貝爾獎的John Nash嗎?他和精神分裂症搏鬥到老,
在領獎時,有人問他,如何讓幻覺消失?他只悠悠的回了一句「他們一直都在,
只是我選擇忽略他們。」
Q:什麼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慢性腦功能障礙,
總人口約有1%於一生當中會發生精神分裂症,在美國每年約有超過2百萬的人患有此疾病。
雖然罹患精神分裂症的男女機率相當,但男性會較早發病,通常是在二十歲前後,
女性則是在二十歲到三十歲初。患有精神分裂的人通常會有可怕的症狀,
如幻聽(聲音來自其內部,而非他人)、或深信別人可以看透其內心、
控制其行為或意圖謀害他們等。這些症狀會使他們充滿恐懼和退縮。其言行顛顛倒倒、
使得別人無法了解他們,或是害怕他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以下症狀:
1.扭曲真實的知覺
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對周遭事物的感知與常人有極大的差異。
他們生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中,常有幻聽、幻覺的現象。也因為如此,
患者常會受到驚嚇、恐慌與焦慮,並產生異常的行為。例如:極度的驚慌、
或專注在事物上長達數小數之久。
2.知覺混淆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會產生知覺混淆的情形,並伴隨著幻覺與錯覺的發生。
幻覺會以視、聽、觸、味、嗅等形式發生,使患者產生情緒上的反應。
例如當患者產生幻聽的情況時,患者可能會對該聲音的內容產生害怕、
或與該聲音進行對話、或是該聲音對患者下達警告或是命令等,
使得患者感到害怕與恐慌,並反映在行為上,例如有聲音一直叫他去死,
最後他果真自殺。而錯覺則是指患者對外在的刺激解讀錯誤,造成意義上的曲解。
3.妄想
妄想是指個人不真實的、相互矛盾的、沒有理由或證據的信念,
並伴隨著不同的妄想類型。例如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會對他們週遭的人們出現被害妄想、
或是以為他們被殺害、設計、騷擾、下毒或欺騙。或是將被害妄想投射到別人身上,
認為他們可能是被殘害的對象。
4.混亂的思考與貧乏的情緒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思考常常是混亂的,無法長時間將思考專注在一件事物上。
在邏輯的表現上,思考常是片斷的、無邏輯連貫性的、
思考的事物間缺乏邏輯順序或關係,造成思考混亂。也因為如此,
造成了人們與精神分裂症患者溝通方面的隔閡,並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會障礙,
影響人際關係,而使得人們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產生距離,甚至疏離精神患者。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情緒的反應表現上,常是平淡的語氣、冷漠的態度、面無表情,
因此給人不親近的感覺。這是因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情緒表達反應上嚴重退化的關係,
因此在社交上退縮,造成患者嚴重的社會障礙。
Q:如何治療精神分裂症?
1.藥物治療
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藥物治療,目的在於使患者能夠減少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以協助患者漸漸回復正常的生活。藥物的選擇和劑量是由專業精神科醫師,
針對患者的症狀情況給予個別化的藥劑。但需注意的是,藥物治療的目的並不是根治,
或是確保不再復發,而是協助患者控制症狀。
2.心理治療
臨床實驗證實,精神分裂症藥物對於患者的妄想、幻聽、
錯覺以及情緒性反應極為有效,但是對於患者的行為方面的治療則無顯著效果;
也就是說藥物無法對患者在溝通、動機、人際關係的建立、社會功能上有效給予幫助。
因此必須以社會心理的角度來對患者提供心理治療。一般常見的心理治療法有:
(1) 復健計畫
復健計畫包括各種非藥物的治療方式。復健的概念在於強調社會心理訓練與職業訓練,
藉此來協助病患克服心理的困難。一般而言,復健計畫的內容有:職業諮詢訓練、
金錢管理、基礎教育。復健計畫對於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它提供患者重新具備獨立自主的條件。
(2) 心理治療
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以透過心理治療的途徑,藉由定期與心理衛生專業人士的面談,
對目前面臨的壓力與問題、過去的經驗、感覺、問題、人際狀況進行諮商。
藉由心理衛生專業人士的協助,可協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逐步了解自己的問題,
並重新學會分辨事物與導正扭曲的觀感。
(3) 家庭教育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除了患者的藥物與心理諮商的方式外,
患者家人對於患者病況的認識與照護也是相當重要的。
對精神分裂症有充分了解的病患家屬,可以與治療人員協助患者擬定復健計畫、
有效落實計畫內容、協助患者面臨壓力與給予心理上的支持。
另外充分的家庭教育亦可協助患者家人如何照護好他們的病患,並獲得良好的改善。
來源:http://www2.tku.edu.tw/~ascx/contentpages/2-1-1-6.htm
--
還記得嗎?
還記得電影「美麗境界」中的得到諾貝爾獎的John Nash嗎?他和精神分裂症搏鬥到老,
在領獎時,有人問他,如何讓幻覺消失?他只悠悠的回了一句「他們一直都在,
只是我選擇忽略他們。」
Q:什麼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慢性腦功能障礙,
總人口約有1%於一生當中會發生精神分裂症,在美國每年約有超過2百萬的人患有此疾病。
雖然罹患精神分裂症的男女機率相當,但男性會較早發病,通常是在二十歲前後,
女性則是在二十歲到三十歲初。患有精神分裂的人通常會有可怕的症狀,
如幻聽(聲音來自其內部,而非他人)、或深信別人可以看透其內心、
控制其行為或意圖謀害他們等。這些症狀會使他們充滿恐懼和退縮。其言行顛顛倒倒、
使得別人無法了解他們,或是害怕他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以下症狀:
1.扭曲真實的知覺
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對周遭事物的感知與常人有極大的差異。
他們生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中,常有幻聽、幻覺的現象。也因為如此,
患者常會受到驚嚇、恐慌與焦慮,並產生異常的行為。例如:極度的驚慌、
或專注在事物上長達數小數之久。
2.知覺混淆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會產生知覺混淆的情形,並伴隨著幻覺與錯覺的發生。
幻覺會以視、聽、觸、味、嗅等形式發生,使患者產生情緒上的反應。
例如當患者產生幻聽的情況時,患者可能會對該聲音的內容產生害怕、
或與該聲音進行對話、或是該聲音對患者下達警告或是命令等,
使得患者感到害怕與恐慌,並反映在行為上,例如有聲音一直叫他去死,
最後他果真自殺。而錯覺則是指患者對外在的刺激解讀錯誤,造成意義上的曲解。
3.妄想
妄想是指個人不真實的、相互矛盾的、沒有理由或證據的信念,
並伴隨著不同的妄想類型。例如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會對他們週遭的人們出現被害妄想、
或是以為他們被殺害、設計、騷擾、下毒或欺騙。或是將被害妄想投射到別人身上,
認為他們可能是被殘害的對象。
4.混亂的思考與貧乏的情緒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思考常常是混亂的,無法長時間將思考專注在一件事物上。
在邏輯的表現上,思考常是片斷的、無邏輯連貫性的、
思考的事物間缺乏邏輯順序或關係,造成思考混亂。也因為如此,
造成了人們與精神分裂症患者溝通方面的隔閡,並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會障礙,
影響人際關係,而使得人們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產生距離,甚至疏離精神患者。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情緒的反應表現上,常是平淡的語氣、冷漠的態度、面無表情,
因此給人不親近的感覺。這是因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情緒表達反應上嚴重退化的關係,
因此在社交上退縮,造成患者嚴重的社會障礙。
Q:如何治療精神分裂症?
1.藥物治療
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藥物治療,目的在於使患者能夠減少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以協助患者漸漸回復正常的生活。藥物的選擇和劑量是由專業精神科醫師,
針對患者的症狀情況給予個別化的藥劑。但需注意的是,藥物治療的目的並不是根治,
或是確保不再復發,而是協助患者控制症狀。
2.心理治療
臨床實驗證實,精神分裂症藥物對於患者的妄想、幻聽、
錯覺以及情緒性反應極為有效,但是對於患者的行為方面的治療則無顯著效果;
也就是說藥物無法對患者在溝通、動機、人際關係的建立、社會功能上有效給予幫助。
因此必須以社會心理的角度來對患者提供心理治療。一般常見的心理治療法有:
(1) 復健計畫
復健計畫包括各種非藥物的治療方式。復健的概念在於強調社會心理訓練與職業訓練,
藉此來協助病患克服心理的困難。一般而言,復健計畫的內容有:職業諮詢訓練、
金錢管理、基礎教育。復健計畫對於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它提供患者重新具備獨立自主的條件。
(2) 心理治療
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以透過心理治療的途徑,藉由定期與心理衛生專業人士的面談,
對目前面臨的壓力與問題、過去的經驗、感覺、問題、人際狀況進行諮商。
藉由心理衛生專業人士的協助,可協助精神分裂症患者逐步了解自己的問題,
並重新學會分辨事物與導正扭曲的觀感。
(3) 家庭教育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除了患者的藥物與心理諮商的方式外,
患者家人對於患者病況的認識與照護也是相當重要的。
對精神分裂症有充分了解的病患家屬,可以與治療人員協助患者擬定復健計畫、
有效落實計畫內容、協助患者面臨壓力與給予心理上的支持。
另外充分的家庭教育亦可協助患者家人如何照護好他們的病患,並獲得良好的改善。
來源:http://www2.tku.edu.tw/~ascx/contentpages/2-1-1-6.htm
--
Tags:
精神疾病
All Comments
By Rosalind
at 2011-06-20T07:01
at 2011-06-20T07:01
By Lucy
at 2011-06-20T18:55
at 2011-06-20T18:55
By Ivy
at 2011-06-22T08:13
at 2011-06-22T08:13
By Caroline
at 2011-06-26T05:47
at 2011-06-26T05:47
By Belly
at 2011-06-29T14:55
at 2011-06-29T14:55
By Xanthe
at 2011-07-04T14:06
at 2011-07-04T14:06
By Victoria
at 2011-07-09T10:17
at 2011-07-09T10:17
By Jack
at 2011-07-11T02:35
at 2011-07-11T02:35
By Ivy
at 2011-07-13T21:22
at 2011-07-13T21:22
By Charlie
at 2011-07-14T15:37
at 2011-07-14T15:37
By Joe
at 2011-07-19T10:41
at 2011-07-19T10:41
By Agnes
at 2011-07-19T21:32
at 2011-07-19T21:32
Related Posts
解離性疾患
By Ursula
at 2011-06-18T15:29
at 2011-06-18T15:29
恐慌症
By Emily
at 2011-06-18T14:48
at 2011-06-18T14:48
關於失去記憶的行為
By Elvira
at 2011-06-18T11:40
at 2011-06-18T11:40
可以推薦台北的心理諮商師嗎?
By Damian
at 2011-06-18T10:57
at 2011-06-18T10:57
請問各位病友的父母怎樣看待病友的狀況?
By Madame
at 2011-06-17T19:02
at 2011-06-17T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