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思覺失調憂鬱症者的心聲 - 憂鬱症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12-16T18:06
at 2019-12-16T18:06
Table of Contents
文章寫至:https://reurl.cc/W4g8yy
順便推廣我的憂鬱人粉絲頁:https://reurl.cc/72Nbn5
在台灣社會上,許多人都很喜歡給精障者貼標籤:會傷人、自殺危險群、社會敗類、魯蛇
、社會上的毒瘤、社會治安的不定時炸彈等等......
曾有一位衛生所來定期關懷視察精障者/憂鬱症病患的護士,她和我小聊了一下,她跟我
說,其實精障者如果定期接受治療,一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社會的媒體,一面倒的報導
精障者/憂鬱症病患的「負面」新聞,她說她接觸關懷很多精障者/憂鬱症病患,他/她們
都很可愛,乖乖接受治療的我們根本也不可怕。
只要社會一報導某一個傷人/自殺事件,只要是精障者/憂鬱症病患,社會一面倒就開始撻
伐我們,說我們應該除去與社會隔離,說我們是社會治安的敗類,說憂鬱症患者自殺不意
外之類的話。我在門診遇過很多思覺失調/憂鬱症病患,其實他/她們根本內心一點都不黑
暗,也非所有都是敗類或者不定時炸彈,談吐間,可以知悉他/她們對自己的未來也是有
想法和規劃的。甚至還會鼓勵我想開一點,或者問我有沒有遇到什麼難處,這些人的背景
其實也不亂,我還遇過一位幾個月前英國留學回來的女孩子,她也在看精神科。而且定期
就醫的她,精神狀況看起來不會太差,話語間也充滿了活力。
我還是要呼籲,看精神科不可恥,看精神科並不代表這個人就是神經病,腦子錯亂,身體
生病了要看醫生,心理生病了當然也是要就醫,為什麼大家常常憐憫一些身體受傷的患者
,而卻不能接受我們大腦也有「受傷」的時候呢?
不要再給精障者/憂鬱症病患貼標籤了,如果我們好好吃藥,乖乖就醫,普遍都可以恢復
到以往的康復之路,我們一點都不可怕,我們也不是100%會自殺的那群人,所以不要再問
一些冒犯的問題,像我就很常遇到很多人問我:「你會不會想自殺?」、「你會不會攻擊
別人?」我每次心想,我有乖乖服藥,定期回診追蹤我看起來內心就一定要這麼不正常嗎
?
看我們不正常的人,通常都是對方有不正確的觀念,就是貼我們刻板的標籤。最後沉痛的
敬告那些「正常」的人,如果您發現身邊有人陷入憂鬱或者他/她是一名精障者或者他/她
有精神狀況現象,請拜託,千拜託萬拜託,雞婆一點,不要僅口頭告知,請協助他/她,
或者陪同他/她去醫院做專業的治療或評估,不要再想我們很「不正常」所以要「遠離」
我們,他人的「陪同」和「傾聽」對於思覺失調/憂鬱症者,都是一個幫助
何不伸手「擁抱」、「幫助」您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呢?
--
順便推廣我的憂鬱人粉絲頁:https://reurl.cc/72Nbn5
在台灣社會上,許多人都很喜歡給精障者貼標籤:會傷人、自殺危險群、社會敗類、魯蛇
、社會上的毒瘤、社會治安的不定時炸彈等等......
曾有一位衛生所來定期關懷視察精障者/憂鬱症病患的護士,她和我小聊了一下,她跟我
說,其實精障者如果定期接受治療,一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社會的媒體,一面倒的報導
精障者/憂鬱症病患的「負面」新聞,她說她接觸關懷很多精障者/憂鬱症病患,他/她們
都很可愛,乖乖接受治療的我們根本也不可怕。
只要社會一報導某一個傷人/自殺事件,只要是精障者/憂鬱症病患,社會一面倒就開始撻
伐我們,說我們應該除去與社會隔離,說我們是社會治安的敗類,說憂鬱症患者自殺不意
外之類的話。我在門診遇過很多思覺失調/憂鬱症病患,其實他/她們根本內心一點都不黑
暗,也非所有都是敗類或者不定時炸彈,談吐間,可以知悉他/她們對自己的未來也是有
想法和規劃的。甚至還會鼓勵我想開一點,或者問我有沒有遇到什麼難處,這些人的背景
其實也不亂,我還遇過一位幾個月前英國留學回來的女孩子,她也在看精神科。而且定期
就醫的她,精神狀況看起來不會太差,話語間也充滿了活力。
我還是要呼籲,看精神科不可恥,看精神科並不代表這個人就是神經病,腦子錯亂,身體
生病了要看醫生,心理生病了當然也是要就醫,為什麼大家常常憐憫一些身體受傷的患者
,而卻不能接受我們大腦也有「受傷」的時候呢?
不要再給精障者/憂鬱症病患貼標籤了,如果我們好好吃藥,乖乖就醫,普遍都可以恢復
到以往的康復之路,我們一點都不可怕,我們也不是100%會自殺的那群人,所以不要再問
一些冒犯的問題,像我就很常遇到很多人問我:「你會不會想自殺?」、「你會不會攻擊
別人?」我每次心想,我有乖乖服藥,定期回診追蹤我看起來內心就一定要這麼不正常嗎
?
看我們不正常的人,通常都是對方有不正確的觀念,就是貼我們刻板的標籤。最後沉痛的
敬告那些「正常」的人,如果您發現身邊有人陷入憂鬱或者他/她是一名精障者或者他/她
有精神狀況現象,請拜託,千拜託萬拜託,雞婆一點,不要僅口頭告知,請協助他/她,
或者陪同他/她去醫院做專業的治療或評估,不要再想我們很「不正常」所以要「遠離」
我們,他人的「陪同」和「傾聽」對於思覺失調/憂鬱症者,都是一個幫助
何不伸手「擁抱」、「幫助」您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呢?
--
All Comments

By Andy
at 2019-12-20T17:38
at 2019-12-20T17:38

By Christine
at 2019-12-21T13:13
at 2019-12-21T13:13

By Charlie
at 2019-12-26T08:38
at 2019-12-26T08:38

By James
at 2019-12-30T16:48
at 2019-12-30T16:48
就是失去快樂的力量罷了,其他精神病有他的病徵,
但是精神病是精神科醫師來確診,而不是帶有某基因就
一定是某病,如果沒有某基因,就一定不是。因此,將
精神病連結到未科學證實的生物特徵,我覺得完全不適
當,例如精神病是腦受傷,或者精神病人體質弱,或
者說精神病人體質不同,我覺得這樣說,都是不恰當
的。

By Frederica
at 2019-12-30T20:15
at 2019-12-30T20:15

By Ula
at 2020-01-04T07:50
at 2020-01-04T07:50

By Lauren
at 2020-01-08T22:07
at 2020-01-08T22:07
尊重病人的人。其實這樣的說法是帶有貶意的。

By Isla
at 2020-01-10T14:20
at 2020-01-10T14:20
謝謝您!

By Frederic
at 2020-01-13T01:25
at 2020-01-13T01:25
,因為腦受傷很容易讓人連想到腦殘,我是覺得社會想
把精神病人,朔造成弱者,但是生活在台灣,精神病人

By Bennie
at 2020-01-17T07:23
at 2020-01-17T07:23
活不下去。朔造成弱者這點,可能不是事實,但確嚴
重影響到病人的工作機會。現在媒體在帶這個風向,
還請媒體要三思啊。

By Eartha
at 2020-01-22T04:37
at 2020-01-22T04:37

By Caroline
at 2020-01-25T13:38
at 2020-01-25T13:38

By Ida
at 2020-01-26T16:07
at 2020-01-26T16:07
Related Posts
高雄思覺失調諮商及支持團體

By Ina
at 2019-12-09T15:52
at 2019-12-09T15:52
桃園台北可以日文溝通的身心科或精神科

By Eartha
at 2019-12-07T20:48
at 2019-12-07T20:48
憂鬱到覺得人生無法繼續下去

By Dorothy
at 2019-12-02T20:22
at 2019-12-02T20:22
有人是打長效針劑嗎

By James
at 2019-11-23T23:38
at 2019-11-23T23:38
訪談招募-思覺失調症家屬(子女)

By Lucy
at 2019-11-16T01:27
at 2019-11-16T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