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基因讓你容易滿臉痘痘? - 醫療資訊
![Ethan avatar](/img/cat5.jpg)
By Ethan
at 2014-02-24T23:43
at 2014-02-24T23:43
Table of Contents
痤瘡是無論男女都深惡痛絕的皮膚疾病。由於這種病在青少年人群的發病率可高達90%以
上,因而又被形象化地稱為青春痘。偶爾在臉上發現一顆小痘痘也許已讓你苦惱不已,更
別說會形成囊腫乃至留下疤痕的重型痤瘡了。日前,中國科學家發現漢族人群中重型痤瘡
的發生與2個易感基因的變異相互關聯。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痤瘡是最常見的損容性皮膚病之一,重症痤瘡更令患者深受困擾。為了深入了解重型痤瘡
的發病機轉,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何黎主任、中國科學院張亞平教授的科研團隊對
兩個獨立的中國漢族人群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發現DDB2和SELL兩個基因上
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可能增加患重型痤瘡的風險。
SNP是指由單個核苷酸的改變而引起的DNA序列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導致不同人群在特定疾
病上呈現出易感性差異。「GWAS研究可將患者全基因組範圍內檢測出的SNPs位點與對照組
進行比較,找出所有的變異等位基因頻率。」何黎告訴果殼網,現階段孤立而零散的候選
基因研究方法不能適應探究多基因疾病致病機制的需求,和GWAS研究可以避免舊有方法的
弊端。
研究者最初對1,056位患有重型痤瘡的患者和1,056位對照受試者進行了GWAS初篩研究,隨
後又對另外1,860位重型痤瘡漢族患者及3,660位對照受試者進行了一次獨立的驗證分析。
「受試者主要來自以雲南、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為代表的中國南方地區,及部分以內
蒙古、陝西、山東為代表的中國北方地區。」何黎告訴果殼網:「志願者為散發病例,樣
本間均沒有親緣關係。」與病例組性別、籍貫相匹配且無痤瘡病史的健康人群則被選為對
照組。
針對初篩中差異顯著的位點及部分候選基因位點共計101個SNP分析,並將結果與初篩結果
合併比較後,發現有3個SNP位點與重型痤瘡密切相關。分別位於基因座11p11.2和1q24.2
,並發現其所在基因座中的2個基因DDB2和SELL可能是中國漢族重型痤瘡新的易感基因。
何黎指出,與重型痤瘡相關的3種SNP類型在漢族人群中的分佈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
這項研究率先以GWAS策略對中國漢族人群重型痤瘡開展了大樣本的易感基因研究,發現了
2個新的易感基因,「這開創了中國皮膚學痤瘡研究領域的先河,標誌著中國皮膚學在痤
瘡研究領域躋身國際學術前沿。」但何黎表示,他們團隊還將毫不懈怠地繼續開展重型痤
瘡易感基因的功能研究。「系統深入開展中國漢族人群重型痤瘡易感基因SELL和DDB2在患
者和對照中的表達水平及其蛋白在疾病發生機制中的功能研究。」何黎透露。
根據這項研究結果,醫務人員在治療重型痤瘡時,需要平衡患者的雄激素濃度、保持皮膚
水油平衡並進行抗炎治療。何黎表示,這兩個易感基因的發現,不但為重型痤瘡的早期診
斷、早期干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相關藥物及醫用護膚品的研發提供了目標。
原文網址: http://pansci.tw/archives/56774
消息來源:Nature
參考文獻:Li He, et al. Two new susceptibility loci 1q24.2 and 11p11.2
confer risk to severe acne. (2014)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上,因而又被形象化地稱為青春痘。偶爾在臉上發現一顆小痘痘也許已讓你苦惱不已,更
別說會形成囊腫乃至留下疤痕的重型痤瘡了。日前,中國科學家發現漢族人群中重型痤瘡
的發生與2個易感基因的變異相互關聯。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痤瘡是最常見的損容性皮膚病之一,重症痤瘡更令患者深受困擾。為了深入了解重型痤瘡
的發病機轉,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何黎主任、中國科學院張亞平教授的科研團隊對
兩個獨立的中國漢族人群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發現DDB2和SELL兩個基因上
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可能增加患重型痤瘡的風險。
SNP是指由單個核苷酸的改變而引起的DNA序列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導致不同人群在特定疾
病上呈現出易感性差異。「GWAS研究可將患者全基因組範圍內檢測出的SNPs位點與對照組
進行比較,找出所有的變異等位基因頻率。」何黎告訴果殼網,現階段孤立而零散的候選
基因研究方法不能適應探究多基因疾病致病機制的需求,和GWAS研究可以避免舊有方法的
弊端。
研究者最初對1,056位患有重型痤瘡的患者和1,056位對照受試者進行了GWAS初篩研究,隨
後又對另外1,860位重型痤瘡漢族患者及3,660位對照受試者進行了一次獨立的驗證分析。
「受試者主要來自以雲南、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為代表的中國南方地區,及部分以內
蒙古、陝西、山東為代表的中國北方地區。」何黎告訴果殼網:「志願者為散發病例,樣
本間均沒有親緣關係。」與病例組性別、籍貫相匹配且無痤瘡病史的健康人群則被選為對
照組。
針對初篩中差異顯著的位點及部分候選基因位點共計101個SNP分析,並將結果與初篩結果
合併比較後,發現有3個SNP位點與重型痤瘡密切相關。分別位於基因座11p11.2和1q24.2
,並發現其所在基因座中的2個基因DDB2和SELL可能是中國漢族重型痤瘡新的易感基因。
何黎指出,與重型痤瘡相關的3種SNP類型在漢族人群中的分佈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
這項研究率先以GWAS策略對中國漢族人群重型痤瘡開展了大樣本的易感基因研究,發現了
2個新的易感基因,「這開創了中國皮膚學痤瘡研究領域的先河,標誌著中國皮膚學在痤
瘡研究領域躋身國際學術前沿。」但何黎表示,他們團隊還將毫不懈怠地繼續開展重型痤
瘡易感基因的功能研究。「系統深入開展中國漢族人群重型痤瘡易感基因SELL和DDB2在患
者和對照中的表達水平及其蛋白在疾病發生機制中的功能研究。」何黎透露。
根據這項研究結果,醫務人員在治療重型痤瘡時,需要平衡患者的雄激素濃度、保持皮膚
水油平衡並進行抗炎治療。何黎表示,這兩個易感基因的發現,不但為重型痤瘡的早期診
斷、早期干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相關藥物及醫用護膚品的研發提供了目標。
原文網址: http://pansci.tw/archives/56774
消息來源:Nature
參考文獻:Li He, et al. Two new susceptibility loci 1q24.2 and 11p11.2
confer risk to severe acne. (2014) Nature Communications.
--
Tags:
醫療資訊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腸胃炎該吃什麼和要怎麼快好?
![Todd Johnson avatar](/img/beaver.jpg)
By Todd Johnson
at 2014-02-24T22:52
at 2014-02-24T22:52
灰指甲是跟飲食有關嗎?
![Hedda avatar](/img/girl3.jpg)
By Hedda
at 2014-02-24T19:39
at 2014-02-24T19:39
都沒運動 體重跟體脂肪卻降
![Elizabeth avatar](/img/girl2.jpg)
By Elizabeth
at 2014-02-24T12:33
at 2014-02-24T12:33
大便不順的問題
![Yedda avatar](/img/girl1.jpg)
By Yedda
at 2014-02-24T12:00
at 2014-02-24T12:00
根管治療7年後拔牙
![Elvira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Elvira
at 2014-02-24T11:30
at 2014-02-24T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