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畏 - 憂鬱症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7-04-29T21:30

Table of Contents

剛剛心血來潮 跑去了某熱門版
看到很多鬧憂鬱症的發文跟推文

雖然本來就不要對網路上的人認真
卻發起陣陣疙瘩,
原來只要大家互相看不到對方,什麼鬼話、不堪入目的言語皆可發表

最後逃離了某版,讓自己冷靜。
還請有時候會去那版的版友們,最近還是別去了。
在消費林小姐事件未完之前,我想更難聽的話會繼續出現………

--

All Comments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7-05-01T19:36
這件事情的焦點根本不應該是林小姐, 是加害者, 台灣整個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7-05-02T19:07
社會的輿論都非常扭曲, 最常見的就是"這種事這種人無可
避免所以我們來討論被害者應該怎麼做避免被害" 問題是這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7-05-07T09:54
種心態就是導致環境不斷惡化的原因 因為社會沒有要求該
負責任的人負起責任。只要想一下假設今天聯航事件發生之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7-05-11T02:57
後, 如果整個社會討論的都是"因為航空公司的惡行無法規範
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不受到同樣的對待" 這件事的結尾還會
是以航空公司改變政策跟和解收場嗎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7-05-11T13:49
我認為事件的焦點不是加害者,愚民被水準低下的媒體
扇動搞錯重點,一直要找加害者洩憤以自我滿足。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7-05-15T10:38
當年Robin Williams 事件過後,大家是緬懷逝者,媒體
增加宣傳憂鬱症和精神疾病的知識。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7-05-18T16:20
這次林的事情也是,重要的是education and awareness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17-05-23T05:43
hold people accountable並不只是關於洩憤自我滿足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7-05-25T17:23
而是改善性別權力性侵等等環境問題的重要一環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7-05-26T17:09
憂鬱和精神疾病和經歷有很大關係 一個沒有行為能力的未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7-05-26T19:40
成年人遇到某些經歷 對於人格和人生的影響非常深遠
Callum avatar
By Callum
at 2017-05-27T07:33
就像我說的 今天聯航發生的事件 如果每個人都只討論我們
如何保護自己 這個大環境永遠不可能 改變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7-05-27T22:26
這個社會沒辦法理解 洩憤 和 讓應該承擔責任的人承擔責任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17-05-30T03:16
之間的差異 也沒辦法理解不做這件事 可以說是變相的加強
了原本已經有嚴重問題的結構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7-06-01T19:04
這個結構不只是關於性別問題/性侵害問題 性侵害與性別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7-06-02T11:40
我覺得兩位說的事情需要分開討論 但都很重要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7-06-06T02:33
問題的本質是"權力" 權力就是關於弱勢和地位的問題 這個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7-06-09T04:00
同樣也適用於社會對於憂鬱和精神疾病的態度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17-06-11T03:28
我了解你說的,也覺得我們的立場並沒抵觸,想抓狼的就
去抓,但大家完全被抓狼分散了注意力。我想說的是,現
在最重要的是教育,但是我並沒有看到台灣媒體有因為這
件事增加有關精神疾病的宣導。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7-06-12T20:10
而且hold people accountable也不只是在輿論的謾罵而已
其實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大家的注意力根本不在抓狼上 而是在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7-06-17T17:48
如何不讓孩子不被狼抓上 這兩者是不同的 簡單說就是後續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17-06-19T11:13
的影響會反映在家長保護孩子的態度方式上 而絕對不是政策
法律方面的改善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7-06-23T16:22
當年台灣小模自殺據說是因為不堪網路霸凌。以後還可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7-06-27T13:37
能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發生各種憾事,對被害者造成創
傷。媒體該做的是增加社會對憂鬱症的了解,這樣民眾
身邊有人出現自殺傾向的時候才能以正確的態度盡早介入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7-06-29T01:32
。大家是專注在犯罪防治而疏忽了自殺防治。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7-06-29T10:01
我沒辦法認為自殺防治優先於犯罪防治。 自殺並不是被法律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7-06-30T12:48
規範的違法行為是有其原因的。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7-07-01T07:55
何況說台灣"專注在犯罪防治"我真的覺得是笑話 性侵的再犯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7-07-04T23:00
防範幾乎沒有 性侵犯登記在案仍然可以做接觸minor的工作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7-07-06T15:33
不如說教育受害者還比較實在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7-07-10T16:43
我認同廣義來說,犯罪防治應該優先於自殺防治。但是,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7-07-14T19:03
大家如果真的想從林的自殺事件帶走些什麼的話,我認
為應該針對這次的事優先討論精神疾病與自殺防治。犯罪
行為太多了(酒駕、謀殺、亂殺、縱火、霸凌、偷竊、侵
犯隱私權etc.)。林小姐不幸遇到狼師,但如果她遇到
的是其他事件的話大家是不是又把注意力轉到另外一種
犯罪行為上?而且沒有人知道就算沒有遇到狼師,她是
不是也會選擇自殺。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事情的冰山一角,
真正自殺的原因只有林小姐一人知道。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7-07-14T23:29
碰到狼師或是其他事件都比較不重要 只要不自殺就好?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7-07-15T12:34
我真的沒辦法認同這種治標的角度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7-07-18T07:41
我覺得遇到任何犯罪事件都應該以討論犯罪發生(加害者防範
為優先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7-07-20T08:43
我沒說不重要啊,那件事是影響了她的一生,但是那也只
是整件事的一部分。沒人知道她背後是不是還有其他的痛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7-07-20T23:12
苦。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7-07-22T01:32
說穿了社會的角度是去處理違法為優先 他的背後的傷痛或是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7-07-26T08:41
什麼那牽涉到很多私領域的事 因此只是防治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7-07-30T12:18
這悲劇理,愛, 真的是缺席了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7-08-02T05:16
去了八卦版,阿,真的不該再去看,心情很糟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7-08-06T21:49
這牽涉到需要去理解"社會"這個角色在這個結構下應該扮演
的角色 期待社會去承接所有個人的問題是捨本逐末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7-08-09T20:42
每一則性傾案件都值得重視。每一種犯罪行為都有受害
者,每個受害者都可能面對ptsd. 報紙上每天都有性犯罪
的新聞,為什麼偏偏要因為“美才女”自殺了才來討論?
那她出書的時候又不見媒體這麼熱衷?單是這樣就看出媒
體的膚淺。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7-08-13T15:57
他出書的時候媒體就已經打著75級分/美女/名醫之女的宣傳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7-08-15T08:01
光看有多少人說嚮往她的人生就知道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有多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17-08-19T14:41
少問題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7-08-20T08:42
性犯罪這個問題已經講了不知道有多久 但是法律和規範上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7-08-24T10:33
幾乎沒有變過 光是看多數的討論都集中在"如何教育孩子保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7-08-24T16:10
護自己"就可以看出為什麼這個大環境一點都沒有轉變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17-08-29T13:00
所以在她出書的時候就應該已經討論性犯罪防治了。假如
我希望引起社會對我的創傷的注意的話,是不是我也該跑
去自殺?雖然這個策略很可能會失敗啦,畢竟我不是美才
女。地球上每一分鐘就有一個人死於自殺,更別提未遂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17-08-30T21:07
因為出版社拿著美女資優生的光環來賣書的時候 大家都沒有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17-08-31T04:44
意見的買帳
再說一次吧 自殺之所以不是違法行為是有其原因的。並不會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17-09-02T02:51
的人了。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7-09-02T22:25
因為人數很多就超越了犯罪問題的重要 "社會"的角色在於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7-09-06T13:44
防範人對於他人權利/權力的侵害為主也是有原因的
我不知道希望社會重視"個人"的創傷 是怎樣的出發點 但是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7-09-08T13:18
我認為台灣社會的性犯罪防治各個環節都有極其嚴重的問題
並不是來自於美女自殺的"個人創傷"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7-09-10T14:36
並不是違“法”的問題。每個自殺的人都是為了各自不同
的痛苦而下手的。社會應該怎樣改變來預防自殺的發生,
不是靠法律,而是教育與關注。媒體在這裡應該扮演教育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17-09-13T19:11
與宣導的角色,結果看看他們現在在幹嘛,完全沒有民
眾引到這個議題上。大家都只在意“美才女自殺超可惜,
都是當年狼師害的”。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17-09-15T06:58
如果一個社會連法律問題都不健全 還要考慮承接個人的創傷
這叫做本末倒置。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9-16T05:06
我說得很清楚我認為這有優先順序的問題, 但是你的回應中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7-09-20T09:34
據我所知,沒有一個國家的法律是“健全”的。倒是記
者的素質有差。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7-09-23T02:07
除了你認為自殺問題很重要之外 並沒有說明為什麼這個應該
自殺問題應該高於法律問題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7-09-23T09:30
這是你的觀點嗎?因為沒有一個國家的法律健全所以社會應該
優先關注自殺問題而不是犯罪問題?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7-09-27T22:15
像台灣這種性侵累犯可以繼續接觸minor也算是有達到一個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17-09-29T19:56
合格的水準? 這一串討論下來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台灣
整個性犯罪的環境會是這樣.....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17-10-01T21:55
我的立場是, 1. 相仿過去其他自殺名人的例子(例張
國榮robinwilliams楊又穎)針對這次特定林自殺事件,
應該宣導自殺防治的相關知識(例精神疾病知識)2. 台
灣媒體在其他的議題蒙蔽之下,並沒有做好這份工作。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7-10-03T02:03
還是沒看到自殺防治為何優先的理由
不然隨便什麼議題都可以提出被其他"蒙蔽"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7-10-05T15:06
聯航也可以宣稱這個事件是航空安全被其他議題蒙蔽啊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7-10-07T11:48
還是只要名人自殺焦點就是自殺議題 頭痛該醫頭?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7-10-10T15:02
忘了回答,為什麼這次特定事件自殺問題優先於法律問題
。因為,沒有人能確定林自殺的原因是否完全是因為犯罪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7-10-11T03:38
導致的創傷。如果她有合併其他原因的呢(例重鬱症症
狀、社會壓力)?導致她自殺的是“想自殺”的慾望。因
此,媒體應該優先討論應對“想自殺”慾望的防治與處理
(就是“自殺防治”啦),並引導社會往這方面去關注。
Quanna avatar
By Quanna
at 2017-10-12T18:41
這次特定事件,媒體只注意到“美才女”“誘姦”等字
眼,所以我說他們被蒙蔽。直接點說就是膚淺。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7-10-15T21:46
沒人能確定"自殺的原因" 所以 "發生過的犯罪行為" 相對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7-10-19T21:49
不重要? 天啊。 只有確定自殺的原因是犯罪行為社會才應該
關注犯罪行為
她自殺的理由無論為何 為論自不自殺 這個社會都應該關心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7-10-23T02:10
犯罪行為......................
Vanessa avatar
By Vanessa
at 2017-10-24T15:46
發生的犯罪行為社會缺乏合理處理機制, 大家應該關心最後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7-10-26T03:58
整體不知道是什麼導致的結果(非違法行為)
這邏輯簡直就是神奇。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7-10-26T13:40
“只有確定自殺原因是犯罪行為社會才應該關注犯罪行
為”<-我可沒有說過,也不是這個意思。
我的意思是“她的自殺慾望才是導致她自殺的”。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7-10-30T19:59
“她的自殺慾望才是導致她自殺的”。
“她的自殺慾望才是導致她自殺的”。就算過去沒有犯罪
行為的創傷,還是有可能自殺,所以事情的重點是在“
自殺防治”上,而不是追究我們所不知道的原因(也是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7-11-04T19:23
當事人的隱私)。事實上除非遺書上有寫,幾乎所有自
殺事件的原因都只有死者自己知道,自殺這個議題本來就
有很多不確定或不合理的因素,本來就是抽象的話題,大
家普遍不喜歡談論或存有偏見。如果真的要從這次特定
的自殺事件談論什麼,應該是如何避免下一個自殺事件(
例自己或旁人想自殺時可以怎麼做)。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7-11-07T20:48
以上。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7-11-09T19:49
其實你也沒有說為什麼犯罪防治應該優先於自殺阿
你只是說你覺得 明明是分開獨立的兩件事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17-11-10T02:16
這並沒有不證自明好嗎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7-11-12T18:31
犯罪造成比較多人死亡? 比較多人受傷? 所以效率主義?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7-11-12T21:25
你的立論基礎是什麼? 為什麼應該關注犯罪多於自殺?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7-11-13T12:06
我前面的推文有說。要納入general vs specific考量,
這裡就強調一次我的立場,媒體就這次特定自殺事件處理
過於膚淺。前面說了,我認同廣義(general)來說犯罪防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7-11-14T19:27
治優於自殺防治(而且社會應該持續關注),沒有在爭這
個。我們在爭的是,針對特定(specific)自殺事件,媒
體因為對方是美才女才給予那麼高關注的情況下,“自
殺慾望” vs “犯罪行為” 哪個應該優先關注。我的立
場是,如果真的要從這次specific事件帶走什麼(媒體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7-11-16T01:10
不斷強調美才女身分賺稿費),並從這次特定事件衍生
到社會,“自殺慾望”應優先“犯罪行為”給予宣導。wh
y? 因為“自殺慾望才是導致她自殺的”(除非你不同意
這點啦但我不想吵心理學)。衍生到社會,就是民眾面
對“自殺慾望”應該怎麼具體處理才能避免下一個人自
殺。
Tracy avatar
By Tracy
at 2017-11-18T05:05
1問2應3轉介…真的有用嗎

房思琪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7-04-29T20:13
我也有很大的後遺症 一直在想究竟要怎樣的痛苦才能有勇氣去xx 前陣子陰雨的天氣 讓我感覺今天的天氣救了我 只是又很害怕,那一天那個念頭會糾纏不止 我發現我會去特別關注有關輕生的新聞 死去的方式(好讓自己參考?) 大部分的都是弱勢邊緣人 這次的主角明顯是人生勝利組但也深受憂鬱之苦 讓我知道疾病不分 ...

騎車的焦慮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7-04-29T18:58
一直以來對機車很有恐懼 到了今年 (25y)因為工作必需騎車 也騎了幾次台中到豐原 (工作需要跑多個地方巡視) 但是每次騎車在路上整個 超、級、焦、慮!!!! 內心一直尖叫 好恐怖!好恐怖! 明明自己會轉彎 (對了 我有駕照) 我會一直覺得我會不會突然彎不過撞倒別人啊== 就是一個明明自己「已經 ...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7-04-29T14:38
昨日上班時看完女作家父母聲明我倉惶逃到洗手間裡哭, 我不知道自己為何這樣難過。 痛苦是不能比較的。 即使憂鬱症已經被過度氾濫使用、被污名化, 好像現在誰沒得過憂鬱症就一點也不時髦新潮。 我衷心感謝我的朋友們, 在那段深受憂鬱所苦、獨自度過昏暗悠長的恍 ...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7-04-29T13:06
bitter sweet. 我不能很確切的知道這是種福氣或是不幸 過了某個年紀之後 會開始明白事情的樣貌 不見得都能如同心裡的期待 或許就像L,一個保守而中規中矩的女生,所說的 她能理解那些人為什麼那樣做 因為婚姻之中要面對的困難太多 so that they decide to cheat and ...

一堆問題與自我解答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7-04-29T12:29
今天早上回診 從8點起床 到回診結束大約花了2小時 回家後開始做家事 洗衣服 擦桌子 洗鞋子 洗廁所 大約11點30分左右完成 開始上網找怎麼做讀書計劃的資料 目前只參考了an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