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的問題 - 醫師
By Rachel
at 2013-09-27T16:26
at 2013-09-27T16:2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w1920385 (品瑟)》之銘言:
: 在國外留學,自知吃的不健康,最近考試壓力大,又逢聽聞台灣家中母親得了大腸癌,心急如焚,感覺身體變得更虛弱了.
: 前幾天發現整個下腹部有種奇怪的感覺,從睪丸到腎,整個下腹部都怪怪的,然後覺得四肢無力.
: 今天覺得蔓延到了整個肚子,尤其上腹部,感覺脹痛而且肚子不管多餓都覺得脹,摸了腹部感覺像是多了腹肌一般,但這是不可能的.吃喝東西時會覺得噁心
: 小弟今年21歲
: 自己爬文,有人說應該是胃癌,可是胃癌21歲感覺不太對
: 有人要我去檢查睪丸癌
: 我知道我是非得看看醫生不可,但是十月多就會回台灣一趟了,想到時在看.因為美國醫藥費我實在負擔不起.
家族有位76歲的長輩,兩年半前也是因為肚子痛到無法忍受,最後診斷是直腸癌第三期,
開刀後沒有化療、沒有吃藥、沒有吃任何保健食品,截至目前,大腸鏡檢查醫生都說狀況
很好。去年年底長輩還去帛琉浮潛,以下細節,希望對原PO和令堂有幫助。
長輩腹痛,手黃,腳浮腫,還加上大便都是噴風,我們也以為是胃痛,吃了一周的蘇打
餅乾,好像好了卻又開始痛。長輩從來沒這樣痛過,她先到社區診所,醫生馬上抽血
和照腹部超音波都沒問題。但醫生後來想到癌指數,三天後看報告的確超過標準值。
長輩掛了內湖三總的膽胃科和大腸直腸科,因為家族沒有胃腸的病症,只好隔天掛到
誰就看誰。先看腸科的A醫師,連指診都沒做(那時我們連指診都不知道是什麼),也不太
回答我們的問題,就開藥給長輩。
還好遇到多年不見的護士,很驚訝我們看A醫師,於是推薦我們看大腸直腸科的蕭正文
醫師,蕭醫師用長輩能了解的台語擬態語溝通,例如巴豆肚肚或巴豆ㄉㄧㄩㄉㄧㄩ等。
回頭想,醫生能和病人直接有效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蕭醫師指診後便安排大腸鏡和切片檢查。一做完,他問長輩住過院嗎? 長輩說沒有。蕭醫
師用輕鬆的語氣說要住院唷。後來住院、電療、開刀、回診,醫師都是輕鬆幽默對長輩,
在住院之前,對癌症的刻板印象,都來自電視劇作惡多端的人最後報應,長輩也會問「為
什麼是我」。連我們當家屬的也很想問,長輩除了婚宴極少外食,飲食簡單,每天游泳,
這輩子不曾吃過燒烤,居然得直腸癌,媒體報導的原因,長輩都沒有。我們家屬不知所措
壓力大緊張。
分享一個小故事,長輩開刀出院後,旁人會給不請自來的意見,吃直銷產品還好,有人
告訴長輩通常第二年會復發,這時,看起來很堅強的長輩瞬間崩潰。我們看她很憂鬱,
卻不知所措,只好說,那拆線時再問醫生好了。沒想到醫生很輕鬆地對長輩說:「有的話
再來說啊」,長輩就寬心了。但是對我們這些狂看書狂蒐集資訊的晚輩來說,卻又很有
耐心地一一說明疑問,包括健保即將給付的標靶藥物,和親友熱心推薦的保健食品。
蕭正文醫師卻說長輩能自己吃食物是最好的,什麼都可以吃,只要同樣的東西不要吃超過
三天就好。讓腸道的益菌能平衡地生長。這和媒體告訴我們要多吃少吃不吃什麼等提心吊
膽的理論讓我們放鬆很多,不再只專注在癌細胞,而是看看身體還有幾十億為我們工作的
細胞。
住院時,除了大腸直腸科的蕭正文醫師,三總也安排放射腫瘤部黃文彥醫師,兩位醫師都
是笑容很陽光的醫師,和長輩的言談,總是輕鬆幽默。措辭上也不用「癌症」等術語,以
免長輩不當理解而悲觀。後來電療和回診的過程,不斷鼓勵和讚美長輩。黃醫師說病患、
家屬、醫生鐵三角一起合作努力很重要。
我們身為家屬,也受到醫師正面力量的感染,話題從檢討為什麼會罹癌,自然地轉為讚
美,肯定長輩這一生,例如當她的小孩有多好,平常講不出的噁心話都會講,在三總陽光
會客室裡,家人大大小小分享快樂的事情,會客室裡充滿我們的笑聲。
我們後來看了很多書,雖然癌症成因還沒有定論,治療法也是日新月異。不過中外資料顯
示治癒的共同點就是「樂觀」。相信原PO和令堂樂觀以對,應是有所助益的。
有一次,我們和黃醫師討論化療,說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只能決定生命的寬度。
雖然我們希望長輩長命百歲,但更希望她活著的每一天被尊重,盡量少痛苦。另一位是
三總安排血液腫瘤科的戴明燊醫師,在術後定期回診。我們也跟戴醫師討論是不是有可
能不讓長輩承受化療的痛苦。每一次戴醫師花很久的時間仔細看抽血報告,然後就會笑著
跟長輩說「很好」,很讓人安心。
祝福原PO和令堂早日康復!
--
: 在國外留學,自知吃的不健康,最近考試壓力大,又逢聽聞台灣家中母親得了大腸癌,心急如焚,感覺身體變得更虛弱了.
: 前幾天發現整個下腹部有種奇怪的感覺,從睪丸到腎,整個下腹部都怪怪的,然後覺得四肢無力.
: 今天覺得蔓延到了整個肚子,尤其上腹部,感覺脹痛而且肚子不管多餓都覺得脹,摸了腹部感覺像是多了腹肌一般,但這是不可能的.吃喝東西時會覺得噁心
: 小弟今年21歲
: 自己爬文,有人說應該是胃癌,可是胃癌21歲感覺不太對
: 有人要我去檢查睪丸癌
: 我知道我是非得看看醫生不可,但是十月多就會回台灣一趟了,想到時在看.因為美國醫藥費我實在負擔不起.
家族有位76歲的長輩,兩年半前也是因為肚子痛到無法忍受,最後診斷是直腸癌第三期,
開刀後沒有化療、沒有吃藥、沒有吃任何保健食品,截至目前,大腸鏡檢查醫生都說狀況
很好。去年年底長輩還去帛琉浮潛,以下細節,希望對原PO和令堂有幫助。
長輩腹痛,手黃,腳浮腫,還加上大便都是噴風,我們也以為是胃痛,吃了一周的蘇打
餅乾,好像好了卻又開始痛。長輩從來沒這樣痛過,她先到社區診所,醫生馬上抽血
和照腹部超音波都沒問題。但醫生後來想到癌指數,三天後看報告的確超過標準值。
長輩掛了內湖三總的膽胃科和大腸直腸科,因為家族沒有胃腸的病症,只好隔天掛到
誰就看誰。先看腸科的A醫師,連指診都沒做(那時我們連指診都不知道是什麼),也不太
回答我們的問題,就開藥給長輩。
還好遇到多年不見的護士,很驚訝我們看A醫師,於是推薦我們看大腸直腸科的蕭正文
醫師,蕭醫師用長輩能了解的台語擬態語溝通,例如巴豆肚肚或巴豆ㄉㄧㄩㄉㄧㄩ等。
回頭想,醫生能和病人直接有效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蕭醫師指診後便安排大腸鏡和切片檢查。一做完,他問長輩住過院嗎? 長輩說沒有。蕭醫
師用輕鬆的語氣說要住院唷。後來住院、電療、開刀、回診,醫師都是輕鬆幽默對長輩,
在住院之前,對癌症的刻板印象,都來自電視劇作惡多端的人最後報應,長輩也會問「為
什麼是我」。連我們當家屬的也很想問,長輩除了婚宴極少外食,飲食簡單,每天游泳,
這輩子不曾吃過燒烤,居然得直腸癌,媒體報導的原因,長輩都沒有。我們家屬不知所措
壓力大緊張。
分享一個小故事,長輩開刀出院後,旁人會給不請自來的意見,吃直銷產品還好,有人
告訴長輩通常第二年會復發,這時,看起來很堅強的長輩瞬間崩潰。我們看她很憂鬱,
卻不知所措,只好說,那拆線時再問醫生好了。沒想到醫生很輕鬆地對長輩說:「有的話
再來說啊」,長輩就寬心了。但是對我們這些狂看書狂蒐集資訊的晚輩來說,卻又很有
耐心地一一說明疑問,包括健保即將給付的標靶藥物,和親友熱心推薦的保健食品。
蕭正文醫師卻說長輩能自己吃食物是最好的,什麼都可以吃,只要同樣的東西不要吃超過
三天就好。讓腸道的益菌能平衡地生長。這和媒體告訴我們要多吃少吃不吃什麼等提心吊
膽的理論讓我們放鬆很多,不再只專注在癌細胞,而是看看身體還有幾十億為我們工作的
細胞。
住院時,除了大腸直腸科的蕭正文醫師,三總也安排放射腫瘤部黃文彥醫師,兩位醫師都
是笑容很陽光的醫師,和長輩的言談,總是輕鬆幽默。措辭上也不用「癌症」等術語,以
免長輩不當理解而悲觀。後來電療和回診的過程,不斷鼓勵和讚美長輩。黃醫師說病患、
家屬、醫生鐵三角一起合作努力很重要。
我們身為家屬,也受到醫師正面力量的感染,話題從檢討為什麼會罹癌,自然地轉為讚
美,肯定長輩這一生,例如當她的小孩有多好,平常講不出的噁心話都會講,在三總陽光
會客室裡,家人大大小小分享快樂的事情,會客室裡充滿我們的笑聲。
我們後來看了很多書,雖然癌症成因還沒有定論,治療法也是日新月異。不過中外資料顯
示治癒的共同點就是「樂觀」。相信原PO和令堂樂觀以對,應是有所助益的。
有一次,我們和黃醫師討論化療,說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只能決定生命的寬度。
雖然我們希望長輩長命百歲,但更希望她活著的每一天被尊重,盡量少痛苦。另一位是
三總安排血液腫瘤科的戴明燊醫師,在術後定期回診。我們也跟戴醫師討論是不是有可
能不讓長輩承受化療的痛苦。每一次戴醫師花很久的時間仔細看抽血報告,然後就會笑著
跟長輩說「很好」,很讓人安心。
祝福原PO和令堂早日康復!
--
All Comments
By Kristin
at 2013-09-30T02:19
at 2013-09-30T02:19
Related Posts
腳踝挫傷月餘 請推薦醫師(台北)
By Jacky
at 2013-09-25T22:12
at 2013-09-25T22:12
腸胃的問題
By Agnes
at 2013-09-25T18:54
at 2013-09-25T18:54
心電圖及血液些許異常
By Tristan Cohan
at 2013-09-25T12:21
at 2013-09-25T12:21
微量B型肝炎???
By Agatha
at 2013-09-23T00:47
at 2013-09-23T00:47
心臟不適感
By Michael
at 2013-09-22T20:54
at 2013-09-22T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