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鷹嘴突骨折術後 - 醫師

By Mary
at 2017-11-19T15:33
at 2017-11-19T15:33
Table of Contents
今年7月車禍撞斷左手尺骨鷹嘴突,
當日即開刀以8字型綑綁鋼釘作內固定,
術後用半邊石膏吊手約4週,
拆線並除去石膏後便開始復健。
復健流程為熱敷(或水療)+徒手+電療,
徒手流程則為按摩+屈伸,
每次的疼痛指數都在崩潰邊緣,
甚至多次達到尖叫大哭的程度,
雖然最大彎曲角度可達100度,
但隔日卻會變回低於90度,伸直亦然。
10月發現手肘彎曲過90度後末兩指會麻,
過約一週演變成為知覺障礙,
開刀醫師判斷為尺神經壓迫造成,
因而於10月底進行神經鬆弛術並取出鋼釘,
目前術後2周並已拆線完成。
想請問:
1.復健的高疼痛指數及屈伸角度是否異常?
(本身在車禍當下及術後都不會輕言痛)
2.開刀醫生判斷我為容易沾黏的體質,
建議進行全身麻醉輔助屈伸,是否可行?
3.在強迫屈伸的同時會導致肩夾骨/背痛,
是必要之惡還是代償過度?
4.手肘兩側骨突處疼痛感最強烈,
尤以內側長期黑青不散,是否正常?
5.要多久才能不再痛醒@@
以上都有諮詢過開刀醫師及復健師,
但兩造看法多有出入,
而我也仍然沒有因為疼痛而停止復健,
只是希望能有相同骨傷者分享經驗,
給我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
感謝大家的閱讀
--
當日即開刀以8字型綑綁鋼釘作內固定,
術後用半邊石膏吊手約4週,
拆線並除去石膏後便開始復健。
復健流程為熱敷(或水療)+徒手+電療,
徒手流程則為按摩+屈伸,
每次的疼痛指數都在崩潰邊緣,
甚至多次達到尖叫大哭的程度,
雖然最大彎曲角度可達100度,
但隔日卻會變回低於90度,伸直亦然。
10月發現手肘彎曲過90度後末兩指會麻,
過約一週演變成為知覺障礙,
開刀醫師判斷為尺神經壓迫造成,
因而於10月底進行神經鬆弛術並取出鋼釘,
目前術後2周並已拆線完成。
想請問:
1.復健的高疼痛指數及屈伸角度是否異常?
(本身在車禍當下及術後都不會輕言痛)
2.開刀醫生判斷我為容易沾黏的體質,
建議進行全身麻醉輔助屈伸,是否可行?
3.在強迫屈伸的同時會導致肩夾骨/背痛,
是必要之惡還是代償過度?
4.手肘兩側骨突處疼痛感最強烈,
尤以內側長期黑青不散,是否正常?
5.要多久才能不再痛醒@@
以上都有諮詢過開刀醫師及復健師,
但兩造看法多有出入,
而我也仍然沒有因為疼痛而停止復健,
只是希望能有相同骨傷者分享經驗,
給我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
感謝大家的閱讀
--
Tags:
醫師
All Comments

By Linda
at 2017-11-20T12:32
at 2017-11-20T12:32
1.真的會高疼痛+臉部扭曲(不管男女老幼),但是痛比較主
觀而且因人而異,我無法做任何評判,如果跟車禍或手術
來比的話我覺得更痛是必然的,除了病人常這樣說以外,
理論上受傷或手術當下痛的就是受損的那個組織,但是沾
黏如果嚴重,拉的當下是整個肌肉骨骼韌帶筋膜(周邊有
的組織)全部牽動,所以應該比較痛沒錯。手肘角度大概是
0~140度,拉完隔天角度會縮回來算是人體組織的彈&塑性
,正常情況下持續給予牽拉,僵硬程度會慢慢下降,角度
則慢慢增加。
2.這我無法回答...因為我學的偏向保守治療,手術房內
的事情我都不清楚,而且要考慮到每個人的組織延展性跟
沾黏程度,一次拉太高強度要是超出組織負荷可能會撕斷
裂。
3.痛到肩胛骨可能是筋膜太緊也可能是真的痛到代償,只
能說,找個你願意相信的治療師跟著他的步調吧。
4.瘀青的話壓下去真的會痛,我以前車禍也瘀青一年沒自
己退,後來是敷活血化瘀的中藥才散的...不過退瘀青方
式很多種,你就自己選擇吧。

By Eden
at 2017-11-21T18:58
at 2017-11-21T18:58
我再觀察看看一陣子

By Rachel
at 2017-11-23T21:14
at 2017-11-23T21:14
做完麻醉下徒手授動手術 自己是感覺沒有差很多 因為
醫生說壓到後來有點壓不下去可能已經硬掉了 不過我是
距離開刀已經快四個月了 你沒有拖太久應該可以進步
的比較多 一起加油吧~

By Poppy
at 2017-11-24T12:33
at 2017-11-24T12:33

By Genevieve
at 2017-11-28T04:06
at 2017-11-28T04:06

By Elvira
at 2017-11-30T09:42
at 2017-11-30T09:42
麻醉下鬆動的手術 我的主治醫師比較急 他認為不趁現
在還沒完全硬的時候把沾黏拉斷 等之後變硬了還是要開
刀 到那時會更複雜 不過做完後也是要積極做復健 堅
持很重要 要相信它總有一天一定會好的 加油!

By Lauren
at 2017-12-04T02:56
at 2017-12-04T02:56
Related Posts
感冒好不了及頭痛

By Enid
at 2017-11-17T15:09
at 2017-11-17T15:09
腎上腺瘤醫師請益

By Rebecca
at 2017-11-16T12:53
at 2017-11-16T12:53
神經內分腫瘤該看那科

By Odelette
at 2017-11-15T20:55
at 2017-11-15T20:55
美修改高血壓指引 門檻降低為130/80

By Dinah
at 2017-11-15T14:15
at 2017-11-15T14:15
過敏指數過高

By Brianna
at 2017-11-14T21:23
at 2017-11-14T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