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灣民眾高血壓盛行率及自知與控制率 - 健康資訊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6-11-15T22:16

Table of Contents



有圖表無音樂網誌
(本文圖表多, 建議看網誌)

http://drmelissa11.pixnet.net/blog/post/12998956

在開刀房裡看到太多其實有高血壓而不自知的病患,

也有許多病患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血壓控制不錯,

很常有這樣的情境:

麻護:(開始量血壓)高血壓有在控制嗎?

病患:有啊,都有在控制!

麻醫:(一翻病歷,血壓都是超過140/90……內心暗想不妙)

血壓量出來,SBP破180 mmHg甚至直達200……

病患:我比較緊張啦~

麻醫麻護:(臉都綠了)……是啦,大家要開刀都會比較緊張,我們等一下再量一次看看…


(也只能順著歸因於緊張來安撫病患,但實際上往往就是血壓沒有控制好)



高血壓可是會導致很多後續器官受損的,

控制不好的血壓對於麻醉過程中的安全、

開刀後的復原也有非常不良的影響,

但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的人和控制很差的人還是很多,

究竟台灣國民的高血壓盛行率和各方面認知如何呢?

以下表格大多出自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民國2013-2015年台灣民眾高血壓的最
新調查結果。

2013_2015台灣成年國民血壓盛行率.jpg

從表中可以看出高血壓的確診在40歲是一個分水嶺,

40歲之前高血壓盛行率不到5%,但四十歲代卻一下子躍升到破20%。

50歲前還有八成的人沒有確診高血壓,

但到了70歲以上,超過六成的老年人都有高血壓,

80歲以上長者則達到近70%。



當然只看這張表說話是比較武斷,

因為有些人也許早就有高血壓,

只是沒有明顯病痛所以沒特別就醫,

平常也沒量血壓的習慣,

所以沒有被註記確診。

但基本上以台灣就醫方便度來說,

應該很少有人成年後到五十歲前沒有就醫紀錄的,

以目前醫療現況和醫師基於國民健康都會積極提醒和註記的情形而言,

這個統計數字和實際上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落差。

所以從表中的重要資訊:

四十歲代是高血壓有無的重要關鍵。

而要避免成為有高血壓的老人,50~70歲之間仍然是可以努力的,

因為有四成的高血壓是在這中年之後才診斷的。

不要因為覺得自己都已經步入中老年了就放棄努力。



2013_2015台灣成年國民血壓自知與控制率.jpg.png

從這表不難理解台灣醫療都已經多年來這麼便利和先進了,

為何各種慢性病的盛行率仍是有增無減?

扣除掉文明進步帶來的各種環汙、食汙、飲食精緻、

現代作息習慣的不利條件,

追根究柢仍是和國民自身對疾病的自知和控制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40歲之前已經有高血壓男性的自知率不到25%、

控制率甚至只有18%,

相較於女性雖然也好不到哪裡去(自知率接近六成、控制率35%),

但這可以解釋為何上一個表中綠色框框裡,

女性在這40歲高血壓分水嶺的前後只從3%增加到10%,

而男性則猛地從6%增加到32%,

當然也許這和30-50歲正是事業衝刺到巔鋒期有關,

而一般來說,男性背負家庭經濟責任與社會/自我事業要求壓力比女性較高,

(壓力可是百病之源,甚至單純壓力這一個因素就可造成高血壓)

但這終歸和兩性對自身健康的控管態度是有差別的。



也許有人會說,

就算女性晚一點發生高血壓又怎樣,

到了60歲以後男女的高血壓盛行率就都差不多了。

但是盛行率不能說明高血壓的嚴重程度,

而通常越早有高血壓,

各種器官受到的影響也就越早,

伴隨而來的各種高血壓延伸疾病就越多,

生活品質也一定會受影響,

因此即使到了七十歲代兩性的高血壓都落在六成左右,

但很有可能男性的各種併發症更多、

進出醫院或纏綿病榻的比例也會更高。

血壓值觀念錯誤表.png



這張表格則是有點讓人驚訝,

居然所有年齡層對非常基本的高血壓認知都只落在四成到五成左右。

這個問題還只是非常單純地問「145/95 mmHg血壓是否正常」,
並非拿有點模糊邊界的血壓數值去考,
也沒有問高血壓的分級也沒有問高血壓應有的控制態度,

國民對高血壓的認知真的是有待加強。

這張表格同時也可以說明為何前一張表的自知率和控制率不僅不佳、

且兩者也有落差,

(像65歲以上自知有高血壓者有八成,但控制率不到六成)

就是也許一個人他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甚至也有規律量血壓的好習慣,

但量血壓時當數字出現145/95 mmHg或其他血壓過高的數字時,

他覺得是正常的,心裡一點都沒有高血壓控制不佳的病識感,

自然也就不會認真去看待自身有高血壓這件事情,

在飲食、作息、運動、就醫等方面也不可能積極。

這就像考試時如果連題目都看不懂,

答題也不可能對到哪裡去。



量血壓注意事項.png

有些人由於不想面對自己有高血壓的事實,

或是不想承認自己都沒有在好好控制血壓,

基於各種渴望自我感覺良好的理由,

對於血壓顯示出的數字就會有討價還價的態度,

所以看看上面這張表,

如果量血壓時都有符合上面的注意事項,

就來誠實面對血壓數字吧!

高血壓定義.png

(此兩表摘自2015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摘要參考(作者戴佛安),

來源2015 Guidelines of the Taiw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the Taiwan
Hypertension Socie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 Chin Med Assoc
2015;78:1-47.)



總的來說,不管你是早量晚量、在家裡量還是去醫院量,

理想的血壓是要控制在120/80 mmHg,

如果幾次下來血壓高於140/90 mmHg就是高血壓,

而血壓於130/85 mmHg附近就是高血壓前期(你差不多要進入高血壓的世界了),

不要一直找理由什麼緊張啦、昨天沒睡好,

也不要如果量到132/84或是138/87這樣的數字還在哪邊糾結啊呀只差一點點應該還好,

想要催眠自己「我沒有高血壓/我控制的還OK」,

對自己的健康討價還價是要做什麼?

趕快改變飲食等生活模式、

接受醫師的諮詢衛教和後續是否要開始/調整藥物治療。





綜合下來,汪郁榮醫師這篇文章給大家的總結和建議:



理想的血壓是要控制在120/80 mmHg,

如果幾次下來血壓高於140/90 mmHg就是高血壓,

而血壓高於135/85 mmHg就是高血壓前期(你差不多要進入高血壓的世界了)。

四十歲代是高血壓有無的重要關鍵。

要避免成為有高血壓的老人,50~70歲之間是非常值得努力的。

所有年齡層國民對自身高血壓的自知和控制都不足,

尤其是40歲之前已經有高血壓的男性最不足。

所有年齡層對非常基本的高血壓認知都只落在四成到五成左右。



希望大家檢視自己的血壓、

也關心自己身邊高齡的親人朋友,

血壓的注意應該從步入30歲代就要開始,

40歲代則是把握早期控管的黃金期,

而50歲之後仍然是可以藉著持續關注來減少高血壓的產生,

國民對於血壓準則的認知不足有賴自身健康意識提升與醫護人員好心的多一句提醒。


--

All Comments

肌肉鎮痛座談會@台北/高雄 車馬費1600元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6-11-14T10:56
#8689 [高雄市] 肌肉酸痛劑座談會 車馬費1600元 http://www.portmento.com.tw/event/index.php?method=EventDetailandamp;ev_id=8689 ◎民國56~70年次,男女皆可 ◎上班族或家庭主婦 ◎居住在高雄市 ◎過去半年曾面臨一些 ...

剛做完乳房纖維瘤手術的疑問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6-11-13T11:47
10月底做完乳房纖維瘤微創手術,術前醫生說我有2顆都在右側,術後沒有太大問題,2週 後回診也告知良性纖維瘤,並讓我帶病理報告回家。但是病理報告上只有顯示一個纖維瘤 的尺寸,讓我不禁懷疑我真的是一次拿掉2顆纖維瘤嗎? 是否應該回去詢問醫生清楚了,但是那位醫生很難掛的到號,想問問有人有一次拿多顆纖 維瘤經驗嗎?可 ...

專業醫療團隊免費中風咨詢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6-11-12T20:31
有任何關於中風後平衡與步態相關問題,歡迎來電詢問 意者請洽0912352522,會有專業物理治療師為您服務 若有需要,可提供12次免費平衡訓練 歡迎大家有問題多多詢問,我們團隊即將發展一套針對改善中風病人平衡與步態的訓練系統,需要您提供我們訓練後的寶貴意見,以增進物理治療在臨床上的專業提升,感謝大家 ...

經前症候群及自律神經失調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6-11-10T13:52
我本身有焦慮+憂鬱... 去看身心科醫生說這些心理疾病產生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 但近期工作壓力大+繁忙...導致我的經前症候群很嚴重 我目前是會頭暈,當然頭暈完就是想吐(但不嚴重) 躺下的時候頭更暈...... 生理期當下會暈到走路歪一邊,躺在床上爬不起來 生理期量其實也算正常,只是4天過後量就變得 ...

血友病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6-11-10T11:39
請問有認識血友病的患者嗎? 因為最近家裡的小朋友診斷出有血友病 需要打第八凝血因子 不知道哪個該去看哪家醫院好 聽說三總跟馬偕都有血友病中心 不知道有沒有人了解這方面的資訊 - ...