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子女心理成長團體開團囉! - 健康資訊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17-03-29T00:40

Table of Contents

生活中,充滿各種挑戰與困難,讓人感到煩悶
生命中,無盡的掙扎與痛苦,使人喘不過氣來
有時…
只是需要一方寧靜的天地,
讓我們可以輕輕述說
傾聽彼此的故事,找到支持的力量

尤其面臨家人罹患癌症,生活與心理所受到的影響又是更大的
有的人覺得不想提這件事情
有的人覺得好想沒有發生這件事情
有的人覺得這沒有什麼好說的
有的人覺得這種事情不適合跟別人說
有的人覺得其實心裡有點在意難過但不知道該如何
有的人心裡覺得苦,但是不知道說了又能有什麼改變
有的人覺得很不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有的人為此感到困惑、生氣、無奈

而你的感覺呢?
是否也會希望在這沉重的壓力生活中,尋找一點喘息的空間

其實,情緒會受我們自己的想法所影響
為了調節心情,也不是一味地提醒自己要正向思考
第一步,就是要好好地去傾聽自己的內心
接著,好好地觀察現在自己與周遭人事物
後續才會慢慢衍伸出一個更適合自己現狀的想法
進而能夠調節自己的心情,適應眼前的生活挑戰

誠摯邀請你ㄧ同來參加心理成長團體

為生活注入新的能量

照顧好自己,進而陪伴與照顧家人

------------------------------------------------------------------------------
此團體搭配碩士論文研究,研究主題為認知行為諮商團體對癌症患者子女之效果研究。
希望透過團體可以陪伴與協助癌症患者子女因應目前所處的生活壓力。

團體時間:星期日下午2:00-4:30,一週一次,共六次團體,每次2.5小時。
第一次的時間為4/9下午2:00-4:30

團體地點: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樓三樓 團體諮商室

團體目標:1.探索自我的情緒、想法、行為
2.建立支持性的人際網絡
3.提升情緒因應與問題解決能力
適合對象:
家中雙親之一罹患癌症,正在接受治療或是追蹤觀察,介於20-29歲之間,
想要更瞭解自己,追求自我成長的癌症患者子女

研究流程:因為搭配研究,所以會在團體前與團體後以及結束後三週填寫量表,
並於團體結束後進行約30分鐘的訪談

研究參與回饋:兩張威秀電影票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2pfFskEJsJTtFqd92

千呼萬喚終於喚出癌症患者子女心理成長團體~

很開心團體終於要開始了!

po上來跟大家分享,看還有沒有人會想要參加!!!

如果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要討論的,也歡迎與我聯繫。

--

All Comments

慈濟骨髓驗血建檔現在可以用預約的了~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7-03-27T23:08
之前要將骨髓資料建檔 要等慈濟有辦驗血活動時才可以去建檔 而且每次驗血活動都名額有限 地點也不一定方便 最近發現它們網站上可以直接填寫預約 就有專人打給你跟你約時間驗血 我在很早之前就很想建檔 但每次的驗血活動都沒有參加到 在慈濟網站上看到後 就上去填了 隔兩天就有志工打給我跟我約時 ...

「返家八千里」的動力?談「三酸甘油酯」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7-03-27T13:22
台灣公共電視台在2009年拍攝了一部保育鳥類的紀錄片「返家八千里」,描述黑面琵鷺在 東亞的太平洋沿岸南北往返繁衍生存的故事。他們每年在繁殖期過後的10月份開始陸續地 往南飛,到達台灣的西部沿岸,一直停留到南風吹起,3月底才又開始北上,約有各半年 的時間停留在北方與南方的家。是什麼樣的動力,支撐黑琵們奮力鼓動翅 ...

台大醫師教你3招 「健康不求人。醫療小講堂」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7-03-25T21:48
《只要3招!立馬解決脖子硬、眼睛痠、頭腦脹!》 讓你遠離焦慮、減少失眠、不再熊貓眼, 還能預防高血壓、腦中風各種風險疾病! ‧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 ,讓你眼睛酸澀 脖子僵硬嗎? ‧沒有來由的痠痛麻痺,讓你找不到病因嗎? ‧時好時壞的身體毛病,讓你吃藥也無效嗎? 爸媽的健康不能等!自己的健康自己救! 現在就 ...

有痔瘡,到底該不該做手術?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7-03-24T23:02
文章連結:http://myhealth911.com/20170321_335601.html 痔瘡一般分為三級:輕度痔瘡看上去不明顯,突起不超過蠶豆大小, 症狀不重,偶爾出血,可以不用藥,不需要到醫院去治療, 多注意衛生和飲食習慣就可以;中度痔瘡就不一樣了, 會頻繁出現腫脹和出血,突起大於1-2個蠶豆, ...

這麼多年,我們可能睡了個假覺?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7-03-24T22:24
文章連結:http://myhealth911.com/20170321_335605.html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睡過去的,熬夜的危害已經被解讀的夠多了, 朋友圈里講睡眠的貼子一整夜都刷不完,但是有的人就是早睡不了。 比如,現年56歲的崔健仍前行在搖滾的路上。 日前有網友貼出一段崔健曾在幾年前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