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慮的情況下被要求出院該怎麼做? - 醫師
By Belly
at 2019-11-01T18:58
at 2019-11-01T18:58
Table of Contents
駐板醫師、各位好:
我有搜尋到幾篇被出院的文章,但因為我的父親情況不同,所以還是發文問一下,文長再
麻煩大家幫幫忙回覆!謝謝!
父親是三年前舌咽癌二期,下顎與脖子(淋巴)部分有做電療三個月,治癒與追蹤都沒有
問題
到去年11月因為牙床萎縮與病變,一直發炎到下巴穿出一個洞來(大約0.3-0.5公分的大
小),在牙科治療了一陣子,12月底說洞太大需要開刀清創與縫合,所以在12月底做了手
術,大概三天就出院了,回家第二天因為一個噴嚏傷口(縫線)就爆開了,緊急回診牙科
方面表示是因為,下巴皮膚做過電療本來就比較脆弱,所以傷口才會爆開與無法癒合,在
門診做了小型的清創手術就轉給整形外科評估
整形外科的部分,一直表示再觀察一下傷口,固定每個月回診,看看傷口能不能自己癒合
到關縫,所以就先裝了鼻胃管,避免食物碰到傷口以至於更難癒合,一直到今年3月傷口
一直不見好轉,腫瘤科的醫生就幫忙安排了兩個月的高壓氧治療,說能加速傷口癒合
時間一直到10月初,傷口就外觀而言是都癒合了,但是縫一直沒關起來,傷口從裡到外呈
現一個漏斗狀(漏斗最寬部分約是3公分左右),所以吃喝還是會漏出來,飲食還是得依
賴鼻胃管,這期間牙科部分愛莫能
助,整形外科一直再看看(這個部分有聽說,但也只是聽說,聽牙科護理師表示,牙科出
的包,整形外科不想接,所以一直再看看,以上括號內的是聽說)其中當然也有詢問過整
形外科,除了再看看傷口癒合的狀態還有其他的解決方式嗎?整形外科醫師有表示,要從
上軀幹取肉做填補,但傷口很大不建議等等
但因為用鼻胃管進食的生活品質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請牙醫幫忙轉診給其他整形外科醫
師看看,如果其他醫生的評估也是就維持現狀,也就認了。結果在等另外的門診前兩週,
原整形外科醫生就叫我父親直接住院要幫他開刀了。(這裡說實在的我們真的很震驚,對
於這個醫生的不信任感突然加倍,有親戚知道有跟我說是不是怕被搶病人之類的,這我們
不得而知只能笑笑)
總之,我們沒有同意立即住院直接開刀,選擇等兩個禮拜看過另一個門診再說,結果,另
一個門診去的時候是代診醫生,不是原來我們指定的想要的醫生(心中雖然很燈愣,這也
是命吧我想...)代診醫生表示:覺得尊重原醫生,你想開刀就開刀,不想開也就維持現
狀
。(.........總之就是白跑了)
隔週五(10/25)再回原醫生門診,就說開刀排好了就下星期一住院、星期三開刀(木已
成舟,鄉愿的阿爸乖乖接受安排)總之這星期三(10/30)開了一個四小時的刀,在開刀
前我才知道原來傷口很大,恢復期最少要三個月,但一個禮拜就能出院了!(.........
我?
不曉得該說什麼了)
(謝謝看到這裡的人,重點要開始了......再次感謝!)
目前手術順利,從胸口取了大約15公分長6公分寬左右的皮瓣,連接著左肩與下巴原傷口
的部分,
皮瓣的復原也還在觀察中,我們被告知那下星期一(11/4)就可以出院了,有點震驚,因
為傷
口比12月開刀的時候還大很~~~~多,我們就覺得12月就是太快出院了才導致後面的狀
況
,所以我們有點想跟醫生溝通是不是再觀察多天一下,我們考慮的點如下:
1、皮瓣的照護(查了一些文章是寫皮瓣的血管修復是大約七天就能完整)但是開刀到預
計出
院根本不到七天啊!
2、原本就比常人難癒合又大的縫合傷口,是不是會因居家照護增加感染的機率?!
還沒問出口,隔壁床的鄰居就幫了忙,隔壁也是同天手術,被要求下星期一出院,傷口也
是不小,病人的母親直接對醫生表示想多住幾天,結果被醫生大罵(在我看來真的是大罵
...)要家屬好好在出院前學好照護就沒問題了,反正星期一出院,醫生就走了...後來是
有
位護理師出來緩頰跟家屬解釋,健保規定只能住七天,不然醫生會被健保局罰款云云...
(
我們在隔壁聽了根本怕爆...默默為隔壁鄰居祈禱與謝謝他們的勇氣)
剛剛查了一下關於住院只能住七天的問題,我查到了這個: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4273
是2016的文章,我不確定後來法令等是否還有改,所以想請教是不是被要求七天內出院(
從住院那天開始算而不是從手術後恢復開始算)是不是有可能是此原因?
剛剛跟一位看起來比較好講話的護理師詢問了一下,也只是說我們有疑慮只能請醫生評估
(不過現在要等到星期一預計出院那天早上才能再見到醫生了)
所以上來問一下大家的建議與可能的溝通方式,謝謝!
--
我有搜尋到幾篇被出院的文章,但因為我的父親情況不同,所以還是發文問一下,文長再
麻煩大家幫幫忙回覆!謝謝!
父親是三年前舌咽癌二期,下顎與脖子(淋巴)部分有做電療三個月,治癒與追蹤都沒有
問題
到去年11月因為牙床萎縮與病變,一直發炎到下巴穿出一個洞來(大約0.3-0.5公分的大
小),在牙科治療了一陣子,12月底說洞太大需要開刀清創與縫合,所以在12月底做了手
術,大概三天就出院了,回家第二天因為一個噴嚏傷口(縫線)就爆開了,緊急回診牙科
方面表示是因為,下巴皮膚做過電療本來就比較脆弱,所以傷口才會爆開與無法癒合,在
門診做了小型的清創手術就轉給整形外科評估
整形外科的部分,一直表示再觀察一下傷口,固定每個月回診,看看傷口能不能自己癒合
到關縫,所以就先裝了鼻胃管,避免食物碰到傷口以至於更難癒合,一直到今年3月傷口
一直不見好轉,腫瘤科的醫生就幫忙安排了兩個月的高壓氧治療,說能加速傷口癒合
時間一直到10月初,傷口就外觀而言是都癒合了,但是縫一直沒關起來,傷口從裡到外呈
現一個漏斗狀(漏斗最寬部分約是3公分左右),所以吃喝還是會漏出來,飲食還是得依
賴鼻胃管,這期間牙科部分愛莫能
助,整形外科一直再看看(這個部分有聽說,但也只是聽說,聽牙科護理師表示,牙科出
的包,整形外科不想接,所以一直再看看,以上括號內的是聽說)其中當然也有詢問過整
形外科,除了再看看傷口癒合的狀態還有其他的解決方式嗎?整形外科醫師有表示,要從
上軀幹取肉做填補,但傷口很大不建議等等
但因為用鼻胃管進食的生活品質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請牙醫幫忙轉診給其他整形外科醫
師看看,如果其他醫生的評估也是就維持現狀,也就認了。結果在等另外的門診前兩週,
原整形外科醫生就叫我父親直接住院要幫他開刀了。(這裡說實在的我們真的很震驚,對
於這個醫生的不信任感突然加倍,有親戚知道有跟我說是不是怕被搶病人之類的,這我們
不得而知只能笑笑)
總之,我們沒有同意立即住院直接開刀,選擇等兩個禮拜看過另一個門診再說,結果,另
一個門診去的時候是代診醫生,不是原來我們指定的想要的醫生(心中雖然很燈愣,這也
是命吧我想...)代診醫生表示:覺得尊重原醫生,你想開刀就開刀,不想開也就維持現
狀
。(.........總之就是白跑了)
隔週五(10/25)再回原醫生門診,就說開刀排好了就下星期一住院、星期三開刀(木已
成舟,鄉愿的阿爸乖乖接受安排)總之這星期三(10/30)開了一個四小時的刀,在開刀
前我才知道原來傷口很大,恢復期最少要三個月,但一個禮拜就能出院了!(.........
我?
不曉得該說什麼了)
(謝謝看到這裡的人,重點要開始了......再次感謝!)
目前手術順利,從胸口取了大約15公分長6公分寬左右的皮瓣,連接著左肩與下巴原傷口
的部分,
皮瓣的復原也還在觀察中,我們被告知那下星期一(11/4)就可以出院了,有點震驚,因
為傷
口比12月開刀的時候還大很~~~~多,我們就覺得12月就是太快出院了才導致後面的狀
況
,所以我們有點想跟醫生溝通是不是再觀察多天一下,我們考慮的點如下:
1、皮瓣的照護(查了一些文章是寫皮瓣的血管修復是大約七天就能完整)但是開刀到預
計出
院根本不到七天啊!
2、原本就比常人難癒合又大的縫合傷口,是不是會因居家照護增加感染的機率?!
還沒問出口,隔壁床的鄰居就幫了忙,隔壁也是同天手術,被要求下星期一出院,傷口也
是不小,病人的母親直接對醫生表示想多住幾天,結果被醫生大罵(在我看來真的是大罵
...)要家屬好好在出院前學好照護就沒問題了,反正星期一出院,醫生就走了...後來是
有
位護理師出來緩頰跟家屬解釋,健保規定只能住七天,不然醫生會被健保局罰款云云...
(
我們在隔壁聽了根本怕爆...默默為隔壁鄰居祈禱與謝謝他們的勇氣)
剛剛查了一下關於住院只能住七天的問題,我查到了這個: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4273
是2016的文章,我不確定後來法令等是否還有改,所以想請教是不是被要求七天內出院(
從住院那天開始算而不是從手術後恢復開始算)是不是有可能是此原因?
剛剛跟一位看起來比較好講話的護理師詢問了一下,也只是說我們有疑慮只能請醫生評估
(不過現在要等到星期一預計出院那天早上才能再見到醫生了)
所以上來問一下大家的建議與可能的溝通方式,謝謝!
--
All Comments
By Odelette
at 2019-11-04T01:26
at 2019-11-04T01:26
By Joseph
at 2019-11-06T15:10
at 2019-11-06T15:10
Related Posts
肩膀發炎
By Rebecca
at 2019-10-31T19:41
at 2019-10-31T19:41
請推薦台北腱鞘囊腫骨科醫生(需手術切除)
By Todd Johnson
at 2019-10-31T17:23
at 2019-10-31T17:23
台中中山醫 腎臟科醫師推薦
By Andrew
at 2019-10-31T14:23
at 2019-10-31T14:23
小兒膝蓋關節內視鏡
By Ingrid
at 2019-10-30T15:23
at 2019-10-30T15:23
自律神經失調 看診後問題
By Andrew
at 2019-10-29T12:06
at 2019-10-29T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