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慢性肝病是您的健康大敵! - 健康資訊
![Lydia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Lydia
at 2011-11-01T11:47
at 2011-11-01T11:47
Table of Contents
近年來,因肝癌、肝硬化及其他慢性肝病等相關肝病喪命者逐年增加。以台灣為例,從衛
生署歷年的統計中不難發現,在全國十大死亡原因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年年榜上有名,
且每年約有四、五千人因此病故,其中,絕大多數是因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而長年高居全
台十大癌症死亡原因榜首的肝癌,男性癌症死因為第一位,女性癌症死因為第二名,更年
年奪走七千條寶貴生命,其中也大約有90%是慢性肝炎的後遺症;所以肝炎的防治刻不
容緩,應更加留心與防範!
任何原因引起肝臟發炎,造成肝細胞的破壞,都稱為「肝炎」;外來物質或病毒侵入人體
時,我們的免疫系統會發動炎性細胞(例如:淋巴球)浸潤到組織內放出免疫物質,以對
抗外來物,此稱為「炎性反應」,也就是所謂的「發炎」;這種反應若發生在肝臟,就是
「肝炎」。引起肝發炎的原因很多,主要分為兩大類:病毒性肝炎與非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從口入型:A型肝炎、E型肝炎
血液體液傳染型:B型肝炎、C型肝炎、D型肝炎
◎非病毒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
B、C、D型肝炎是台灣慢性肝炎最主要的原因,它們都是經由血液或體液傳染的。打針
、刺青或穿耳洞時,如果器械消毒不完全,就可能受到感染;毒癮患者時常共用針頭,也
很容易相互感染。
過去有不少人因為輸血而或染B、C型肝炎,但近年來在衛生單位全面注意與輸血前篩選
過濾下,因輸血而感染的機會已經很少了。
在台灣,B型肝炎可以說是最有名的肝病,有一半是經由母子「垂直傳染」而來,另一半
則是「水平傳染」。台灣成年人中(1985年前出生者)大約有三百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
罹患率高達20%,平均每5~7人就有一人是帶原者;1985年實施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
肝炎疫苗後,B肝帶原率已降到1%以下,罹患率獲有效控制。
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跟B肝類似,和B肝一樣容易轉變成慢性肝炎,導致肝硬化或肝癌。
台灣地區C型肝炎患者大約有20~40萬人,雖然不像B肝那麼多,但一般人對C型肝
炎認識不夠,而且C型肝炎病毒是一種很狡滑的病毒,基因突變率很高,很難研發疫苗,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C型肝炎疫苗可打,很多C肝病人是一直到肝硬化其至肝癌末期,才知
道原來自己很早就得了C型肝炎,所以它是繼B肝之後另一個重創健康的主要肝病。
在台灣,約有95%的急性肝炎會痊癒。A型肝炎痊癒後體內會產生A型肝炎抗體,而能
終生免疫;B型肝炎如果是在成人後才感染,也大多會產生抗體會變成帶原者的不到5%
;但如果是在幼年時期感染,則有很高的比例會變成終生帶原。然而,C型肝炎則有一半
以上的機會變成慢性C型肝炎。
無論哪一種肝炎如果變成慢性肝炎,就要特別小心定期追蹤檢查。因為長期反覆發炎的結
果,會在肝臟留下許多結節(就像皮膚受傷留下疤痕一樣),結節如果太多,原本柔軟的
肝臟就慢慢變硬,形成肝硬化。每年約有2%的慢性B型肝炎會演變成肝硬化,而慢性C
型肝炎在10~20年之間也有20~40%會演變為肝硬化,這些肝硬化患者當中每年
又有約5%會惡化為肝癌。
日常生活中,並沒有食物或藥物可以避免肝臟發炎,但是最簡單的保肝食譜就是新鮮、自
然的飲食,少吃化學加工或醃製食品,避免食用發黴的食物,切勿酗酒,避免任意服用不
明藥物,以減少肝臟負擔;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加免疫抵抗力,但過度運動反而會傷肝。
肝臟是一個沈默的器官,大部份帶原者都沒有症狀,即使慢性B型或C型肝炎發作時,也
往往沒有症狀,只有在嚴重時才會有症狀,出現例如黃膽、褐色尿液、腹痛、體重減輕等
,此時可能已經是肝硬化、肝衰竭、肝癌,不易治療。
因此,定期抽血檢驗肝功能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才是提早發現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
最佳保健之道。
--
能做好預防,就能減少治療
疾病就像小偷來的時候靜悄悄的
走的時候卻是讓您損失慘重
--
生署歷年的統計中不難發現,在全國十大死亡原因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年年榜上有名,
且每年約有四、五千人因此病故,其中,絕大多數是因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而長年高居全
台十大癌症死亡原因榜首的肝癌,男性癌症死因為第一位,女性癌症死因為第二名,更年
年奪走七千條寶貴生命,其中也大約有90%是慢性肝炎的後遺症;所以肝炎的防治刻不
容緩,應更加留心與防範!
任何原因引起肝臟發炎,造成肝細胞的破壞,都稱為「肝炎」;外來物質或病毒侵入人體
時,我們的免疫系統會發動炎性細胞(例如:淋巴球)浸潤到組織內放出免疫物質,以對
抗外來物,此稱為「炎性反應」,也就是所謂的「發炎」;這種反應若發生在肝臟,就是
「肝炎」。引起肝發炎的原因很多,主要分為兩大類:病毒性肝炎與非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從口入型:A型肝炎、E型肝炎
血液體液傳染型:B型肝炎、C型肝炎、D型肝炎
◎非病毒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
B、C、D型肝炎是台灣慢性肝炎最主要的原因,它們都是經由血液或體液傳染的。打針
、刺青或穿耳洞時,如果器械消毒不完全,就可能受到感染;毒癮患者時常共用針頭,也
很容易相互感染。
過去有不少人因為輸血而或染B、C型肝炎,但近年來在衛生單位全面注意與輸血前篩選
過濾下,因輸血而感染的機會已經很少了。
在台灣,B型肝炎可以說是最有名的肝病,有一半是經由母子「垂直傳染」而來,另一半
則是「水平傳染」。台灣成年人中(1985年前出生者)大約有三百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
罹患率高達20%,平均每5~7人就有一人是帶原者;1985年實施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
肝炎疫苗後,B肝帶原率已降到1%以下,罹患率獲有效控制。
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跟B肝類似,和B肝一樣容易轉變成慢性肝炎,導致肝硬化或肝癌。
台灣地區C型肝炎患者大約有20~40萬人,雖然不像B肝那麼多,但一般人對C型肝
炎認識不夠,而且C型肝炎病毒是一種很狡滑的病毒,基因突變率很高,很難研發疫苗,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C型肝炎疫苗可打,很多C肝病人是一直到肝硬化其至肝癌末期,才知
道原來自己很早就得了C型肝炎,所以它是繼B肝之後另一個重創健康的主要肝病。
在台灣,約有95%的急性肝炎會痊癒。A型肝炎痊癒後體內會產生A型肝炎抗體,而能
終生免疫;B型肝炎如果是在成人後才感染,也大多會產生抗體會變成帶原者的不到5%
;但如果是在幼年時期感染,則有很高的比例會變成終生帶原。然而,C型肝炎則有一半
以上的機會變成慢性C型肝炎。
無論哪一種肝炎如果變成慢性肝炎,就要特別小心定期追蹤檢查。因為長期反覆發炎的結
果,會在肝臟留下許多結節(就像皮膚受傷留下疤痕一樣),結節如果太多,原本柔軟的
肝臟就慢慢變硬,形成肝硬化。每年約有2%的慢性B型肝炎會演變成肝硬化,而慢性C
型肝炎在10~20年之間也有20~40%會演變為肝硬化,這些肝硬化患者當中每年
又有約5%會惡化為肝癌。
日常生活中,並沒有食物或藥物可以避免肝臟發炎,但是最簡單的保肝食譜就是新鮮、自
然的飲食,少吃化學加工或醃製食品,避免食用發黴的食物,切勿酗酒,避免任意服用不
明藥物,以減少肝臟負擔;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加免疫抵抗力,但過度運動反而會傷肝。
肝臟是一個沈默的器官,大部份帶原者都沒有症狀,即使慢性B型或C型肝炎發作時,也
往往沒有症狀,只有在嚴重時才會有症狀,出現例如黃膽、褐色尿液、腹痛、體重減輕等
,此時可能已經是肝硬化、肝衰竭、肝癌,不易治療。
因此,定期抽血檢驗肝功能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才是提早發現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
最佳保健之道。
--
能做好預防,就能減少治療
疾病就像小偷來的時候靜悄悄的
走的時候卻是讓您損失慘重
--
Tags:
健康資訊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請問新竹健康檢查的醫院
![Freda avatar](/img/girl2.jpg)
By Freda
at 2011-10-31T18:51
at 2011-10-31T18:51
肛門突然大量流血
![Hedy avatar](/img/girl3.jpg)
By Hedy
at 2011-10-30T17:56
at 2011-10-30T17:56
肛門突然大量流血
![Adele avatar](/img/cat1.jpg)
By Adele
at 2011-10-30T13:53
at 2011-10-30T13:53
緊急 關於間接眼底鏡
![Isla avatar](/img/woman-glasses.jpg)
By Isla
at 2011-10-30T13:43
at 2011-10-30T13:43
富含消化酵素的食物(多多開伙譯ehow.com)
![Hedwig avatar](/img/girl4.jpg)
By Hedwig
at 2011-10-28T23:54
at 2011-10-28T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