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健檢名醫 - 抗癌
By Bethany
at 2020-11-23T17:52
at 2020-11-23T17:52
Table of Contents
「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健檢名醫抗癌14年的領悟
2020-11-19 20:15 聯合報 / 記者陳婕翎/台北即時報導
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抗癌十四年,他在38歲那年得到大腸癌第三期的診斷,
領悟到「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這句話是真的, 此後改變生活型態,投入預防醫
學,以下是他的分享:
以前當開業醫師時,我是永遠滿診「拚命三郎」,病人從早看到晚,買了早餐到下午都沒
吃是日常,38歲那年,一份「大腸癌三期」診斷報告,彷彿老天爺讓我抽取命運、機會卡
,找回更滿意的生活,翻轉我對健康認知,用餘生讓更多人享受「那每個年紀能達到的最
好狀態」。
十多年前,當時醫師絕大多數將重心放在治療疾病,多數醫師知道均衡飲食、調整作息的
重要性,但大家還是從早忙到晚,「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這句話是真的,在確診
前,我其實已發現自己糞便有出血現象。
但醫師面對患者和面對自己不同,看到病人糞便潛血,一定耳提面命要他去檢查,但自己
遇到,我自行診斷應該是痔瘡。
我清楚記得,38歲生日剛過,我去做了一次健檢,結束後我到診間聽報告,「你疑似有大
腸癌」聽那名醫師說出這幾個字後,我什麼反應都沒有。我只回應了一句「喔!大腸癌,
我檢查做完了,可以回去嗎?」直到回到家,才真正意識到發生什麼事。
當下我最先打了一通電話給專攻大腸癌的醫學院同學,詢問對方意見。我掛掉這通電話後
,想起自己上有父母下有妻小,「說不害怕是假的。」
心情最糟糕的階段是確診後一、兩天,因為我不確定是早期癌還是末期,在拿到健檢中心
的轉診報告後,我隔天就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當初最怕診斷期別是第四期,「等待結果
是最煎熬的,未知是最恐懼的。」直到確定自己是第三期,心中的一顆大石頭才緩緩放下
。
後來一位腫瘤科同學跟我說,他估計大腸癌第三期五年存活率有五成,這消息對我來說無
疑是一劑強心劑,再加上生病期間許多貴人、老師親自上陣為我開刀切除癌細胞,大學同
學擔任我的主治醫師、在藥廠的同學也幫我找到很好的藥物。
我漸漸坦然接受、對康復抱有信心,連妻子都說,我的優點是即使罹癌,也不會對旁人發
脾氣。今年是我抗癌第十四年,在這段期間,我常常告訴自己,生病不是犯罪,但要承認
過去生活確實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那份「大腸癌三期」的診斷報告,讓我學到教訓,正視生活需要做出改變。我從肉食主義
者變身均衡飲食主義,花更多時間運動,跟以前在診所的拚命三郎作息比起來,我更滿意
現在的生活型態,行醫理念也因罹癌而改變。
以前在診間,我只要求患者從有病進步到沒病,但我完成大腸癌療程,回到職場的第一件
事是關掉診所,轉換跑道投身健檢領域。
十多年過去,我在臨床發現,一般民眾在35歲之後,多達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開始出現大
腸瘜肉。「瘜肉不一定會變成癌症,卻是風險。」我認為這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賭注。
加上近年多位藝人在30多歲就確診大腸癌第三期,我開始建議民眾25歲後開始預防健檢。
健檢不只是為了避免罹癌,更應該追求「健康」,是讓每個人在自己當下的年紀,達到最
好狀態,更加傾聽身體的聲音,及時調整生活型態,擁抱健康快樂的人生。
醫學辭典/大腸癌
大腸癌連續12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大腸癌患者不論男女,以60至79歲最多,但各年齡層
都有,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以我的門診為例,年齡最小的大腸癌患者是十多歲
的國中生。
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
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
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
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
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
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梁金銅 整理/記者陳婕翎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028547
--
現代女人: 可常回娘家(可100%孝順娘家) 古代/傳統媳婦: 很少回娘家(不怎孝順娘家)
現代女人: 大部份的人不拿聘金 古代/傳統媳婦: 拿聘金 (被嫁[賣]到夫家?)
現代女人: 有人100% <沒靠夫家>養 古代/傳統媳婦: <婚後> 取/用/住公婆家資源
現代女人: 有存款 有經濟能力 買車 買房 古代/傳統媳婦:
現代女人: 小孩雙姓 增多 古代/傳統媳婦: 小孩大部份從父姓
[大陸] 80後獨生夫妻為後代取「雙姓」漸流行 2011/4/17 https://tinyurl.com/y4vh3kyc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nti-Cancer/M.1606125136.A.8A9.html
※ 編輯: sony577 (111.243.107.84 臺灣), 11/23/2020 18:17:19
2020-11-19 20:15 聯合報 / 記者陳婕翎/台北即時報導
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抗癌十四年,他在38歲那年得到大腸癌第三期的診斷,
領悟到「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這句話是真的, 此後改變生活型態,投入預防醫
學,以下是他的分享:
以前當開業醫師時,我是永遠滿診「拚命三郎」,病人從早看到晚,買了早餐到下午都沒
吃是日常,38歲那年,一份「大腸癌三期」診斷報告,彷彿老天爺讓我抽取命運、機會卡
,找回更滿意的生活,翻轉我對健康認知,用餘生讓更多人享受「那每個年紀能達到的最
好狀態」。
十多年前,當時醫師絕大多數將重心放在治療疾病,多數醫師知道均衡飲食、調整作息的
重要性,但大家還是從早忙到晚,「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這句話是真的,在確診
前,我其實已發現自己糞便有出血現象。
但醫師面對患者和面對自己不同,看到病人糞便潛血,一定耳提面命要他去檢查,但自己
遇到,我自行診斷應該是痔瘡。
我清楚記得,38歲生日剛過,我去做了一次健檢,結束後我到診間聽報告,「你疑似有大
腸癌」聽那名醫師說出這幾個字後,我什麼反應都沒有。我只回應了一句「喔!大腸癌,
我檢查做完了,可以回去嗎?」直到回到家,才真正意識到發生什麼事。
當下我最先打了一通電話給專攻大腸癌的醫學院同學,詢問對方意見。我掛掉這通電話後
,想起自己上有父母下有妻小,「說不害怕是假的。」
心情最糟糕的階段是確診後一、兩天,因為我不確定是早期癌還是末期,在拿到健檢中心
的轉診報告後,我隔天就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當初最怕診斷期別是第四期,「等待結果
是最煎熬的,未知是最恐懼的。」直到確定自己是第三期,心中的一顆大石頭才緩緩放下
。
後來一位腫瘤科同學跟我說,他估計大腸癌第三期五年存活率有五成,這消息對我來說無
疑是一劑強心劑,再加上生病期間許多貴人、老師親自上陣為我開刀切除癌細胞,大學同
學擔任我的主治醫師、在藥廠的同學也幫我找到很好的藥物。
我漸漸坦然接受、對康復抱有信心,連妻子都說,我的優點是即使罹癌,也不會對旁人發
脾氣。今年是我抗癌第十四年,在這段期間,我常常告訴自己,生病不是犯罪,但要承認
過去生活確實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那份「大腸癌三期」的診斷報告,讓我學到教訓,正視生活需要做出改變。我從肉食主義
者變身均衡飲食主義,花更多時間運動,跟以前在診所的拚命三郎作息比起來,我更滿意
現在的生活型態,行醫理念也因罹癌而改變。
以前在診間,我只要求患者從有病進步到沒病,但我完成大腸癌療程,回到職場的第一件
事是關掉診所,轉換跑道投身健檢領域。
十多年過去,我在臨床發現,一般民眾在35歲之後,多達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開始出現大
腸瘜肉。「瘜肉不一定會變成癌症,卻是風險。」我認為這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賭注。
加上近年多位藝人在30多歲就確診大腸癌第三期,我開始建議民眾25歲後開始預防健檢。
健檢不只是為了避免罹癌,更應該追求「健康」,是讓每個人在自己當下的年紀,達到最
好狀態,更加傾聽身體的聲音,及時調整生活型態,擁抱健康快樂的人生。
醫學辭典/大腸癌
大腸癌連續12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大腸癌患者不論男女,以60至79歲最多,但各年齡層
都有,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以我的門診為例,年齡最小的大腸癌患者是十多歲
的國中生。
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
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
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
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
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
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梁金銅 整理/記者陳婕翎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028547
--
現代女人: 可常回娘家(可100%孝順娘家) 古代/傳統媳婦: 很少回娘家(不怎孝順娘家)
現代女人: 大部份的人不拿聘金 古代/傳統媳婦: 拿聘金 (被嫁[賣]到夫家?)
現代女人: 有人100% <沒靠夫家>養 古代/傳統媳婦: <婚後> 取/用/住公婆家資源
現代女人: 有存款 有經濟能力 買車 買房 古代/傳統媳婦:
現代女人: 小孩雙姓 增多 古代/傳統媳婦: 小孩大部份從父姓
[大陸] 80後獨生夫妻為後代取「雙姓」漸流行 2011/4/17 https://tinyurl.com/y4vh3kyc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nti-Cancer/M.1606125136.A.8A9.html
※ 編輯: sony577 (111.243.107.84 臺灣), 11/23/2020 18:17:19
噓 marathons: 教母在多板被水桶,到處流竄洗文貼簽名檔宣教. 11/24 06:56
All Comments
By Una
at 2020-11-28T06:51
at 2020-11-28T06:51
Related Posts
超微創直腸切除手術 中醫大全球教學直播
By Elizabeth
at 2020-11-22T17:49
at 2020-11-22T17:49
助早期發現 林口長庚首創癌症AI篩檢平台
By Frederic
at 2020-11-21T17:48
at 2020-11-21T17:48
爸爸得了大腸癌-1
By Una
at 2020-11-20T02:21
at 2020-11-20T02:21
真的有基因差這回事情嗎
By Annie
at 2020-11-18T19:38
at 2020-11-18T19:38
罹癌8成在50歲以後!研究證實8種癌都能靠
By Isla
at 2020-11-17T22:29
at 2020-11-17T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