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失智居家安寧心得 - 長照
By Elizabeth
at 2022-09-01T21:07
at 2022-09-01T21:07
Table of Contents
家中長輩近期申請居家安寧,於家中安詳畢業,在此與板友分享相關心得。
情況:
家中長輩高齡95歲,失智後期,因吞嚥能力完全退化,不吃不喝導致急性腎衰入院。
醫院進行輸液、打葡萄糖的方式穩定狀況。
慢性疾病:
20年中重度失智、慢性腎衰未洗腎、慢性胃腸道潰瘍出血、長期貧血。
考量:
因已高齡,失智無法明確表達意願與不適,無法配合醫療。
在過去歷經白內障手術與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照護經驗,以及看過失智者使用鼻胃管對於
發生吸入性肺炎無顯著幫助的報告,家人一致同意不使用鼻胃管、不做氣切、不插尿管,
不進行積極醫療,以長輩的身心理舒適為優先。
希望維持最後一段生活品質,在家人的陪伴下走過。
首先,安寧緩和醫療是我們家屬自己做完功課,強烈要求才送評估的。
在所有的醫療過程中,沒有一位醫療人員主動提供我們這方面的資訊。
甚至當我們主動與醫師要求病房轉介緩和安寧治療時,醫師還說阿婆情況並沒有那麼嚴重
,安寧都是那種嚴重疼痛的癌末病人在使用的。
當下的我們其實聽了很惶恐無助,雖然是自己決定不插鼻胃管的,但這樣不帶任何管線、
毫無照護概念的出院,難道又要不吃不喝三天後再次送急診嗎?
這樣進出急診折騰,長輩承受得住嗎?
因此特別與醫師溝通,希望還是替我們向居家安寧小組送申請評估看看,若是無法,也請
幫轉洽長照單位,看看有沒有其他資源可以求援。
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安寧緩和醫療印象仍多注重於癌末、或是疼痛明顯之末期病人。其實
對失智末期的各種急性併發症,並沒有很統一的診斷流程可以將家屬引導至安寧緩和醫療
。
此情況,本身觀察到的原因如下:
單科醫療人員並不像照護者,看到的是一個長時間的生活品質下降。醫療目的常常是在延
長生命時間,並沒有以癒後狀態做考量。
不是以一個人身上共同疾病,作為整體評估。常由單科醫師決定處置。
送往急診時,會歸類科別收治病人。
單科主治醫師收治住院,主要處理的是單科狀況,其他科別的疾病會採取會診穩定狀況後
,要求病人出院後再自行回診,有點各司其職的感覺,失去對一個病人的整體評估。
當家屬在此情況下,沒有專業人員在旁邊有敏銳度,提供關於緩和安寧的資訊,其實是十
分無助的。
因此特發此文,希望有類似狀況的板友知道能夠主動要求轉介緩和安寧醫療,就算不符合
資格,也能在申請過程中了解更多相關資訊,作為以後的考量依據。
---------------------------------------------
安寧緩和醫療
申請方式:
1.住院期間>向主治醫師提出,經由病房轉介>符合收案條件>出院後一周內安排訪視
2.門診轉介或是主動去安寧專科門診諮詢
自家個案是在出院後隔天,居家安寧護理師就來家中探視,提供服務。
居家安寧對我們家最大的幫助,是教導家屬,在邁向死亡的過程中,什麼樣的不適症狀是
正常的衰弱過程。我們能如何為家人紓解不適。
一步步告訴我們,再來可能要面對什麼,要如何照護病人,例如:
將近臨終時,病人有什麼樣的徵兆。
接近臨終病人的飲食需求量已與正常人體不同,如何恰當的給與家人飲食且不造成水腫。
在家中臨終時,要怎麼處理相關事宜。
每一件事情都是專業度極高,且需要人一步步帶領學習的。
知道自己能為準備離開的家人做些什麼,其實帶給家屬極大的安慰。
居家安寧期間,醫事人員提供一周1~3次的居家探訪,24小時緊急狀況諮詢服務,也提供
家屬心理方面的援助。
費用方面,安寧醫療有健保給付,單次醫事人員車馬交通費用是200元。(或有地區差異)
金額並不像想像中龐大,且末期疾病的病人多已領有重大傷病卡或是殘障手冊,也多有補
助。
---------------------------------------------
家中長輩於出院居家安寧一周後逝世。
覺得很慶幸在最後的日子裡,能陪伴著長輩看著窗外的藍天白雲,偶爾推到庭院中一同感
受陽光與微風。
或許感到最安慰的是我們這些家人,能有段時間好好陪著她,而不是所有人一起惶恐的進
出醫院,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與她道別,留下許多的遺憾。
十分感謝這段路上所遇到的人們,也很感激這些社會資源給予我們的幫助。
故特於此與大家分享心得。
下方是有使用過有關於失智照護的書籍
可作參考
https://i.imgur.com/YdM7dVZ.jpg
--
情況:
家中長輩高齡95歲,失智後期,因吞嚥能力完全退化,不吃不喝導致急性腎衰入院。
醫院進行輸液、打葡萄糖的方式穩定狀況。
慢性疾病:
20年中重度失智、慢性腎衰未洗腎、慢性胃腸道潰瘍出血、長期貧血。
考量:
因已高齡,失智無法明確表達意願與不適,無法配合醫療。
在過去歷經白內障手術與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照護經驗,以及看過失智者使用鼻胃管對於
發生吸入性肺炎無顯著幫助的報告,家人一致同意不使用鼻胃管、不做氣切、不插尿管,
不進行積極醫療,以長輩的身心理舒適為優先。
希望維持最後一段生活品質,在家人的陪伴下走過。
首先,安寧緩和醫療是我們家屬自己做完功課,強烈要求才送評估的。
在所有的醫療過程中,沒有一位醫療人員主動提供我們這方面的資訊。
甚至當我們主動與醫師要求病房轉介緩和安寧治療時,醫師還說阿婆情況並沒有那麼嚴重
,安寧都是那種嚴重疼痛的癌末病人在使用的。
當下的我們其實聽了很惶恐無助,雖然是自己決定不插鼻胃管的,但這樣不帶任何管線、
毫無照護概念的出院,難道又要不吃不喝三天後再次送急診嗎?
這樣進出急診折騰,長輩承受得住嗎?
因此特別與醫師溝通,希望還是替我們向居家安寧小組送申請評估看看,若是無法,也請
幫轉洽長照單位,看看有沒有其他資源可以求援。
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安寧緩和醫療印象仍多注重於癌末、或是疼痛明顯之末期病人。其實
對失智末期的各種急性併發症,並沒有很統一的診斷流程可以將家屬引導至安寧緩和醫療
。
此情況,本身觀察到的原因如下:
單科醫療人員並不像照護者,看到的是一個長時間的生活品質下降。醫療目的常常是在延
長生命時間,並沒有以癒後狀態做考量。
不是以一個人身上共同疾病,作為整體評估。常由單科醫師決定處置。
送往急診時,會歸類科別收治病人。
單科主治醫師收治住院,主要處理的是單科狀況,其他科別的疾病會採取會診穩定狀況後
,要求病人出院後再自行回診,有點各司其職的感覺,失去對一個病人的整體評估。
當家屬在此情況下,沒有專業人員在旁邊有敏銳度,提供關於緩和安寧的資訊,其實是十
分無助的。
因此特發此文,希望有類似狀況的板友知道能夠主動要求轉介緩和安寧醫療,就算不符合
資格,也能在申請過程中了解更多相關資訊,作為以後的考量依據。
---------------------------------------------
安寧緩和醫療
申請方式:
1.住院期間>向主治醫師提出,經由病房轉介>符合收案條件>出院後一周內安排訪視
2.門診轉介或是主動去安寧專科門診諮詢
自家個案是在出院後隔天,居家安寧護理師就來家中探視,提供服務。
居家安寧對我們家最大的幫助,是教導家屬,在邁向死亡的過程中,什麼樣的不適症狀是
正常的衰弱過程。我們能如何為家人紓解不適。
一步步告訴我們,再來可能要面對什麼,要如何照護病人,例如:
將近臨終時,病人有什麼樣的徵兆。
接近臨終病人的飲食需求量已與正常人體不同,如何恰當的給與家人飲食且不造成水腫。
在家中臨終時,要怎麼處理相關事宜。
每一件事情都是專業度極高,且需要人一步步帶領學習的。
知道自己能為準備離開的家人做些什麼,其實帶給家屬極大的安慰。
居家安寧期間,醫事人員提供一周1~3次的居家探訪,24小時緊急狀況諮詢服務,也提供
家屬心理方面的援助。
費用方面,安寧醫療有健保給付,單次醫事人員車馬交通費用是200元。(或有地區差異)
金額並不像想像中龐大,且末期疾病的病人多已領有重大傷病卡或是殘障手冊,也多有補
助。
---------------------------------------------
家中長輩於出院居家安寧一周後逝世。
覺得很慶幸在最後的日子裡,能陪伴著長輩看著窗外的藍天白雲,偶爾推到庭院中一同感
受陽光與微風。
或許感到最安慰的是我們這些家人,能有段時間好好陪著她,而不是所有人一起惶恐的進
出醫院,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與她道別,留下許多的遺憾。
十分感謝這段路上所遇到的人們,也很感激這些社會資源給予我們的幫助。
故特於此與大家分享心得。
下方是有使用過有關於失智照護的書籍
可作參考
https://i.imgur.com/YdM7dVZ.jpg
--
Tags:
長照
All Comments
By Victoria
at 2022-09-05T04:58
at 2022-09-05T04:58
By Enid
at 2022-09-08T12:49
at 2022-09-08T12:49
By Susan
at 2022-09-11T20:40
at 2022-09-11T20:40
By Wallis
at 2022-09-15T04:31
at 2022-09-15T04:31
By Anonymous
at 2022-09-18T12:22
at 2022-09-18T12:22
By Kama
at 2022-09-21T20:13
at 2022-09-21T20:13
By Carol
at 2022-09-25T04:04
at 2022-09-25T04:04
By Steve
at 2022-09-28T11:55
at 2022-09-28T11:55
By Caroline
at 2022-10-01T19:46
at 2022-10-01T19:46
By Joseph
at 2022-10-05T03:37
at 2022-10-05T03:37
By Anthony
at 2022-10-08T11:28
at 2022-10-08T11:28
By Zenobia
at 2022-10-11T19:19
at 2022-10-11T19:19
By Emily
at 2022-10-15T03:10
at 2022-10-15T03:10
By Leila
at 2022-10-18T11:01
at 2022-10-18T11:01
Related Posts
長照2.0使用心得
By Elizabeth
at 2022-08-30T16:50
at 2022-08-30T16:50
失智照顧/申請複雜 逾半照顧者未用失智
By Enid
at 2022-08-21T06:47
at 2022-08-21T06:47
臥床可達7小時的黏貼成人尿布?
By Kumar
at 2022-07-12T21:38
at 2022-07-12T21:38
限量免費講座:讓你了解養生村、老人公寓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6-24T09:32
at 2022-06-24T09:32
誠徵夥伴
By Liam
at 2022-06-20T20:10
at 2022-06-20T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