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算是心理疾病嗎? - 精神疾病
By Jake
at 2009-11-17T01:54
at 2009-11-17T01:5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Yoshikia (The last song)》之銘言:
: 其實這讓我想起一個理論,人的需求有「愛」和「工作」兩大需求,除了愛與
: 被愛之外,也需要藉由工作來肯定自己。
: 從一些宅男伴隨而來的心情性低落、自卑感高以及強烈需要網路互動來協助他
: 得到自我肯定來看,我們似乎可以發現沒有和人群或是伴侶間親密的互動是造成
: 他日後行為封閉的原因之ㄧ。尤其在大腦Myelinization和前額葉和後額葉的發展,
: 將他人的行為內化成為自我的心智是重要的發展程序之ㄧ。
: 我們從從皮亞傑的形式運思期來看,這時候的青少年已經在心智上可以去推論
: 他人的想法進而形成艾里克森在日後的「親密友好」概念,對於人予人的互動以及
: 擁有親密的伴侶是每個人非常渴望的因素。
: 一旦這個慾望無法得到,通常人們會將這種渴望轉嫁到可以控制的互動上,如電腦
: 成癮、情色成癮、偏執性工作狂、過度控制自己的兒女;而隨著社會資本化,人與人
: 的互動越來越少時,將會出現許多偏差性的行為,比如誤以為異性就是如自己在情色
: 影片所看到的互動方式、在團體中顯的孤單寂寞、抗壓性低以及自我意識強烈/不顧
: 他人想法,當然這樣的後果就會伴隨被否定、不被認同的低自尊心。
: (先不論自尊心跟網路成癮的因果關係。)
: 而這些人通常害怕工作,但是他們不見得沒有不好的工作技巧。害怕工作的原因是
: 畏懼與人群接觸、低抗壓性以及強烈的自我意識心態使然。他們不太會讀解別人的
: point of view,他們沒有與別人相似的「構念」。Kelly在治療一個「非常需要女友」
: 的個案時就發現︰
: (1)這個人無法解讀別人的觀點,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
: (2)這個人總是認為自己應該比別人高一階。
: (3)這個人很明顯的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 說到這裡,通常一個人在描述「我非常缺乏女友,並且非常渴望得到」時,他做的
: 行為卻通常與他希望得到的目標「交到女友」背到而馳,從幾個現實治療的個案做
: 下來他們透過「技巧」去得到他們想要的異性伴侶,但是卻無法長久。
: 這就牽涉到存在主義的「自由、孤獨、無意義」的範疇,每個人都有心智上的自由,
: 也有宣稱自己有個人觀點的自由,但是他卻得面對孤獨感以及這種不被認同的無意義
: 感,甚至體驗到自己的心靈是依附軀殼的死亡感。當你在網路上率領一大群異型去攻打
: 神族還是你去馬爆人家城鎮中心後,除非你在社會上或是人際關係上也有良好的互動,
: 否則你帶來的只是無限的失落感。
: 這是因為人們需要藉由工作來肯定自己,而不是只有養家糊口這麼簡單而已。通常在
: 高官權貴的兒女也常常出現低自尊心的情況下,或是現在失業率攀升自殺率不斷升高下
: ,足可以想見「沒有工作」對一個人來說打擊是多麼大!沒有工作(或是沒有唸書)意
: 味著自我價值不復存在,為了肯定這些價值,許多青少年會將這些需要得到的肯定感
: 轉嫁到網路上,至少透過網路可以維繫自己的價值。
: 有些人一聽說要去當工讀生,「可是我的學歷這麼高」,因此去加油站打工很丟臉,
: 可是其實在歐美大學生或是台灣研究生在餐廳打工的比率很常見,其實一個常常在外面
: 工作的人他的自我價值感以及自信感往往會高於老是不出去工作的人,一個在加油站打工
: 的高中生其自信感也往往高於一個一事無成的大學生。政府其實應該體會到,「工作」
: 應該是對全國人民的一種肯定感,就像南韓政府決定插手在國內企業時,他們的自信心
: 甚至可以自豪︰「我們所欠的債可以在2014年全部還完。」(南韓欠的債是台灣的數
: 十倍,甚至幾近破產。)
: 總結︰人與人的親密感會決定一個人在工作上的態度,通常一個人在工作上被獲得認同
: 時,他就很少會在工作上敷衍了事,也因為和人的互動較多而比較容易有伴侶出現。從
: 以上幾點就不難發現「網路成癮」患者他們對於人互動的渴望,若他們能夠再重新入學
: /就業並且搭配社交技巧訓練、人際互動訓練,可以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
: 以上
人有愛的需求,需要愛與被愛來肯定自我的存在,但是身為一個精神分裂病患,
以我來說,對於工作的需求倒是認為可有可無。
我不是學醫,對人體結構不那麼了解,也對於心理學也一知半解,
但我而言,本身沒有工作,父親逝故,只剩母親給予我從14歲以來身心成長的影響!
今年我而立之年,只零星打工過40天的加油站,半年的保險,
但是對於自己肯定還是蠻高的,而且是正向的。
我玩網路,迷戀但不宅!我有妻子,也有一女,生活經濟來源雖不是自給,但不缺,
對於錢的意識雖不強烈,但是節儉也懂得量入為出;我沒有工作,但我卻很樂群,在
人群之中總感到喜悅,不孤單,也喜歡和別人交談。
我會有自卑感的時候莫過於別人問我"你做什麼工作?"
這種自尊心也許是自然的現象,不是我不去工作,而是"我沒有工作 但我卻
過的更好"。因為我認為一旦我工作之後,我會過的比現在更差!
我娶到我的妻子不是用手段技巧得來,而是真心的愛,這份真心使感情歷久彌新
也讓彼此有堅固的結晶。
再者,講到性,我同意作者的看法,沒有工作的確會飽暖思淫慾,不過結婚之後,
會因為人的個性,生活的方式,而改變對性的態度。但是沒有工作對於性的方式我認為
的確會持浪蕩隨便的態度居多。
抗壓性低,我的抗壓性真的比工作中的同儕還低,但是我發現在我打工加油站
的那40天當中,正常的作息似乎使我抗壓性較高,這是純臆測。
結尾是..
我害怕工作,而且自我意識也很強烈,我會多半認為我的觀點是對的
但是,多半人是這樣阿? 我想強調的是,人不一定要藉由工作來肯定自己,可以有很多種
方式。運動,興趣,專長,廣結善緣,宗教都是。所以在這裡討論的是精神疾病板,來看文章
的朋友多半是如此居多,很多人都沒有工作,強調的是,也許不要緊,還有很多美好的事
,世界無奇不有,如此廣大。但是如果你能,當然是走向工作最好了。
--
: 其實這讓我想起一個理論,人的需求有「愛」和「工作」兩大需求,除了愛與
: 被愛之外,也需要藉由工作來肯定自己。
: 從一些宅男伴隨而來的心情性低落、自卑感高以及強烈需要網路互動來協助他
: 得到自我肯定來看,我們似乎可以發現沒有和人群或是伴侶間親密的互動是造成
: 他日後行為封閉的原因之ㄧ。尤其在大腦Myelinization和前額葉和後額葉的發展,
: 將他人的行為內化成為自我的心智是重要的發展程序之ㄧ。
: 我們從從皮亞傑的形式運思期來看,這時候的青少年已經在心智上可以去推論
: 他人的想法進而形成艾里克森在日後的「親密友好」概念,對於人予人的互動以及
: 擁有親密的伴侶是每個人非常渴望的因素。
: 一旦這個慾望無法得到,通常人們會將這種渴望轉嫁到可以控制的互動上,如電腦
: 成癮、情色成癮、偏執性工作狂、過度控制自己的兒女;而隨著社會資本化,人與人
: 的互動越來越少時,將會出現許多偏差性的行為,比如誤以為異性就是如自己在情色
: 影片所看到的互動方式、在團體中顯的孤單寂寞、抗壓性低以及自我意識強烈/不顧
: 他人想法,當然這樣的後果就會伴隨被否定、不被認同的低自尊心。
: (先不論自尊心跟網路成癮的因果關係。)
: 而這些人通常害怕工作,但是他們不見得沒有不好的工作技巧。害怕工作的原因是
: 畏懼與人群接觸、低抗壓性以及強烈的自我意識心態使然。他們不太會讀解別人的
: point of view,他們沒有與別人相似的「構念」。Kelly在治療一個「非常需要女友」
: 的個案時就發現︰
: (1)這個人無法解讀別人的觀點,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
: (2)這個人總是認為自己應該比別人高一階。
: (3)這個人很明顯的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 說到這裡,通常一個人在描述「我非常缺乏女友,並且非常渴望得到」時,他做的
: 行為卻通常與他希望得到的目標「交到女友」背到而馳,從幾個現實治療的個案做
: 下來他們透過「技巧」去得到他們想要的異性伴侶,但是卻無法長久。
: 這就牽涉到存在主義的「自由、孤獨、無意義」的範疇,每個人都有心智上的自由,
: 也有宣稱自己有個人觀點的自由,但是他卻得面對孤獨感以及這種不被認同的無意義
: 感,甚至體驗到自己的心靈是依附軀殼的死亡感。當你在網路上率領一大群異型去攻打
: 神族還是你去馬爆人家城鎮中心後,除非你在社會上或是人際關係上也有良好的互動,
: 否則你帶來的只是無限的失落感。
: 這是因為人們需要藉由工作來肯定自己,而不是只有養家糊口這麼簡單而已。通常在
: 高官權貴的兒女也常常出現低自尊心的情況下,或是現在失業率攀升自殺率不斷升高下
: ,足可以想見「沒有工作」對一個人來說打擊是多麼大!沒有工作(或是沒有唸書)意
: 味著自我價值不復存在,為了肯定這些價值,許多青少年會將這些需要得到的肯定感
: 轉嫁到網路上,至少透過網路可以維繫自己的價值。
: 有些人一聽說要去當工讀生,「可是我的學歷這麼高」,因此去加油站打工很丟臉,
: 可是其實在歐美大學生或是台灣研究生在餐廳打工的比率很常見,其實一個常常在外面
: 工作的人他的自我價值感以及自信感往往會高於老是不出去工作的人,一個在加油站打工
: 的高中生其自信感也往往高於一個一事無成的大學生。政府其實應該體會到,「工作」
: 應該是對全國人民的一種肯定感,就像南韓政府決定插手在國內企業時,他們的自信心
: 甚至可以自豪︰「我們所欠的債可以在2014年全部還完。」(南韓欠的債是台灣的數
: 十倍,甚至幾近破產。)
: 總結︰人與人的親密感會決定一個人在工作上的態度,通常一個人在工作上被獲得認同
: 時,他就很少會在工作上敷衍了事,也因為和人的互動較多而比較容易有伴侶出現。從
: 以上幾點就不難發現「網路成癮」患者他們對於人互動的渴望,若他們能夠再重新入學
: /就業並且搭配社交技巧訓練、人際互動訓練,可以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
: 以上
人有愛的需求,需要愛與被愛來肯定自我的存在,但是身為一個精神分裂病患,
以我來說,對於工作的需求倒是認為可有可無。
我不是學醫,對人體結構不那麼了解,也對於心理學也一知半解,
但我而言,本身沒有工作,父親逝故,只剩母親給予我從14歲以來身心成長的影響!
今年我而立之年,只零星打工過40天的加油站,半年的保險,
但是對於自己肯定還是蠻高的,而且是正向的。
我玩網路,迷戀但不宅!我有妻子,也有一女,生活經濟來源雖不是自給,但不缺,
對於錢的意識雖不強烈,但是節儉也懂得量入為出;我沒有工作,但我卻很樂群,在
人群之中總感到喜悅,不孤單,也喜歡和別人交談。
我會有自卑感的時候莫過於別人問我"你做什麼工作?"
這種自尊心也許是自然的現象,不是我不去工作,而是"我沒有工作 但我卻
過的更好"。因為我認為一旦我工作之後,我會過的比現在更差!
我娶到我的妻子不是用手段技巧得來,而是真心的愛,這份真心使感情歷久彌新
也讓彼此有堅固的結晶。
再者,講到性,我同意作者的看法,沒有工作的確會飽暖思淫慾,不過結婚之後,
會因為人的個性,生活的方式,而改變對性的態度。但是沒有工作對於性的方式我認為
的確會持浪蕩隨便的態度居多。
抗壓性低,我的抗壓性真的比工作中的同儕還低,但是我發現在我打工加油站
的那40天當中,正常的作息似乎使我抗壓性較高,這是純臆測。
結尾是..
我害怕工作,而且自我意識也很強烈,我會多半認為我的觀點是對的
但是,多半人是這樣阿? 我想強調的是,人不一定要藉由工作來肯定自己,可以有很多種
方式。運動,興趣,專長,廣結善緣,宗教都是。所以在這裡討論的是精神疾病板,來看文章
的朋友多半是如此居多,很多人都沒有工作,強調的是,也許不要緊,還有很多美好的事
,世界無奇不有,如此廣大。但是如果你能,當然是走向工作最好了。
--
Tags:
精神疾病
All Comments
By Rosalind
at 2009-11-17T08:10
at 2009-11-17T08:10
By Cara
at 2009-11-21T00:27
at 2009-11-21T00:27
Related Posts
請問一下精分用藥的問題…
By Margaret
at 2009-11-16T13:03
at 2009-11-16T13:03
難道唸醫科真的比較容易導致精神分裂嗎?
By Doris
at 2009-11-16T12:54
at 2009-11-16T12:54
難道唸醫科真的比較容易導致精神分裂嗎?
By Wallis
at 2009-11-16T04:37
at 2009-11-16T04:37
家人反對看醫生...
By Hazel
at 2009-11-15T23:57
at 2009-11-15T23:57
請問一下精分用藥的問題…
By Olga
at 2009-11-15T22:55
at 2009-11-15T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