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看完我的自訴,大家心裡應該會好過點 - 憂鬱症

By Genevieve
at 2020-02-16T15:47
at 2020-02-16T15:47
Table of Contents
我小時候父親也是個酒鬼,
而且是個反社會人格,
連保護我的媽媽也加入虐待我的行列,
直到我國中變壯才不敢打我,
但還是對我心理上的折磨。
現在我快37還在服藥控制我的憂鬱跟焦慮。
我想我能撐到現在是我在國中遇到啟蒙老師,
要我自己去追求知識,
高中的時候開始接觸到比較正規的心理學,
但是是場漫長的戰鬥。
我的職涯並不順利,到36差同年齡的人蠻多的,
經歷過曾經可能窮到露宿街頭,
在八年前被醫師點醒自己的依賴性人格,
從開始的否認到部份接受,
我忍做著保全,作業員,危險又髒的維修員,
為了維持自己在外面跟自己貓的小避風港,
幾乎每次換工作都要經歷一次重鬱復發,
是嚴重到整天躺床什麼都不想做。
目前的工作壓力很大,
每天也擔心這份工作能做多久,
咬牙加班也為了支付昂貴的諮商費。
現在轉眼快37也必須接受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了,
雖然我人是搬出來了,但有些傷害還在我身上,
我的生活是戰鬥也是追尋答案的旅程,
只能盡量改變人生,那怕是一點點也好。
對抗人生的原罪。
最近工作倦怠又開始發作,公司也有可能裁員,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撐過去,
如果不幸被裁,也希望自己能打破惡性循環。
現在諮商發現之前我心中的創傷還是在,
我偶發的暴怒跟非常容易累是還沒根治,
之前的治療暫時壓制住內心的傷痛,
讓我活到現在,
其實上班的時候我靠藥物跟茶的咖啡因,
勉強當個普通人,
每天上班都要撐著,
直到回到避風港才能暫時喘息。
感謝P版的朋友分享有時候點醒我,
得到很多啟發,
因為我們都在戰鬥,
因為大家都知道那種感覺。
曾經我對時光機的概念很著迷,
最後我就算是本科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但重點在於改變那種“狀態”。
不是過去直接讓我們痛苦,
是過去所造成的狀態讓我們痛苦,
所以要改變的是狀態。
所以我覺得認知心理學有作用,
尤其是研究神經科學跟深度神經網路以後,
我想要改變的是“錯誤的學習”。
學習過去父母師長沒有教我或
改變錯誤教育的部份。
但目前有概念,但具體怎麼做我還在摸索。
2008年我受訓一年
好不容易拿到一間中型企業聘書,
結果3天後一通電話就變廢紙,
但我還是去當學徒,
曾經我迷惘過,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後來才釋懷,這個世界就是會有鳥事發生,
但我還是我,別人也跟我一樣是血肉之軀,
只不過我受的苦難比一般人多。
就算真的有個體的差異,
除非是極端少數的情況,
我們所羡慕的人並沒有比我們強,
只不過在機率上他們閃過了。
有很多事情其實一般人跟我們一樣脆弱,
而我們只是受到的傷害太大或太長,
造成神經系統的變化,
變成必須靠外力才能恢復。
像是我會下意識地把肩膀縮起來,
忍不住嘆氣,忍不住抖腳等等。
有時候蠻希望自己也能夠接受先進國家的
先進治療,
因為科技的進步,
很多過去用主觀猜測的心理學原理,
現在有比較直接的驗證技術。
像根據大腦造影讓醫生開對應的藥物,
根據大腦活動而不是用試的,
讓神經的病變得到緩解,
大腦功能恢復比較平衡的狀態,
(這不一定算根治,而是暫時用藥物調整)
雖然就像在國外,
這也只有少數人可以得到這種治療。
比較可惜的是心理治療現在大部份是給你藥,
能不能好就看你的運氣或說是造化。
我們不過是這個世界扭曲的時候,
剛好被扭到超過我們的恢復力,
當神經的病變恢復,
還要修正存在於神經系統的錯誤學習,
或習得無助。
防止再次復發。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A7050.
--
而且是個反社會人格,
連保護我的媽媽也加入虐待我的行列,
直到我國中變壯才不敢打我,
但還是對我心理上的折磨。
現在我快37還在服藥控制我的憂鬱跟焦慮。
我想我能撐到現在是我在國中遇到啟蒙老師,
要我自己去追求知識,
高中的時候開始接觸到比較正規的心理學,
但是是場漫長的戰鬥。
我的職涯並不順利,到36差同年齡的人蠻多的,
經歷過曾經可能窮到露宿街頭,
在八年前被醫師點醒自己的依賴性人格,
從開始的否認到部份接受,
我忍做著保全,作業員,危險又髒的維修員,
為了維持自己在外面跟自己貓的小避風港,
幾乎每次換工作都要經歷一次重鬱復發,
是嚴重到整天躺床什麼都不想做。
目前的工作壓力很大,
每天也擔心這份工作能做多久,
咬牙加班也為了支付昂貴的諮商費。
現在轉眼快37也必須接受有些東西已經失去了,
雖然我人是搬出來了,但有些傷害還在我身上,
我的生活是戰鬥也是追尋答案的旅程,
只能盡量改變人生,那怕是一點點也好。
對抗人生的原罪。
最近工作倦怠又開始發作,公司也有可能裁員,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撐過去,
如果不幸被裁,也希望自己能打破惡性循環。
現在諮商發現之前我心中的創傷還是在,
我偶發的暴怒跟非常容易累是還沒根治,
之前的治療暫時壓制住內心的傷痛,
讓我活到現在,
其實上班的時候我靠藥物跟茶的咖啡因,
勉強當個普通人,
每天上班都要撐著,
直到回到避風港才能暫時喘息。
感謝P版的朋友分享有時候點醒我,
得到很多啟發,
因為我們都在戰鬥,
因為大家都知道那種感覺。
曾經我對時光機的概念很著迷,
最後我就算是本科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但重點在於改變那種“狀態”。
不是過去直接讓我們痛苦,
是過去所造成的狀態讓我們痛苦,
所以要改變的是狀態。
所以我覺得認知心理學有作用,
尤其是研究神經科學跟深度神經網路以後,
我想要改變的是“錯誤的學習”。
學習過去父母師長沒有教我或
改變錯誤教育的部份。
但目前有概念,但具體怎麼做我還在摸索。
2008年我受訓一年
好不容易拿到一間中型企業聘書,
結果3天後一通電話就變廢紙,
但我還是去當學徒,
曾經我迷惘過,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後來才釋懷,這個世界就是會有鳥事發生,
但我還是我,別人也跟我一樣是血肉之軀,
只不過我受的苦難比一般人多。
就算真的有個體的差異,
除非是極端少數的情況,
我們所羡慕的人並沒有比我們強,
只不過在機率上他們閃過了。
有很多事情其實一般人跟我們一樣脆弱,
而我們只是受到的傷害太大或太長,
造成神經系統的變化,
變成必須靠外力才能恢復。
像是我會下意識地把肩膀縮起來,
忍不住嘆氣,忍不住抖腳等等。
有時候蠻希望自己也能夠接受先進國家的
先進治療,
因為科技的進步,
很多過去用主觀猜測的心理學原理,
現在有比較直接的驗證技術。
像根據大腦造影讓醫生開對應的藥物,
根據大腦活動而不是用試的,
讓神經的病變得到緩解,
大腦功能恢復比較平衡的狀態,
(這不一定算根治,而是暫時用藥物調整)
雖然就像在國外,
這也只有少數人可以得到這種治療。
比較可惜的是心理治療現在大部份是給你藥,
能不能好就看你的運氣或說是造化。
我們不過是這個世界扭曲的時候,
剛好被扭到超過我們的恢復力,
當神經的病變恢復,
還要修正存在於神經系統的錯誤學習,
或習得無助。
防止再次復發。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A7050.
--
Tags:
憂鬱症
All Comments

By Kyle
at 2020-02-18T02:33
at 2020-02-18T02:33

By Belly
at 2020-02-18T10:26
at 2020-02-18T10:26

By Charlotte
at 2020-02-19T21:03
at 2020-02-19T21:03

By Mary
at 2020-02-22T15:22
at 2020-02-22T15:22

By Edwina
at 2020-02-22T23:01
at 2020-02-22T23:01

By Hardy
at 2020-02-27T09:14
at 2020-02-27T09:14

By Elizabeth
at 2020-03-02T13:44
at 2020-03-02T13:44

By Rosalind
at 2020-03-02T23:51
at 2020-03-02T23:51

By Zora
at 2020-03-05T23:15
at 2020-03-05T23:15

By Audriana
at 2020-03-07T22:46
at 2020-03-07T22:46

By Daniel
at 2020-03-09T18:05
at 2020-03-09T18:05

By Hedwig
at 2020-03-14T05:52
at 2020-03-14T05:52

By Yuri
at 2020-03-16T16:36
at 2020-03-16T16:36

By Susan
at 2020-03-19T00:45
at 2020-03-19T00:45

By Andrew
at 2020-03-21T11:58
at 2020-03-21T11:58

By Robert
at 2020-03-25T02:56
at 2020-03-25T02:56

By Rae
at 2020-03-28T21:01
at 2020-03-28T21:01

By Sarah
at 2020-03-31T03:51
at 2020-03-31T03:51
Related Posts
巧拼

By Mason
at 2020-02-16T01:02
at 2020-02-16T01:02
什麼時候結束(雷

By Audriana
at 2020-02-15T23:48
at 2020-02-15T23:48
感覺很差

By Isla
at 2020-02-15T23:00
at 2020-02-15T23:00
陽光普照(電影雷

By David
at 2020-02-15T21:46
at 2020-02-15T21:46
沒練就是生疏

By Kyle
at 2020-02-15T18:49
at 2020-02-15T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