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有健康--慢性病黃金飲食最高指導原則 - 健檢
![Adele avatar](/img/cat3.jpg)
By Adele
at 2013-12-25T15:48
at 2013-12-25T15:48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好讀版: http://goo.gl/o15On2
字多純文字版:
可能有人有這種類似的經驗
像是健康檢查完看完了醫生的門診一出門診診間就全忘了剛剛在說啥只知道不用拿藥或要
去拿
藥,或是帶著健檢報告回家然後全家也搞不清楚那到底該怎麼辦
基於聽說其實只要由自己開始再連結六個人,就可以讓全世界連結起來,因此
還是要呼籲各位鄉親父老的親戚朋友們照過來~~
無論是自己、 阿公阿嬤還是頂頭上司或是忘年之交有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脂)、痛風
或糖尿
病,我們都應該或者試著了解,到底怎麼吃才健康!要怎麼不傷身又可以吃到一百八~!
首先,要先知道食物就是一種最好的良藥,常常有醫師會說「阿~你有輕微xxx,先飲食和
運動
控制就好」這句話不是在敷衍表示其實你沒病他就硬是要裝嚴重也絕對不是天方夜譚只是
不想
開藥給你
因為健康飲食的影響力就跟給自己開了了第一種藥物一樣(不是譬喻法,是真的一樣!),
是有實
證醫學基礎也經過研究確確實實有效的
但是,食物多成那樣千百款要一一記得甚麼可以吃甚麼不能吃這種東西的原型是甚麼碗糕
所以
能不能吃要吃多少實在是太suffer,所以如果您正在為慢性病所苦而想詳細知道飲食方面
所有
問題這種東西還是交給專業營養師來幫你詳細解說(大醫院都有營養師門診喔)
而忙碌沒時間的大家,其實只要記住大方向,大家告訴大家,吃出健康也沒那麼困難!
以下就來簡略~懶人也記得起來的最高原則(也就是最低標準啦XD)說明這四種慢性病高血
壓、高
膽固醇(高血脂)、痛風或糖尿病/高血糖的飲食守則
1. 高血壓
少油、少鹽(鹹)
2. 高膽固醇(高血脂)
只有紅框處的食物是不影響膽固醇的,第二類食物則時應該降低使用,第三類食物則應禁
用
簡單的說,內臟、海鮮、甜食和動物性油最好盡量降低食用甚至不吃都好
雞蛋每周也以4個為限制
3. 痛風
痛風是由於尿酸沉積在關節造成的不舒服,而尿酸又是由蛋白質分解而來,所以一旦發生
痛風
就要降低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取
內臟、海鮮、肉類這三類食物都要盡量減少攝取
禁止油炸食物及喝酒
多喝水,一天2000cc以上增加尿酸排泄
4. 糖尿病及高血糖
糖尿病是門大學問,只要被診斷糖尿病的人勢必都得去醫院參加幾次營養師衛教(健保給
付),
也要跟過去的飲食習慣說byebye
首先,要根據美國糖尿醫學會建議糖尿病之熱量需求估計來決定一天消耗的熱量
知道自己量身訂做的熱量後,接下來根據下圖來決定自己一天該怎麼分配自己的飲食量
數字就代表建議的"份數",而份數的換算如下,共有六大類
?醣類(全穀根莖類): 1份主食=1/4碗飯=1/2碗麵條=3湯匙麥片=1片薄吐司(25g)=1/2稀飯
=1/3
個饅頭=1/4碗蕃薯(馬鈴薯、芋頭、紅豆、綠豆)=1小餐包=3片蘇打餅乾
?奶類: 1份低、脫脂奶類=1杯240西西低、脫脂奶=3湯匙低、脫脂奶粉
?蛋豆魚肉類: 1份肉類=1兩瘦肉=1兩魚肉(雞肉、豬肉、牛肉)=1個蛋=1杯豆漿=1塊豆腐
=2塊
五香豆干=2湯匙肉鬆=1兩烏賊(小管、墨魚、蝦、蟹)
?脂肪: 1份油脂=1茶匙植物油=1茶匙奶油(豬油、牛油、瑪琪琳=1湯匙瓜子(南瓜子)=2茶
匙芝
麻=5粒腰果=5顆杏仁=10粒開心果
?蔬菜: 1份青菜=(煮後縮水後半碟=(不縮水的)一碟
?水果: 1份水果=1拳頭大
注意~糖尿病糖類不是吃越少越好喔!美國糖尿醫學會不建議一天的醣類攝取小於8份
如果平常都是自家煮飯的,就可以依照這樣的建議去調整用餐份量,注意喔~其實並沒有
要偏廢
哪一樣,因為均衡最重要
還有一個重要的大原則就是定時定量,因為糖尿病患者若配合藥物又不定時定量,有時會
讓血
糖過高有時又過低而產生併發症也難以控制血糖
當然,這種比較複雜的飲食控制對外食族或是吃大餐時就很難搞清楚現在到底吃了多少東
西,
因此,也要把這些機會降低,這就是一旦有糖尿病必須忍痛的地方><
所以,最好是從血糖高的時候就開始認真控制飲食了喔!
不少人健檢也會發現血糖高但還不到糖尿病標準(血糖耐受不良,在下去會變糖尿病),高
血糖的
病人還不需要如此嚴格控制,把握以下原則
均衡飲食
定時定量
多蔬菜
少甜點、飲酒及油炸食物
希望高血糖的人都可以不往糖尿病邁進~!
--
字多純文字版:
可能有人有這種類似的經驗
像是健康檢查完看完了醫生的門診一出門診診間就全忘了剛剛在說啥只知道不用拿藥或要
去拿
藥,或是帶著健檢報告回家然後全家也搞不清楚那到底該怎麼辦
基於聽說其實只要由自己開始再連結六個人,就可以讓全世界連結起來,因此
還是要呼籲各位鄉親父老的親戚朋友們照過來~~
無論是自己、 阿公阿嬤還是頂頭上司或是忘年之交有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脂)、痛風
或糖尿
病,我們都應該或者試著了解,到底怎麼吃才健康!要怎麼不傷身又可以吃到一百八~!
首先,要先知道食物就是一種最好的良藥,常常有醫師會說「阿~你有輕微xxx,先飲食和
運動
控制就好」這句話不是在敷衍表示其實你沒病他就硬是要裝嚴重也絕對不是天方夜譚只是
不想
開藥給你
因為健康飲食的影響力就跟給自己開了了第一種藥物一樣(不是譬喻法,是真的一樣!),
是有實
證醫學基礎也經過研究確確實實有效的
但是,食物多成那樣千百款要一一記得甚麼可以吃甚麼不能吃這種東西的原型是甚麼碗糕
所以
能不能吃要吃多少實在是太suffer,所以如果您正在為慢性病所苦而想詳細知道飲食方面
所有
問題這種東西還是交給專業營養師來幫你詳細解說(大醫院都有營養師門診喔)
而忙碌沒時間的大家,其實只要記住大方向,大家告訴大家,吃出健康也沒那麼困難!
以下就來簡略~懶人也記得起來的最高原則(也就是最低標準啦XD)說明這四種慢性病高血
壓、高
膽固醇(高血脂)、痛風或糖尿病/高血糖的飲食守則
1. 高血壓
少油、少鹽(鹹)
2. 高膽固醇(高血脂)
只有紅框處的食物是不影響膽固醇的,第二類食物則時應該降低使用,第三類食物則應禁
用
簡單的說,內臟、海鮮、甜食和動物性油最好盡量降低食用甚至不吃都好
雞蛋每周也以4個為限制
3. 痛風
痛風是由於尿酸沉積在關節造成的不舒服,而尿酸又是由蛋白質分解而來,所以一旦發生
痛風
就要降低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取
內臟、海鮮、肉類這三類食物都要盡量減少攝取
禁止油炸食物及喝酒
多喝水,一天2000cc以上增加尿酸排泄
4. 糖尿病及高血糖
糖尿病是門大學問,只要被診斷糖尿病的人勢必都得去醫院參加幾次營養師衛教(健保給
付),
也要跟過去的飲食習慣說byebye
首先,要根據美國糖尿醫學會建議糖尿病之熱量需求估計來決定一天消耗的熱量
知道自己量身訂做的熱量後,接下來根據下圖來決定自己一天該怎麼分配自己的飲食量
數字就代表建議的"份數",而份數的換算如下,共有六大類
?醣類(全穀根莖類): 1份主食=1/4碗飯=1/2碗麵條=3湯匙麥片=1片薄吐司(25g)=1/2稀飯
=1/3
個饅頭=1/4碗蕃薯(馬鈴薯、芋頭、紅豆、綠豆)=1小餐包=3片蘇打餅乾
?奶類: 1份低、脫脂奶類=1杯240西西低、脫脂奶=3湯匙低、脫脂奶粉
?蛋豆魚肉類: 1份肉類=1兩瘦肉=1兩魚肉(雞肉、豬肉、牛肉)=1個蛋=1杯豆漿=1塊豆腐
=2塊
五香豆干=2湯匙肉鬆=1兩烏賊(小管、墨魚、蝦、蟹)
?脂肪: 1份油脂=1茶匙植物油=1茶匙奶油(豬油、牛油、瑪琪琳=1湯匙瓜子(南瓜子)=2茶
匙芝
麻=5粒腰果=5顆杏仁=10粒開心果
?蔬菜: 1份青菜=(煮後縮水後半碟=(不縮水的)一碟
?水果: 1份水果=1拳頭大
注意~糖尿病糖類不是吃越少越好喔!美國糖尿醫學會不建議一天的醣類攝取小於8份
如果平常都是自家煮飯的,就可以依照這樣的建議去調整用餐份量,注意喔~其實並沒有
要偏廢
哪一樣,因為均衡最重要
還有一個重要的大原則就是定時定量,因為糖尿病患者若配合藥物又不定時定量,有時會
讓血
糖過高有時又過低而產生併發症也難以控制血糖
當然,這種比較複雜的飲食控制對外食族或是吃大餐時就很難搞清楚現在到底吃了多少東
西,
因此,也要把這些機會降低,這就是一旦有糖尿病必須忍痛的地方><
所以,最好是從血糖高的時候就開始認真控制飲食了喔!
不少人健檢也會發現血糖高但還不到糖尿病標準(血糖耐受不良,在下去會變糖尿病),高
血糖的
病人還不需要如此嚴格控制,把握以下原則
均衡飲食
定時定量
多蔬菜
少甜點、飲酒及油炸食物
希望高血糖的人都可以不往糖尿病邁進~!
--
Tags:
健檢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台中健檢/內容及報價
![Freda avatar](/img/cat1.jpg)
By Freda
at 2013-12-25T14:52
at 2013-12-25T14:52
美兆健檢
![Linda avatar](/img/girl1.jpg)
By Linda
at 2013-12-24T20:01
at 2013-12-24T20:01
婚前健檢 台北/新竹
![Annie avatar](/img/girl.jpg)
By Annie
at 2013-12-23T22:30
at 2013-12-23T22:30
高雄美兆健檢報價
![Agnes avatar](/img/cat3.jpg)
By Agnes
at 2013-12-20T17:27
at 2013-12-20T17:27
大陸 & 台灣健檢項目
![Isla avatar](/img/cat5.jpg)
By Isla
at 2013-12-17T13:13
at 2013-12-17T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