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人厭的諮商話術(內容偏激,不喜勿入) - 精神疾病
By Madame
at 2009-10-03T02:15
at 2009-10-03T02:15
Table of Contents
看了一系列的討論串,身為這領域的一份子。我覺得都有其道理。
然而,就我自己在這領域研讀的經驗,
我覺得台灣的心理治療界仍在戰國時代。
其實,我並不認為心理師的考試可以證明什麼,
頂多證明基礎的心理學知識有所掌握而已,
實際與個案互動,不管作衡鑑或是治療,都難以用制式的考試來證明。
因為人的思考是複雜而多變的,一百個人是一百種樣子,
科學的分類只是為了協助我們的專業領域有個依循的標準,
但實際上的差異仍是非常多的。
例如:我做過動症的兒童,每個兒童仍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脈絡,
我能夠掌握的仍在過動症的孩子特質,但其中仍有許多變項,
如家長的教養方式、孩子的過往經驗等。
也因此,制式的考試往往很難測量出心理師對人的掌握度,
所以執照也不過是能夠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罷了。
另一方面,療效因子很難以外在客觀元素來衡量,
頂多能夠衡量的就是心理師遵照倫理守則進行治療,
但其他....就真的是以個案實際的感受來度量了,
這也就是心理師這一行難做的原因,
A說很好的心理師,不代表B來就會有同樣的感受。
但在這一行裡,我仍覺得心理治療是有效果的,
只是心理師與案主的適配性就變得很重要了。
在戰國時代,學界或業界尚未想不出來好方法評估心理師能力的狀況下,
真的只能靠口碑和實際地試試看了。
===============================================================
另,關於臨床與諮商的爭議,我覺得這是個工作領域的選擇,
就像我們學校從美國拿到學位回台工作的教授,
就認為這不過是工作領域選擇的問題,
如同你要選擇在醫院工作或是在社區,
或是你要選擇作兒童或是作成人。
台灣的訓練制度是因為學界的勢力範圍的劃分(鬥爭),而產生的差異,
但如果是心理工作,哪能夠沒有對人格疾患、情緒疾患或其他精神疾患的敏感度?
尤其很多諮商工作難免會第一線遇到需要以醫療協助的案主,
沒有相關知識的搭配,哪能夠建議案主並且與醫師、臨床心理師合作,
協調出最有效工作的方式來協助案主?
我就是出身於師範學院諮商心理學領域,
但我不認為就會因為出身諮商界就忽略了對心理病理學的掌握,
我也有和自己的指導教授討論過臨床界封鎖相關知識的交流的現狀,
我那身為臨床心理師的指導教授只說了一句話:
「唸到了研究所,就算人家不教你,也該知道如何去找尋知識。」
而有基本的心理學知識,但本來就不可能包山包海全都包,
還是需要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深耕,
我不相信一個心理師的養成是研究所畢業、拿到執照就完成了,
因為經驗的累積和不斷地增進知識,並且做有效的整理,
對心理師來說非常重要。
================================================================
啊,講講就講了很多。
希望各位朋友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對自己有幫助的方式,
po這篇文章也只是希望澄清一下諮商與臨床之爭而已。
我也希望台灣的心理治療是越來越進步,
對人們可以達到真正的幫助。:)
--
然而,就我自己在這領域研讀的經驗,
我覺得台灣的心理治療界仍在戰國時代。
其實,我並不認為心理師的考試可以證明什麼,
頂多證明基礎的心理學知識有所掌握而已,
實際與個案互動,不管作衡鑑或是治療,都難以用制式的考試來證明。
因為人的思考是複雜而多變的,一百個人是一百種樣子,
科學的分類只是為了協助我們的專業領域有個依循的標準,
但實際上的差異仍是非常多的。
例如:我做過動症的兒童,每個兒童仍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脈絡,
我能夠掌握的仍在過動症的孩子特質,但其中仍有許多變項,
如家長的教養方式、孩子的過往經驗等。
也因此,制式的考試往往很難測量出心理師對人的掌握度,
所以執照也不過是能夠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罷了。
另一方面,療效因子很難以外在客觀元素來衡量,
頂多能夠衡量的就是心理師遵照倫理守則進行治療,
但其他....就真的是以個案實際的感受來度量了,
這也就是心理師這一行難做的原因,
A說很好的心理師,不代表B來就會有同樣的感受。
但在這一行裡,我仍覺得心理治療是有效果的,
只是心理師與案主的適配性就變得很重要了。
在戰國時代,學界或業界尚未想不出來好方法評估心理師能力的狀況下,
真的只能靠口碑和實際地試試看了。
===============================================================
另,關於臨床與諮商的爭議,我覺得這是個工作領域的選擇,
就像我們學校從美國拿到學位回台工作的教授,
就認為這不過是工作領域選擇的問題,
如同你要選擇在醫院工作或是在社區,
或是你要選擇作兒童或是作成人。
台灣的訓練制度是因為學界的勢力範圍的劃分(鬥爭),而產生的差異,
但如果是心理工作,哪能夠沒有對人格疾患、情緒疾患或其他精神疾患的敏感度?
尤其很多諮商工作難免會第一線遇到需要以醫療協助的案主,
沒有相關知識的搭配,哪能夠建議案主並且與醫師、臨床心理師合作,
協調出最有效工作的方式來協助案主?
我就是出身於師範學院諮商心理學領域,
但我不認為就會因為出身諮商界就忽略了對心理病理學的掌握,
我也有和自己的指導教授討論過臨床界封鎖相關知識的交流的現狀,
我那身為臨床心理師的指導教授只說了一句話:
「唸到了研究所,就算人家不教你,也該知道如何去找尋知識。」
而有基本的心理學知識,但本來就不可能包山包海全都包,
還是需要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深耕,
我不相信一個心理師的養成是研究所畢業、拿到執照就完成了,
因為經驗的累積和不斷地增進知識,並且做有效的整理,
對心理師來說非常重要。
================================================================
啊,講講就講了很多。
希望各位朋友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對自己有幫助的方式,
po這篇文章也只是希望澄清一下諮商與臨床之爭而已。
我也希望台灣的心理治療是越來越進步,
對人們可以達到真正的幫助。:)
--
Tags:
精神疾病
All Comments
By Andy
at 2009-10-07T09:05
at 2009-10-07T09:05
By Kumar
at 2009-10-08T03:32
at 2009-10-08T03:32
By Skylar Davis
at 2009-10-11T08:42
at 2009-10-11T08:42
By Ula
at 2009-10-14T17:39
at 2009-10-14T17:39
By Michael
at 2009-10-18T17:59
at 2009-10-18T17:59
By William
at 2009-10-20T11:33
at 2009-10-20T11:33
By Eartha
at 2009-10-22T12:24
at 2009-10-22T12:24
Related Posts
低落......
By Elizabeth
at 2009-09-29T21:42
at 2009-09-29T21:42
勞委會決定接受憂鬱症列入職業病
By Rae
at 2009-09-29T18:50
at 2009-09-29T18:50
這樣是精神疾病嗎? (急問)
By Agnes
at 2009-09-28T19:01
at 2009-09-28T19:01
奇怪的心理疾病...
By Annie
at 2009-09-28T10:39
at 2009-09-28T10:39
Re: 討人厭的諮商話術(內容偏激,不喜勿入)
By Todd Johnson
at 2009-09-27T14:27
at 2009-09-27T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